人死如灯灭与见见非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09:42 1

摘要:一是挖坑。方方正正的一个坑。挖完了,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坑上是一小山般的土堆。释迦摩尼问弟子:是挖出的空间还是空间原本就在那里?如果是挖出来的,那在这之前它在哪里?如果不是,再把土填上,它又去了哪里?

常言道:人死如灯灭。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际上却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有不少人错会了其中的意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三个当年释迦摩尼讲《楞严经》时讲的段子。

一是挖坑。方方正正的一个坑。挖完了,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坑上是一小山般的土堆。释迦摩尼问弟子:是挖出的空间还是空间原本就在那里?如果是挖出来的,那在这之前它在哪里?如果不是,再把土填上,它又去了哪里?

二是水杯。灌水之前,杯子是空的;灌满水之后,空又去了哪里?

三是油灯。点着它,屋子亮了;吹灭它,屋子黑了。是灯让屋子亮了,还是屋子本来就是亮的?

什么意思呢?这就不能不引出另外一个说法:见见非见。释迦摩尼站在山前问弟子,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的说看到了山,有的说看到了树,有的看见了石头,有的看到了花。为什么同样在看,看到的东西却不一样呢?这只能说明,大家做看到的都是自己看到的,而远非事物本相。是为:见见非见。如果每个人再拿着自己的“非见”去传播,以讹传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岂不是“非见”泛滥,误人子弟?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充分认识“六识”的局限性,破除谜障,明心见性,洞见真理,觉悟通达。

由此再看“人死如灯灭”。灯灭了,光的属性尚在,只要再次点燃,光明就是复归。灯灭了屋子所以变黑,也不是因为灯是亮之源而屋子本来就是黑的,否则打开窗户屋子依然会亮就说不通。这说明什么?说明屋子同时存在光明和黑暗两种属性。之所以有时光明、有时黑暗,是因为外在条件发生变化,即灯之明灭或窗之开关。灯可以不断明灭、窗可以不断开关,而光明与黑暗两种属性并存与室这一本来,却始终不灭。

同样,空和色两种属性也共存于本来(老子强为之名曰道)之中。万法空性,不因挖填而改变。老子曰:无有入于无隙。

那么?人死如灯灭的意思明白了吗?人为道之子,本来就同时拥有生与死两种属性,所谓方生方死。生与死均为道的表现形式,其所以两种形态分别呈现,是因为外在条件不断变化。或老、或病、或天灾人祸,或因果、或因缘,随遇而变。

但是,生的时候,死的属性依然存在;死的时候,生的属性也并未消失。人死如灯灭,是之谓!

来源:青衫老祖博话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