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不断深化“陪伴成长”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建设,让民俗文化在指尖传承,让自然野趣浸润童心,近日,胶州市洋河镇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巧手制巧果 田间摘甜果”主题活动。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传统美食、走进田间采摘的过程中,于欢声笑语里触摸传统文化肌理,感受劳作
鲁网9月24日讯(记者 孙强)为不断深化“陪伴成长”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建设,让民俗文化在指尖传承,让自然野趣浸润童心,近日,胶州市洋河镇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巧手制巧果 田间摘甜果”主题活动。孩子们在亲手制作传统美食、走进田间采摘的过程中,于欢声笑语里触摸传统文化肌理,感受劳作与自然的鲜活魅力。
活动当天,采摘园里早已是丰收盛景——红彤彤的桃子缀满枝头,翠黄的梨果压弯枝桠,果香顺着风飘得满园都是。孩子们提着小竹篮,像群雀跃的小麻雀,踮起脚尖扒拉着枝叶挑选果子,有的凑到鼻尖深吸一口果香,有的举着刚摘的桃子向同伴“炫耀”。家长们举着手机追拍,镜头里满是孩子沾着果毛的笑脸,整个果园被热闹的笑声填满。
另一边的曹家庄,制巧果的“战场”早已布置妥当。面粉、白糖、芝麻等食材码得整齐,各式模具更是吸睛——既有福字、鱼形、花瓣等藏着老讲究的传统样式,也有卡通动物等戳中孩子喜好的俏皮造型。“做巧果、乞巧艺,盼着心灵手巧。现在把老习俗融进亲子活动,就是想让娃们动手时,摸透老手艺的门道。”活动志愿者一边揉着面团演示技巧,一边把巧果的来历讲给孩子们听。
拿到食材后,小朋友们立刻化身“小小美食家”,在家长帮忙下,把刚摘的鲜果切成小丁做馅料。揉面团时小手使劲按,包馅料时小心翼翼拢住,再把面团放进模具里用力压平,最后轻轻一扣,憨态可掬的巧果就“出炉”了。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蹦跳着展示,小脸上的成就感藏都藏不住。
此次活动以“做巧果悟民俗+摘甜果识农耕”的双体验模式,让孩子们在揉、捏、摘、尝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非遗,直观感受农耕生活。既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下一步,胶州市还将推出更多“传统+自然”融合的体验活动,让民俗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孩子们的日常里。
来源:鲁网青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