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胖东来?超市追求爆款产品,于东来:模仿胖东来的超市太多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1:04 3

摘要:品牌商绞尽脑汁,要开发出大单品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经销商想要找到大单品来给合作伙伴赋能和增加自身盈利能力,零售商希望通过自有品牌开发提振自身品牌的形象,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社区团购、私域直播等等。

文 /编辑:红墨

现在很多零售业的朋友,只要一提到商品,必提性价比,只要说到性价比,不约而同的话题就转向了大单品。

品牌商绞尽脑汁,要开发出大单品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经销商想要找到大单品来给合作伙伴赋能和增加自身盈利能力,零售商希望通过自有品牌开发提振自身品牌的形象,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社区团购、私域直播等等。

在涉及快消品的所有链路里,都被奥乐齐、胖东来、山姆的大单品所振奋着,如同买彩票一样希望一品成名。

但什么样的商品是大单品,如何能够研创出和寻找到大单品,如何让经营者认为的大单品顾客愿意买单和传播,这些事中的每个环节,其实能够搞明白的并不多。

现在去超市或者刷社区团购,总能看到不少打着“爆款”“必买”标签的东西,这些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单品,就连于东来都忍不住感叹“中国模仿胖东来的超市太多了。”

为啥现在整个快消行业都盯着这个?说白了还是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性价比,买东西前会比来比去,不是只看牌子不看实在了。

品牌方想靠一个好单品多卖点货,比如以前统一靠老坛酸菜面稳住了销量;经销商盼着找到好单品,既能帮合作的店铺多赚钱,自己也能多赚点。

超市更想自己搞点独家单品,比如有些超市自己做的面包、零食,这样能跟别家不一样,吸引顾客来。

像奥乐齐的烘焙、胖东来的熟食、山姆的瑞士卷,都是靠一个单品火起来的,这就让整个行业都跟着想复制这种成功,总觉得搞出一个大单品就能一飞冲天,跟买彩票盼着中大奖似的。

可真要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一个超市采购就曾经表示,说他们照着胖东来的爆款酸奶做了一款,价格一样,可顾客就是不买账,说口感差远了。

还有些经销商,听说某个单品好卖,一下子进了好多货,结果因为没考虑到本地顾客不爱吃这个口味,最后全压在手里了。

更麻烦的是工厂和超市的对接,工厂懂怎么生产,却不知道顾客喜欢啥;超市知道顾客需求,又说不明白要怎么生产。

以前还有中间商帮忙传话,现在想直接合作,常常说不到一块儿去。

比如有个食品厂老板说,曾有超市让做一款“健康饼干”,没说清要无蔗糖还是低油,改了好几次样都没达标,最后合作黄了。

而且很多超市的采购要管上千种商品,连有些商品长啥样都没见过,哪有精力去琢磨开发新单品?

其实大家都想错了,大单品不是随便找个产品堆资源推广就行。

得先搞清楚老百姓真的需要啥,比如现在人都怕胖,低糖低脂的食品就受欢迎;老人怕身体不好,带滋补功能的东西就好卖。

就像分众传媒的江南春说的,得抓住人爱美、爱健康、怕老这些心思。

而且一个好单品得样样都行,吃着得香,对身体得好,价格还得实在,看着要顺眼,名字还好记,最好还能让人觉得有意思愿意分享。

比如有些零食会搞点可爱的包装,年轻人买了就愿意发朋友圈,这就帮着宣传了。

对于大多数超市,尤其是小城市的超市,别忙着跟风搞自有品牌大单品,先把现有的好牌子商品卖好,把进货、库存这些流程理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顾客买东西觉得划算又放心。

等能力够了,再小范围试试做些有本地特色的单品,比如本地老字号的点心,反而更容易成功。

做买卖讲究一步一步来,把基础打牢了,机会来了才能抓住,毕竟好产品不是靠想出来的,是靠摸透顾客需求、慢慢打磨出来的。

来源:淩轩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