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一节,我们讲到智妍的曾祖母在开城和新雨大婶相遇,两人成为交心的挚友,在困难中互相支撑。新雨大叔前往日本打工,后遭遇原子弹爆炸,虽死里逃生回到韩国,但身体受到影响,几年后便去世了。智妍读着新雨大婶67年前写给曾祖母的信,如同身在那个年代,久久难以平复。
《明亮的夜晚》作者:崔恩荣
上一节,我们讲到智妍的曾祖母在开城和新雨大婶相遇,两人成为交心的挚友,在困难中互相支撑。新雨大叔前往日本打工,后遭遇原子弹爆炸,虽死里逃生回到韩国,但身体受到影响,几年后便去世了。智妍读着新雨大婶67年前写给曾祖母的信,如同身在那个年代,久久难以平复。
妈妈也想抓住自己的人生
周末,智妍再次去首尔看望妈妈,两人到离家不远的烽火山散步。难得有这样的时刻,智妍和妈妈对话时没有紧张感,她告诉妈妈,不要担心,她一个人也过得挺好。
两人提到明姬阿姨,妈妈说,明姬阿姨快要回墨西哥了,自己想跟她一起去趟墨西哥。
智妍吓了一跳,她从没想过,妈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妈妈从不是那种会说出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眼前的妈妈让智妍觉得很陌生,但又为她感到高兴。
妈妈告诉智妍,以前明姬阿姨也邀请过她去墨西哥玩,但她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平时还要给智妍的爸爸做饭,怎么能出得去呢?但这次,她开始想要抓住自己的人生。妈妈说,以前和明姬阿姨一起在邮局工作时,就想到处逛逛,看看这个世界,可是后来结婚了,再后来,就是守着这个家,哪也不能去。
妈妈抬头看着智妍,就像年轻的孩子想说服父母,踏上人生第一次背包旅行那样,说:“你爸爸问我是不是疯了,我让他吃饭就到家门口的副食店买着吃。我也不会去太久,待一个月就回来。”
智妍欣慰地说:“妈妈活得开心一些吧,但要注意安全,不用担心爸爸吃饭什么的。”
得到了女儿的允许,妈妈松了口气,说自己不顾爸爸的强烈反对,已经买好了去墨西哥的机票。
智妍说,从来不知道妈妈还有这样的一面,这是一场革命啊。
妈妈拍着手笑了。
逃难之路,分离又相聚
这天下班,太阳还没下山,智妍开车带着祖母去海水浴场散步,智妍问曾祖母和新雨大婶后来有没有见过面,祖母陷入了回忆,沉默了很久才开口。
祖母十二岁那年,战争爆发了,穿军装的人结队出动,战斗机在低空飞行,发出隆隆的响声。曾祖父干活那间磨坊的老板,被以“思想犯”的罪名绑起来带走,第二天就在小学操场上被枪杀,周围的居民和孩子都被叫到操场围观,看着人一个个被乱枪打死。那个场面让大家非常恐惧和难受,从那时起,祖母就落下了严重的心理病。
一个晚上,有人敲门,曾祖母打开门,惊喜地发现是新雨大婶和喜子,母女俩拎着大包袱和行李,半夜前来投靠。
新雨大婶怯怯地问曾祖父,能不能让她们母女在家里住几天,只住几天就走,她们要去大邱,投奔新雨大婶的姑妈。
曾祖父觉得很突然,便问新雨大婶发生了什么事。新雨大婶一脸惊慌地说,自己的哥哥在去田里的路上被抓走,带到山上被枪打死了。新雨大婶强调哥哥不是“思想犯”,但婆婆听到这个消息,怕新雨大婶的哥哥被当做思想犯处决,会连累自己家,就把新雨大婶和喜子赶出了门。
曾祖父怕引火上身,也不敢多留这对母女,新雨大婶和喜子只住了三个晚上,就在一个破晓时分,重新踏上了避难之路。曾祖母把家里留作不时之需的积蓄都给了新雨大婶,还给她们的行李里塞满了粮食。新雨大婶把自己大邱姑妈家的地址给了曾祖母,告诉曾祖母,如果也去南边避难,没有地方去的话,可以随时去找她。
曾祖母哽咽着,一遍遍说:“路上小心,新雨,喜子,路上小心,等不打仗了,我们还会再见的!”望着母女二人的背影消失在街头,曾祖母瘫坐在地上,低着头,好久都没有起来。
那年冬天,朝鲜战争爆发,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曾祖父曾祖母带着祖母,离开开城,前往首尔惠化洞,他们本想去曾祖父的叔叔家避难,出来以后,才发现世道彻底乱了,到处都是逃难的人,推着牛车、背着孩子、扛着行李,成群结队地走在公路和田埂上,路面上散落着弹壳和砖头,经常能看到被炸毁的房子,每当有飞机轰鸣着从低空飞过的时候,没有人不胆战心惊。
一连走了好几天,曾祖母一家人才到了首尔,他们拖着冻僵的脚沿路打听,好不容易到了曾祖父的叔叔家,才发现房子都被烧光了,听说是遭到了炮弹轰炸,曾祖父闷着头,在废墟里不停地翻找,想确认有没有人埋在里面,一直找到太阳落山。
当晚,他们睡在附近一个空房子里。第二天早起,便再次踏上了避难之路,这次的目的地是新雨大婶留下的大邱的地址。
一家人把草绳缠到鞋上,和数不清的难民一起,在结着厚厚冰层的汉江上走着,拥挤着穿过了冰冻的河流。他们的粮食越来越少了,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在路过的人家里,偶尔能要到一点饭团和水。
走了好几天,到达大邱新雨大婶的姑妈家时,天已经快黑了,曾祖父敲了几下门,房子里没有声音。曾祖母和祖母一起大声叫着新雨大婶,里面还是没有声音。祖母一家人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新雨大婶没有来姑妈家吗?她和喜子是不是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呢?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女人们低声说话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祖母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英玉!她抬头望去,新雨大婶、喜子和一位没见过的女人站在他们面前。祖母没等回应一声,就瘫坐在地上,用手捂着脸哭起来,不仅仅是因为重逢的喜悦,还有终于释放的恐惧,那是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怕新雨大婶和喜子没能平安到达大邱的恐惧。
祖母起身抱住了喜子,两个小女孩都泣不成声。那位初次见面的女人打开门,让大家都进了院子,语气冷淡地说:“长话明天再说,先喝点锅巴汤,睡觉吧。”
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女人就是新雨大婶的姑妈——明淑奶奶。她端来锅巴汤给大家,祖母坐在炕头上,喝完汤,很快沉沉地睡去,那是她自避难以来,第一次睡得那么香。
第二天早上,祖母醒来时,明淑奶奶正在房间的一角,用脚踩着缝纫机的踏板做活儿,房间里充满了缝纫机散发的机油味和线的味道。
明淑奶奶烧好了开水,让祖母洗一下换换衣服。祖母打开推拉门,走到檐廊上,才看清房子的样子,这是一个很小的院子,只有两个房间,一个厨房,从檐廊走不了几步就是大门,高高的围墙上嵌满了尖尖的瓷器碎片。
祖母久违地洗了澡,换好衣服走出去,看见曾祖母、新雨大婶、喜子正坐在地板上聊天,身边放着装了粮食的袋子,新雨大婶和曾祖母一直在笑着,两人看起来很幸福,最重要的是很放松。喜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吵闹了,她静静地坐在新雨大婶身旁,看着祖母。祖母走到喜子旁边,喜子这才冲着祖母轻轻地笑了。
明淑奶奶年轻时,亲手减掉了自己的辫带,加入了修女会,后来一直在大邱生活,她手很巧,除了做司祭服,还帮其他修女缝补衣服。她当了二十年修女,最后离开修女会时,用攒下的钱租了这座小房子,把围墙改造得高高的,开始专门给人修补衣服。因为手艺好,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而来,找她做活儿,明淑奶奶不管什么衣服活儿都接,每天踩着缝纫机,一直工作到太阳落山。
一起度过了一个季节后,祖母知道了,明淑奶奶是一个不会表达感情的人,她并不是因为祖母一家是寄住的外人,就对他们冷淡,她对谁都一样,对客人也是淡淡的。
幸亏有明淑奶奶的接纳,祖母一家才能在战争中绝处逢生。当时,大邱到处挤满了难民,而祖母一家还能在一个窗明几净的房子里喝上大麦粥,过着安逸的生活,这种待遇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明淑奶奶每天做衣服活儿,新雨大婶和曾祖母则去批发市场买一些水果,后来还进了一些洋烟和美国口香糖,两人就在路边找一个角落卖。曾祖父先是靠做脚夫打打零工,后来他自愿加入了国军部队。喜子上了临时学校,和一百多个孩子挤在窝棚里上课,没有课本,但喜子总是坐在最前面。
四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喜子拿了一本书出来坐在檐廊上,祖母走到喜子身边,轻轻地摸了摸那本书。书的封面上写着《鲁滨逊漂流记》,明淑奶奶很宝贝这本书,所以祖母一直不敢轻易碰它。
祖母大声念出书名,然后看看喜子。喜子说:“继续读吧。”祖母便开始朗读起来。喜子专心听着。不知过了多久,祖母偶一回头,看见明淑奶奶也在后面入神地听着。明淑奶奶也说:“继续读吧。”
从那天后,每天喜子放学回来,祖母就去檐廊上读书。每当此时,明淑奶奶也会停下手里的活儿,坐在祖母身边听她朗读。有一天,祖母读完书后正在喝水,明淑奶奶说话了,她看着大门,自言自语道:“小时候也有人经常读故事给我听,我每次都听得很入迷。阿妈说,古话讲,沉迷故事会变得贫穷,可是没有办法,我真的太喜欢了。”
祖母看到,明淑奶奶的脸上,露出温柔的微笑。
战火纷飞中,祖母一家幸得明淑奶奶收留,衣食无忧。那么,战争结束后,两家人又将走向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下节继续。
来源:鹰哥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