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年轻干部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检察”建设,加快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近年来,市检察院深入推进年轻干部“项目首席负责制”,聚焦检察热点难点,采取个人领衔、团队攻坚等形式,组织年轻干部在项目领办中挑重担、勇争先。今年,全市检察机关年轻干部共领办项目86个。
为推动年轻干部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检察”建设,加快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近年来,市检察院深入推进年轻干部“项目首席负责制”,聚焦检察热点难点,采取个人领衔、团队攻坚等形式,组织年轻干部在项目领办中挑重担、勇争先。今年,全市检察机关年轻干部共领办项目86个。“湖州检察发布”公众号推出“美丽湖检·项目领航”栏目,对两级检察院部分重点项目进行系列展播,全面展示年轻干部在“项目首席负责制”中的实干成效和青春风采。
3 三个聚焦
提升群众权益司法保障的民生温度
项目承办人:李亚希、万钰、赵阳、黄媛
讲述人:李亚希
我是“强化民生权益司法保障”项目首席领办人。接触民事检察工作的这几年,我们团队的工作围着老百姓转,围着急愁难盼转。作为年轻干部,民事行政检察部的年轻人也想和大家分享我们跟着群众的期待“转”,转出的三个改变。
聚焦办案解民忧
——从“如我在诉”中长出“司法初心”
一个春天的周末,我们接待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当事人,20分钟里,他在接待室持续宣泄着不满,认为我们推诿责任、偏袒一方。积压的委屈不断上涌,我哽咽着反问,“我们打了无数电话沟通案情,调了大量证据逐一筛查,加了微信随时答疑——这叫不作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突然有了将心比心、真正“如我在诉”的实感。原来他也不是故意找茬,只是发现一条我们尚未核实的财产线索,心里没底才慌了神。于是,我压下情绪,拿出厚厚的通话记录、证据清单,向他逐一拆解我们的工作进度时,危机也慢慢化解。后来,也许当事人被我的真心打动,案件沟通出人意料地理性平和。再后来,他成了我朋友圈真正意义上的“好友”,这两年春节,我们会给孩子送上书包、衣服,他也会分享“自己开上了网约车”“孩子考了第一”的生活近况。围绕这一类群体,我们建立了重大上访积案化解清单,综合运用“听证+和解“五步工作法,确保案结事了。聚焦弱势群体权益保护,近三年支持弱势群体起诉91件,涉案金额1461.8万元,年均增长177%,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我想,人的成长,常藏在猝不及防的瞬间里,这份“司法为民”的初心,是从卷宗里走出来,往民心深处扎下去。
聚焦虚假诉讼治理
——从“怕动笔”到钻案堆挖症结
从工作的第一年开始,调研是我最怵的坎,抓耳挠腮排进度,总在截止日前慌不择路。直到有一天,有位前辈对我说“办案、调研、课题,一体多面,唯实不破,丢了问题意识,再漂亮也是绣花枕头。”我才猛然醒悟:我怕的哪里是动笔?是没沉进案件肌理找苗头性倾向性的“真问题”,是总想着如何写“高大上”的材料,而非扎实寻找破解办案痛点难点的“真办法”。身在民事检察部门,立足监督定位惩治虚假诉讼,势必要对“打假官司”的趋势特点、检察办案的难点痛点摸清楚。于是我们把近五年全市办理的226件虚假诉讼案件一件件梳理,重新调整方向搭建结构,最终明确下阶段监督要点。今年,全市部署了“虚假债权转让”特色专项,排查线索186件,制发检察建议12件,涉案金额825.6万元,相关部门全部回复整改。而对调研我再也不怵了,这两年我写了6篇调研报告,3个课题获省级以上立项,1篇论文获奖并刊发,撰写的问题信息8次获得最高检等国家级平台录用。原来,成长从不是急行军,是把痛点磨成铠甲,让焦虑在实干里慢慢消融的过程。
聚焦执行难攻坚
——从“被数字牵着走”到“让数据说真话”
全国部署终结本次执行监督专项,让我真正体会到工具“用”我与我“用”工具的天壤之别。终本监督,一个重点就是围绕“暂时结束执行”的案子,找找失信人藏起来的财产线索。我深知债权人利益保障对于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社保领域专项监督便是数智监督的第一个切口。我们联系案件管理部门,依托全省2.0建模平台,对失信人员数据库与全省符合领取社保金条件的人员进行数据碰撞,看着屏幕上跳出3609条线索的结果时,我愣了,这可比人工一条条翻卷宗快太多了!“接下来要不看看公积金?说不定也有收获!”这一轮数据碰撞,4477条线索跳出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谓“被牵鼻子”,不过是没摸透数字的脾气。数智时代的检察人,应该做握着工具、从数据中找出公平正义密钥的人。
感悟与展望
我们慢慢体会到:在守护民生权益这条路上收获的成长,终将在心里融汇成一种力量:对专业的敬畏,对人民的赤诚,对时代的敏锐。这种力量,最终让我们活成更扎实、更通透、更强大的自己。
期数 | 2790
制作 | 湖小检融媒体中心
来源:湖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