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由我爱音频网主办的【2025亚洲AI音频大会】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发布中心顺利召开,大会主题为“"耳"闻新世界”。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行业内专业人士、企业代表、技术爱好者等纷至沓来,共赴这场AI音频领域的年度盛会。
2025年9月19日,由我爱音频网主办的【2025亚洲AI音频大会】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发布中心顺利召开,大会主题为“"耳"闻新世界”。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行业内专业人士、企业代表、技术爱好者等纷至沓来,共赴这场AI音频领域的年度盛会。
亚洲AI音频展立足于国际科技都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影响最广泛的AI音频技术展会之一,在亚洲音频界享负盛名。
现已成为全球各大AI耳机、AI眼镜、AI麦克风等AI音频行业企业分享最新产品和技术的重要窗口。
演讲现场火热开讲,观众们认真听取来自演讲嘉宾的讲解。
【2025亚洲AI音频大会】,始创于2017年,前身为中国蓝牙耳机大会,目前已经连续举办8年14届,累计参会人员突破50000人,成为行业现象级大会。
本次大会邀请到来自Qualcomm高通、 Knowles楼氏电子、炬芯科技、Bragi、科大讯飞、启英泰伦、盛微先进科技、Nebulabuds、Gyges Labs等全球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进行精彩分享,演讲主要围绕可听设备、动铁、AI音频芯片、AI音频应用、语音交互、AI硬件、智能眼镜等热门关键词展开。
高通技术公司副总裁兼可穿戴设备与混合信号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 Dino Bekis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与可听设备的未来》
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可听设备不再是被动的配件,而是拥有主动陪伴的智能平台。大会上,高通副总裁可穿戴设备与混合信号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Dino Bekis认为推动可听设备变革主要有五大技术趋势,分别为听力辅助和个性化技术、用于生物特征监测的集成传感器、蓝牙技术的进步、高通扩展个人局域网(XPAN)技术在内的新型创新技术、终端侧AI和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
听力辅助技术或听力增强技术在不断演进,能够主动适应用户独特的听力特征。在实时的情况下,增强音频的清晰度。减少环境的噪音。可听设备已经成为了最佳的健康伴侣,它能够整合生物特征传感器,并基于生物特征数据来监控身体状况,比如说心率、体温和血压,并实时提供健康提醒和警告。蓝牙连接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打破了音质传输的传统壁垒,实现超低时延、高保真的无缝连接,为我们带来全新轻松的连接体验。
高通扩展个人局域网(XPAN)技术以及超低功耗技术和WiFi功能,正在重新定义可听设备的功能和体验。高通骁龙音频平台正开启智能可听设备新时代,Dino Bekis介绍了它具有前所未来的算力、专用AI内核、超低功耗下的复杂应用场景、充满活力的第三方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四大优势。“我们正将过去的这些技术优势带到可听设备领域,使得我们能够在超低功耗下,实现过去从未有的成熟复杂AI应用。”Dino Bekis表示。
高通并不是在单枪匹马,其也在与生态系统的众多合作伙伴,比如Bragi、NeuroBrave、SONDE等一起推动技术的发展,让这些专用AI能够进一步增强真实世界环境下的用户体验。
楼氏电子主任应用工程师 李德斌
演讲主题:《楼氏动铁·音领未来》
楼氏电子创始人Hugh Knowles先生在75年前发明动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二战老兵战后听力损伤的问题,为此,他设计了小体积,高灵敏度的动铁单元。此后,动铁单元在助听器市场大获成功。近二十年以来,楼氏动铁又被开创性地引入消费音频领域,许多对音质有追求的耳机品牌客户通过搭载楼氏动铁为用户提供卓越的高频聆听体验。
大会上,李先生主要从Hi-Res和TWS耳机、开放式耳机、游戏耳机、Hi-Fi耳机这四个具体的应用方向上分享了楼氏动铁为客户带来的全场景优质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分享了楼氏电子以哈曼目标曲线(HTRC)为基础进行的一系列扩展性研究,给出了10k-20kHz区间的目标曲线,解决了哈曼曲线(HTRC)在高频段缺少定义的问题。为业界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新标准。
据介绍,楼氏开发的动铁单元具有卓越的音质,高灵敏度和优秀的高频延展,它还具有小巧的尺寸和良好的出音方向可定制性,对于结构堆叠非常友好。在这个市场主流旗舰产品线标配双单元声学方案的当下,是提升音质的不二之选。在传统TWS耳机方面,楼氏动铁已成功应用在B&W、TOZO、JBL、boAt、哈曼等知名头部品牌的旗舰机型上。在新兴的开放式耳机方面,李先生透露,9月份发布的倍思旗舰开放式耳夹耳机Inspire XC1选用的就是楼氏自动化高频单元。这是全球首款使用动铁方案的双单元耳夹式耳机产品,是卓越音质追求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携式音频事业部产品总监 张洪波
演讲主题:《全场景AI音频》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音频时代,从高音质编解码、IoT、无线音频,到现在端侧AI阶段。炬芯科技作为一个持续深耕音频领域的企业,一直紧随音频领域的演进发展去做创新,引领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变革,成为音频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大会上,张洪波介绍了炬芯为迎接AI音频时代,做的技术准备和取得的产品场景落地进展。炬芯的前瞻性布局始终围绕音质、低延迟、低功耗、大算力这几点。在音质上,炬芯在软硬件方面保障高音质,音频全链路技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在无线低延迟上,炬芯持续升级低延迟无线私有协议,积极布局UWB、星闪无线通信技术等,为彻底解决音频产品有线转无线的行业痛点。
在低功耗大算力方面,炬芯科技自助研发基于存内计算技术的创新架构端侧AI芯片,突破了芯片传统架构下的性能和功耗的瓶颈。炬芯科技的三核异构芯片平台采用了CPU+DSP+NPU深度融合的创新性架构,基于存内计算技术实现的AI加速引擎(NPU),让存储单元具备计算能力,相较传统架构芯片实现算力和能效比数十倍级提升。第一代技术已经在终端品牌产品完成商业化落地,张洪波还透露,今年,炬芯重点在研发第二代存内计算技术NPU,明年推出第三代NPU的产品,采用更先进制程,单核算力能效比进一步提升至15.6TOPS/W @INT8。
在应用场景的布局上,炬芯的AI音频产品主要围绕人周边、家庭(电视)周边、办公室(电脑)周边去推动落地。今年上半年,炬芯的ATS323X产品实现在无线监听麦克风上落地。炬芯表示,场景落地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持续努力完善生态。
Bragi中国区负责人 孙正
演讲主题:《AI音频领域前沿发展和分析+Bragi赋能“音频+AI”平台》
Bragi 是真无线(TWS)耳机品类的开创者,如今已从硬件制造商全面转型为 AI 音频软件平台供应商。Bragi 中国区负责人孙正表示,Bragi 自 2020 年起深耕音频 AI 软件领域,近几年持续为音频客户提供软件项目开发服务,并于 2024 年正式上线自有音频+AI 软件产品平台——Bragi AI。
在进入 AI 音频软件领域之前,Bragi 对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会上,孙正分享了关于语音交互、东西方用户对 AI 产品需求差异、以及消费者对 AI 音频付费意愿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调查显示,81% 的智能设备用户每周都会使用语音技术;语音正在成为 AI 交互的主要入口;“AI+音频”正成为促使消费者换机的核心理由。“我们始终相信,AI 音频的多模态交互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方向。”孙正表示。
孙正还在大会上介绍了 Bragi 以“三步走”快速实现传统音频产品向 AI 音频产品升级的方法:先明确交互方式,再确定平台形态,最后落地 AI 功能。在交互方式上,他介绍了 Bragi AI Pro 多模态交互方案,支持唤醒词识别、声音场景识别、声纹识别等功能;在平台形态上,Bragi 可为客户提供 Bragi 公版 App、为品牌定制专属 App,或通过 SDK 将核心能力嵌入客户现有 App。
借助 Bragi 平台,品牌与制造商能够大幅简化开发流程、显著缩短上市周期。“我们把整个开发周期压缩到 3 个月以内,便可将客户的传统耳机升级为 AI 耳机并启动量产。”孙正说。
科大讯飞产品总监 吴如松
演讲主题:《AIUI开放平台语音交互技术演进和应用》
AIUI是科大讯飞2015年推出的专注AI语音交互的一站式开发平台,平台汇聚了大模型、降噪算法、声音、图像、数字虚拟人、硬件模组等人机交互需要的全链路软硬件核心能力,可以快速让硬件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当下AIUI已经升级至大模型语音交互,交互体验更加智能。
大会上,科大讯飞产品总监吴如松详细分享了AIUI开放平台语音交互技术的演进,以及在智能家居、智能眼镜、儿童教育、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落地情况。人机交互单次对话轮数大幅提升,用户对话自由度越来越高。大模型的出现,实现了智能硬件交互体验跃升,让语音交互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科大讯飞认为语音交互对话自然要解决两个问题:全双工交互、情感贯穿。现在大模型VAD已经很智能地识别人声和噪声,也能很好的分辨出对人是不是在和机器对话。通过把人说话的音频给到云端,利用语气、语调等副语言信息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情绪检测,从而让模型能够情绪共鸣、结合超拟人合成回复等实现更拟人化的交互。吴如松表示,讯飞打造的交互大模型,主动性更强,交互更自然,平台还提供丰富的内容信源,让设备接入AIUI就可以立即实现能搜、能听、能唱、能看。
当下AI玩具爆火,大会上,吴如松表示讯飞为儿童产品做了专属交互方案设计,自研的童言识别引擎,可以解决儿童发音含糊不清、叠字等导致识别不精准的问题;依托讯飞积累的儿童交互数据,专门训练了童语理解模型,解决儿童表达跳跃导致的理解偏差问题,让AI更懂孩子,并结合超拟人合成实现更自然亲切的关怀和情感回应。
大会上,科大讯飞还介绍了家庭泛屏娱乐影视音、乐智、美食、医疗等智能体,讯飞三麦阵列降噪的智能眼镜方案,机器人超脑、机器人智能语音背包等产品。吴如松表示:科大讯飞AIUI平台已经做了十年,每一年都会对平台技术方案进行迭代升级,讯飞的每一次升级都会考虑向前兼容,为平台开发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保障。AIUI平台一直在不断精进,为开发者提供更自然、更快速、更实用的语音交互体验。
启英泰伦销售总监 李广
演讲主题:《离线语音及AI大模型应用》
启英泰伦成立于2015年,有自己自研的算法和语音芯片,芯片年出货量数千万颗,是行业内技术实力较强的AI语音芯片公司。终极目标是,以语音交互为入口,打造人类全方位生活管家。
大会上,启英泰伦销售总监李广从基础层、算法层、方案层三大方面,详细介绍AI芯片、AI语音算法、AI语音方案的情况。九年的时间,启英泰伦的AI芯片经历了三次大迭代,五次小迭代。未来,它的迭代重点在多模态的BNPU 4.0、机器人化的BNPU5.0芯片新品。
在产品矩阵上,启英泰伦的CI13XX系列芯片主打高性价比,BOM极简,最多可支持十万级别离线命令词条。CI230系列是高性能语音AIoT方案,语音、WiFi和蓝牙三合一,支持2.4GHz 802.11 b/g/n WiFi及BLE 5.1无线通信协议,支持在线语音。启英泰伦还推出了高性价比语音BLE CI23LC系列,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算法方面,启英泰伦自研算法,开拓性发明了双麦深度人声分离、离线自然说、单麦深度学习降噪、命令词自学习4项行业首创核心技术。
启英泰伦拥有自己的开发平台,可以帮助客户从需求到量产固件端到端的快速开发。大会上,启英泰伦还公布了自己近三年的芯片布局规划,它将主要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慧机器人三大应用场景开发语音芯片。李广透露,今年年底将发布超低功耗语音芯片,功耗低至500μA。
盛微先进科技副总经理 吴汉杰
演讲主题:《Your AI Audio Highway:引领AI时代的音频传输革命》
对于手机,性能/流畅性、声音效果、外观设计是前三大重要的基础体验。吴汉杰表示,声音是一个很重要的体验,听音乐、讲电话、做录音、玩游戏都离不开声音。
吴汉杰介绍了LHDC从2019年到2025年技术迭代和应用情况。2019年,盛微先进科技发布LHDC-V3,获得华为P20系列、OPPO、小米手机支持。2021年,盛微先进推出世界第一款商用192kHz蓝牙编解码器。2023年推出的LHDC-RAW完全做到无损压缩。
目前,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盛微先进已将LHDC标准分级为四级架构,分别为LHDC-48K、LHDC-96K、LHDC-192K及LHDC-RAW。LHDC-48K支持16bit/48kHz的音频传输,最高码率为400kbps,主要适用于日常影音播放、语音通话及游戏对话等一般用途。LHDC-96K 支持 24bit/96kHz 的高解析度音频传输,最高码率 900kbps,适合于通勤族与高音质爱好者。
旗舰级的 LHDC-192K 方案,专为进阶音乐用户、监听耳机与音乐制作环境设计,音频规格提升至了最高的 24bit/192kHz,最高码率 1000kbps。LHDC-RAW 支持 24bit/96kHz 的高解析音频传输,提供无压缩的 bit-perfect 串流,主要针对发烧级耳机、串流平台与母带播放需求等追求极致还原的场景。到明年,吴汉杰表示,安卓手机都将用上LHDC。
大会上,吴汉杰还详细讲解了经典蓝牙、LE Audio、高带宽协议的优缺点。AAC、SBC、LDAC、aptX等大部分蓝牙编解码都支持经典蓝牙,仅有LHDC、aptX均支持LE Audio和高带宽协议,展现出更强的低延迟、高音质传输性能。
NebulaBuds COO 李心怡
演讲主题:《破局音频行业内卷:AI需求挖掘引领硬件价值重塑》
AI技术正加速与音频设备融合,NebulaBuds COO李心怡指出,现在整个耳机行业出现了一个怪象,大部分耳机厂商在利润不足的情况下仍盲目追求性能参数。她还进一步引用此前轰动行业的充电宝爆雷事件,指出行业存在既追求极致性价比,又追求性能参数虚高的问题。
AI时代下,她表示要找到新增长点,必须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思考用户真正想要什么才可以。售价2000元以上的高价nwmONE半开放式头戴耳机、MORROR ART屏显头戴耳机获得大量消费者买单也是在于它们解决了用户在细分场景使用的痛点。
李心怡认为解决真问题比堆砌参数更能获得市场认可。其公司一直往这个方向去努力挖掘用户的痛点,推出的NebulaBuds AI同传翻译APP在耳机市场上大获成功,据李心怡介绍该翻译APP支持113种语言、同传听译、面对面翻译等基础能力外,还具有画中画翻译、离线翻译等创新能力,现场李心怡还视频演示了NebulaBuds 画中画翻译的功能。她所在的公司,今年还利用翻译和录音技术融合,做了一款专业会议录音翻译产品NebulaRec。
Gyges Labs供应链中心 总经理刘羽思先生
演讲主题:《智能眼镜的语音交互创新与实践》
Gyges Labs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前沿穿戴式AI硬件方案及产品的科技公司,推崇节制创新,软件及AI团队设立在美国硅谷。在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众多产品中,刘羽思认为智能眼镜是离人最近的交互工具,是最理想的产品。
在大会上,刘羽思介绍了Gyges Labs团队基于在微纳光学、计算光学领域的技术积淀,成功研制了全球最小的近眼显示系统Digi Window,实现了小巧、安全、自然、轻、低功耗、低使用成本六大突破。
该产品的另一大创新点是环境感知用音频方案来解决。刘羽思表示,“环境感知是我们认为未来AI应用的重要方向。”智能眼镜需要实现主动式的AI,但AI怎么才能主动,第一就是主动感知环境。基于核心技术优势,做节制的创新,Gyges Labs全球最小的近眼显示系统已经卖爆了,刘羽思希望产业链内的企业一起合作,进一步优化降低产品成本。
观众有序排队签到入场
参展商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客户介绍产品
以上就是2025亚洲AI音频展9月19日的全部回顾内容了,相信参会的小伙伴们已经收获满满。
来源:我爱音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