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新时代故事、以“大思政”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4月18日,芝罘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体局,携手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举办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第六期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新时代故事、以“大思政”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4月18日,芝罘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体局,携手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举办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第六期活动。
全区64所中小学、80余名思政骨干教师统一乘车出发,赴芝罘区雷锋事迹图片展览馆、黄渤海新区产业文化中心、万华烟台工业园、泰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实践,首次实现跨区研学。
教师们走进芝罘区雷锋事迹图片展览馆追忆榜样、学习精神。一张张照片生动展示了雷锋生平事迹,雷锋日记手稿、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展品照片,跨越时空与老师们“对话”,立体呈现了雷锋同志的成长轨迹与精神内核,为教师们讲述了“螺丝钉精神”的时代内涵。走近雷锋、学习雷锋,让教师们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讲好雷锋故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将雷锋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在黄渤海新区产业文化中心,教师们参观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葡萄酒、8K超高清等特色产业产品。通过数字沙盘秀、数字影像空间、720°VR互动、CG动画智慧交互等技术,教师们沉浸式体验了特色产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享受“黑科技”打造的寻梦光影之旅,实地感悟新区从历史积淀到未来图景的跨越发展。
“我被家乡烟台的创新成就深深震撼,从高端智能制造到前沿海洋科技,从数字经济发展到新能源技术突破,每一项成果都彰显着家乡的蓬勃活力,这些鲜活的‘家乡教材’为思政教育注入了生动养分。未来,我会将这些创新故事带进思政课堂,让孩子们感受科技魅力,厚植家国情怀,在心中种下创新与奋斗的种子。”芝罘区凤凰台小学教师于潇然说道。
作为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从“奋战西沙旺、建设合成革”到领先行业、领跑全球,从1979年“万人会战”艰苦建厂,“三顾茅庐请博士”人才强企,到“十年卧薪尝胆”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再到收购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一步步走向世界。在万华烟台工业园,教师们了解了万华铸就民族产业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引不来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泰和新材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教师们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企业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攻坚克难,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升级与变革,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这也为他们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提供了生动素材。
从芝罘区走到黄渤海新区,一路观来,芝罘区思政教师们实现区域突破,从重温学习雷锋精神到感悟践行时代精神,延续精神血脉,这些精神力量汇聚成了“行走的大思政课”。老师们表示要将现场所见、所感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家乡发展讲好烟台故事,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同时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真正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个字转化为鲜活实践,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大先生”。
据了解,芝罘区“行走的大思政课”品牌项目自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76所中小学、220余名思政教师赴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中集来福士、东方电子、幸福新城项目等现场参观研学,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鼓励思政教师将研学知识转化为育人成果,开展全区思政金课展示活动,评选思政金课15节,组织优秀思政教师开展思政金课巡讲28余场,覆盖学生7000余名,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下一步,芝罘区将继续挖掘整合“大思政”区内、区外资源,持续突破区域界限,不断延伸实践教学半径。让思政教育“小课堂”在同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中,释放无限活力;让思政课不仅有深度也有温度,不仅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情感的共鸣;让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来源:芝罘湾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