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炸山背后|一个扭曲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0:51 1

摘要:那场在世界之巅炸开的绚烂,不是什么艺术奇迹,只是人类自我过度膨胀。

这几天我和大家一样,被喜马拉雅的烟火深深触动。

那场在世界之巅炸开的绚烂,不是什么艺术奇迹,只是人类自我过度膨胀。

一个试图以人造"光芒"比肩日月的滑稽表演。

我们总被教导要活出自己的"太阳",要发光,要被看见,这本身没有错,旨在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与独特性。

但当这种渴望,过度膨胀,便不再是真正的创造,反而会变成灼伤他者,破坏平衡的力量。

我们渴望成为自己的太阳,是因为我们向往那份光芒与能量。

但请别忘记,真正的太阳只无私地照耀与温暖,从不索取与破坏他人。

占星学中的太阳,它的课题从不是如何燃烧得更刺眼,而是如何像真正的太阳一样,稳定地、温暖地照亮自己的前路,又惠及周遭。

也许,这次事件正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运用自己内在的光。

01

扭曲的太阳如何狂欢?

NEWMOON

我们的星盘中,太阳象征核心生命力,以及纯粹的、想要创造和绽放的动力。

太阳是自我实现的起点与归宿,驱动我们将内在本质投射到外部世界,通过行动塑造独特身份,最终达成自我认同。

然而,这种彰显内在完整性的本能,在外部社会的评价体系中,被严重异化了。

优绩主义背景下,太阳的光芒被置换成拥有某种权力、名望和话语权的"光环"。

太阳的本质从“我是”的纯粹存在,扭曲成了“我拥有”和“我被认可””我被看见“的焦虑追逐。

始祖鸟与蔡国强这次在世界之巅点燃的烟花,正是这种被异化的太阳的显现。

他们选址在地球最高点,要占据那个不容置疑的权威位置。企图用最短暂的光,留下永恒,要求万众仰望的奇迹。

这绝非出于探索精神或艺术本身,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品牌广告。

目的是为了确认和放大那个“自我”的辉煌,并将这种辉煌,明码标价售卖给认同这套价值体系的人。

可是,当太阳只知彰显,它的光就有了掠夺和破坏的性质。

它不再滋养生命,而是遮蔽掠夺其他一切的生命力,用侵略达成自我证明。

那条山脊上被牺牲掉的植物,动物,承接过无数人眼泪和叩拜的土地正是如此被喂进一个无限空虚的黑洞。

另一方面,这场烟花,也在试图戳中一个现代性的普遍焦虑,让我们看见一个真相:我们活在一个“必须不断优化、必须彰显自我价值才会被仰望”的叙事里。

人们把自己当作品牌来经营,时刻表演更完美的自己,恐惧掉队,害怕得不到爱与认同,担心自己的光不够亮,不足以被看见。

在惶惶不安中,默认了规则的大多数。

于是,光芒不足时,就借助闪耀的偶像、高端的品牌,弥补自己的光。

始祖鸟用华丽的烟花表演,编造了一个精英主义的谎言:看,只要你认同我们,你就在精神上参与了这场世界之巅的盛宴,你就能分享这份属于顶尖者的光。

然而,公众的反应并非仰望,反而被引爆了广泛的、极深的愤怒。

这种愤怒是真实的,它源于识破谎言后,感到的背叛和冒犯。

内在深处,我们隐约的感知到,健康的太阳能量是给予和确认——“你本身就是光”,而扭曲的太阳是索取和利用——“你需赞美我的光”。

当后者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傲慢与浮夸的宏大出现时,彻底冒犯了我们灵魂深处对太阳神圣性的根本信仰。

原来,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光,那个承诺我们只要足够优秀、努力就能被看见“太阳”的“权威”“规则”,从来都不是为了滋养我们,而仅仅是为了凸显他们自己。

更深层的愤怒,还出于被掠夺感。

喜马拉雅山脉,在集体意识中是一片代表精神与自然伟大创造的净土。

当所谓的艺术家粗暴地用商业价值和精英叙事制造美丽梦境时,伤害并玷污了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关于探索、敬畏的精神领地。

人类傲慢的“太阳”,灼伤了高原脆弱的生态,无数生命失去家、食物甚至生命。

而这场烟花本质也并非它所宣称的探索精神或艺术突破,而是一场目标用户为精英阶层的品牌广告。

这种太阳的光不是免费的、滋养的,而是明码标价的。

让所有观看者感到一种被冒犯的虚伪。

我们本就因不断努力“发光”而感到耗竭。

而这个事件,就像一个巨大的、扭曲的“太阳”,不仅无法给我们任何温暖,反而试图从我们的惊叹、崇拜和关注中,汲取更多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燃烧。

我们愤怒,是生命本能对于能量被掠夺的抗拒和反击。

是内心那个真正需要被温暖、被认可的自我,在拒绝这套已经让我们遍体鳞伤的逻辑。

群体愤怒,是我们所有人的健康本能,对异化价值的一次激烈反抗。

我们看清了那个被过度包装的自我究竟有多么虚幻,也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渴望一种真正的、不证自明的光芒。

我们想要真实的了解,活出太阳的真相究竟意味着什么。

02

健康的太阳

NEWMOON

我们会被那种“扭曲的太阳”所吸引,甚至焦虑,是因为常常混淆了“彰显”与“照耀”的区别。

彰显,背后隐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需要被外部认可来填补。它常常呼喊:“看看我,以便我可以确认我的存在。”

而照耀,是出于内在丰盛之后的自然流露。它的动力是充盈的,是为了照亮他人与前路,而非仅仅为了被看见。

一个健康的太阳,会希望“我想让这里变得更明亮、更温暖”,而不是“我想让你们都看到我有多亮”。

我们大多数人心灵都有个痛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爱,自己的光芒太微弱。

于是,我们不断自我矮化,将定义自身价值的权力、内在的那颗太阳,拱手让渡给外部的权威、潮流和标准。

大众用自己内心的卑微感,无形中供养了那些精英扭曲的太阳、膨胀的自我。

因为那些外在的权威,并没有真正活出太阳,不然怎会一再掠夺他者,来确认自我的存在呢?

他们需要不断被仰望的欲望,以傲慢制造的标准,都反过来加剧了我们的集体焦虑和自我否定。

在这样“心照不宣”的共舞中,塑造了一个扭曲的狂欢。

如同生活在一片由扭曲太阳制造的光污染之下,刺眼,却没有人得到真正的温暖和清晰。

而太阳的本真光芒,绝不是掠夺他人填补自身的征服,或许也不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英雄史诗。

一颗健康的太阳,本质是滋养性的,如同自然界的阳光。

它不索取,只是给予。

它提供温暖、光明和促使生长的能量,允许万物按照自身的节奏生长。带来切实的滋养、活力与希望。

一个品牌、一位艺术家、一个领袖,伟大与否,应取决于他们滋养了多少生命,为世界注入多少建设性的力量,而非征服或压垮多少竞争者,更遑论欺辱了多少弱者。

半个月前,我有幸踏入青海的高原,那里的人们,将山与水视作神圣。

山不会移动,更不会征服,却被奉为神圣。

它只是在那里,静默地承托冰雪、生灵、信仰与河流。

这种神圣感,很难用“敬畏”简单概括,更像是无声的融合,你感知不到你与山水自然的界限。

(作者摄于青海)

却让我忽然觉得,这或许才是太阳本真的状态。

不必嘶吼着证明自己的存在,其力量正在于这种如如不动的稳定与给予。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或许一直误解了“闪耀”。

真正的光,或许首先是一种沉静的、允许万物如其所是的状态。

(作者摄于青海)

03

如何成为太阳

NEWMOON

制约与失去

健康强大的太阳,必然经历过淬炼。

我们常常痛苦于求不得、失去、徒劳无功,但我想,有时候人类其实很需要经历这些。

太阳纯粹的光芒,有了土星的塑造和冥王星的洗礼,才能从原始的自恋,转化为有意识、有担当的照耀。

土星教给太阳什么是“限度”。

一个发展良好的太阳,一个成熟的自我,懂得主动设定边界,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土星带来的挫折、延迟和局限,迫使我们思考:如果不能依靠外在掌声来确认自己,那么我的价值根植于何处?

健康的太阳,懂得敬畏更大的法则,明白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规则的尊重与内化,而非对规则的漠视或践踏。

比土星的制约更深刻的,是冥王星带来的“日食”般的时刻

在人生中,这对应光芒被彻底遮蔽的时期:重大失败、丧失、被否定、核心身份的瓦解、价值观的崩塌。

冥王星要求我们直面死亡,无论是象征性的还是真实的。在全然的黑暗里,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向内看去。

我们看清了自己的恐惧、脆弱、自大和依赖,也看清了被人造光环所掩盖的真相。

唯有经过这样的深度内省,剥离掉那些浮夸的、依赖于外部的身份认同,太阳的光芒才能从张扬的金色,转化为更纯粹、更坚韧的白热之光。

当我们放下紧绷的、表演性的自我,便会认同一个更宏大的存在。

“不做”太阳

成为太阳的方法,或许是首先学会“不做”太阳。

这意味着一场深刻的身份认同转换。

放下那个需要被看见、被赞美、被崇拜的小我,比如要在喜马拉雅山顶,世界最高处点燃烟花的自我。

转而,去认同那个包容万物、滋养众生的的大我,比如高原上的山,默默承载、守护着万物。

这个过程,就是从个体的自我,走向“与万物联结的本源”的旅程。

松开那苦苦支撑的、作为唯一光源的自我,我们便汇入了一种永恒的光明。

平静于此地降临,自己与那永恒的光明,竟然本是一体。

那时的闪耀,不再是努力证明的结果,而是内在充盈后,自然流露的温暖与清晰。

这种光,不灼人,只温暖。

04

万物齐晖的允许

NEWMOON

“弱者就该被掠夺,强者才配闪耀。”

这对吗?

按此逻辑,世上从没有所谓的最强,永远会有更强。

那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触及太阳?

人类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征服与彰显,堂而皇之将自然踩在脚下,看似证明了力量,实则更像恐慌:试图用外在的庞大,掩盖自身存在的渺小与卑微。

我们星盘中的太阳,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它或许并非渴望在社会舞台发出最刺眼的光。而是像宇宙中的太阳,先找到自身稳定的核心。

然后,在这个核心之上,建立起依从自己内在的、有序而生生不息的节奏。

有人称呼这为“内在时序”。

在那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当地人向我谈起山水,除了流露出对家乡的归属感,还有一种我难以描述的“融合”。

(作者摄于青海)

他们赞美自然的神圣时,少了对强大力量的敬畏,多了对生命源头的感恩。

他们并不把山、河流、动物看作“他者”或“资源”,而是视为与自身生命脉络相通的存在。

神圣的感知来自深刻的认同,他们认为自身也是这片土地上生命的一部分。

如此,存在本身,就成了神圣的证明。

一座山,它不试图成为一条河;一只鼠兔,它全然活出鼠兔的本性。

这种对自身内在法则百分之百的忠诚与践行,便是一种圆满。

太阳,就是纯粹地“发光、发热、成为中心”,这是太阳的“道”。

任何生命完美契合宇宙赋予它的本质时,它本身就是宇宙法则的显现,这种显现,就是神圣,就是闪耀。

(作者摄于青海)

原来,是我们从未认同自己的存在本身,即具备了神圣。

却在生命漫长的流转中,忘记了本真的自己。

于是,难免会陷入长久的追逐,并误以为,需要额外的成就、他人的认可、更亮的光,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一颗健康的太阳,会让我们有意识地活着,并找到自己在这个宇宙中的独特坐标和节奏。

当我们与自然链接时,也是在将自己的内在节奏,与一种更宏大、更古老的节奏校准。

在广袤的草原上,面对皑皑雪山,我也有一瞬感到当地人的融合与神圣。

呼吸、心跳、感知,与山的沉静、水的流动、天的辽阔,这些更大的宇宙同步。

那种被全然接纳的幸福,胜过我体验过的一切欢娱。

(作者摄于青海)

我想,活出太阳,就是活出这种融合,不再费力地成为谁,而是自然地是谁。

如此与万物连接,便有了太阳本真的光。

那么,守护一个物种、一座山,并非出于它有什么用,因为破坏任何一处,都是对整体神圣的亵渎,对光芒的侵蚀。

当人造的烟火在夜空谢幕,喜马拉雅本来的光芒才真正浮现。

鼠兔在晨曦中的惊觉、冰川在时光里的移动、放牧人穿越山谷的歌唱。

在人类的认知中,他们渺小柔弱,可他们谁也不需要被照亮才能存在,他们本身就是沉静而坚定的太阳,迥异于人类ego、根植于存在本身。

完美践行宇宙赋予的内在法则,毫无偏差,全然地成为自己,一切“如其所是”的存在。

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鹰的盘旋,一块风蚀岩石的纹理,都是寂静而盛大的闪耀。

我之存在,已然是宇宙法则的彰显。

我的呼吸、我的心跳、与冰川、星辰,共享着同一种节奏。

我不需要变得“更好”或“更强大”才值得存在。我当下的生命状态,已然是亿万年宇宙演化出的一个奇迹。

神圣不是远方的奇迹,太阳也无需追逐。

回归对存在的深切肯定,同万物一起自在闪耀。

结语:

看到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上炸烟花,我的愤怒就憋不住了,不仅针对某个品牌或某个人,还被我11宫的月亮上升到想冲所有人呐喊的地步。

于是有了这篇文字。

在青海,我见到可可西里脆弱的土壤上跳跃的藏羚羊,也见到西宁野生动物园里被自己尾巴吓到的雪豹。

它们是如此坚韧,又如此脆弱。人类喜欢他们,也是出于对生命本真的敬畏吧。

可为什么,我们人类总在掠夺他者,来填补永不满足的自我?同时,我们真正应该关心发展的“自我”,又被我们残忍抛弃了。

(作者摄于青海)

事情是个别人做下的,后续一切,却得所有人去负责。

于是我想,可以说点什么,希望我们将来,能从事件源头就开始负责,不再令这样的事情发生。

纪录片《西野》中,有一幕放生被救助的雪豹。当笼门开启,它先是谨慎地探身而出,缓步迟疑。在确认了这久违的自由后,便头也不回地奔向雪山深处。

那一刻,一个生命回归它本来的天地,如此美丽,如此庄严。

喜马拉雅的神圣,在于它允许并守护着亿万种光芒,以自己的方式自在闪耀。

不偏爱谁,也不压制谁。

这种允许和守护,是最健康的照耀。

我想,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是学会像喜马拉雅山,成为一个平台、一个守护者、一个源头的象征,用自己的能量去滋养和托起万物,而非盖过它们。

来源:新月占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