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产就是下等人?网红狂妄言论遭全网封禁,户晨风做错了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23:35 1

摘要:世界上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平等,还再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束人们。有的地方再用肤色和种族给人进行划分,有的地方根据财富等级进行划分。

世界上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平等,还再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束人们。有的地方再用肤色和种族给人进行划分,有的地方根据财富等级进行划分。

其实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都违背了人人生来平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平等的。

多个社交平台上,近期关于网红户晨风的账号封禁消息引发大量讨论。

这位曾靠“苹果人 VS 安卓人”一炮而红的短视频创作者,突然陷入舆论的漩涡中心。虽然平台尚未明确说明封禁的具体原因,但种种迹象显示,他的账号目前已无法正常使用。

户晨风在网络上靠着“安卓用户”和“苹果用户”的言论制造对立,他的这种句言论迅速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网友的大量讨论。大量网友认为,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侮辱,更是一种对普通群体的公开歧视。

“苹果人 vs 安卓人”的划分,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传播。户晨风的言论看似只是网上的玩笑话,实则是一种对消费群体的标签化分类。

在户晨风的叙述中,“苹果人”象征高端、上流,而“安卓人”则是低端、草根。他没有直接攻击某个群体,却通过这种隐性划分,制造出一种明显的身份优越感。

按照户晨风所说的“安卓人”身份低端,那么这么多的国人都在用国产手机,这些手机都是安卓系统,难道这么多用国产的就是下等人?

早在2010年代初,微博上就曾出现过类似账号“财宝宝”,他提出“京沪永远涨”等观点,通过制造房产焦虑迅速走红。

像户晨风和“财宝宝”这些网红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明确的对人群进行划分,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

在社交媒体的流量算法下,这类冲突性的内容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推荐和更广的传播。

网红流量的背后,其实是短视频内容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如今在很多网络平台,“短小精悍、易引发争议”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流量。“苹果人 vs 安卓人”这种二元对立的设定,正好符合了平台算法对“高互动内容”的偏好。

户晨风的走红,主要并不是因为他的言论,更因为他懂得如何依靠短视频来“讲故事”。

户晨风这种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化成一句未经思考的标签口号。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容易引发争论,但却在网络上传播的非常迅速。

户晨风还自称出身草根,做过蓝领工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短视频博主,后来渐渐在网上开始炫耀,展示他的“逆袭人生”。

“草根翻身”的故事,放在网络上很容易获得一部分观众的认同。尽管户晨风后来言论越来越极端,但许多观众依旧愿意相信他是“从底层爬起来的人”,而不是“站在上面踩人的人”。

户晨风的很多粉丝不仅来自社会底层人群,也包括部分白领,基金经理和互联网从业者。

其实很多人未必认同他的观点,但仍然会主动观看他的视频。从这件事能够看出,他的影响力早已突破草根圈子,进入了更广泛的网络圈层当中。

户晨风视频是这个时代“争议即流量”下的畸形产物。创作者只要能牢牢抓住1%至3%的高粘性用户,剩下的95%的反对声音,反而可能推动流量的传播。

在这种畸形的模式下,“不被人讨厌”不重要,“被人看到”才是赚钱之道。

当这种“标签化”和“歧视性言论”成为流量工具时,平台和大众也开始逐渐警惕起来。

当前的短视频平台已不再是只是供人娱乐和消遣。越来越多的严肃社会议题,正在以“娱乐化”的方式在网络上传播。

户晨风乘着流量的“东风”被推上风口,但也终也被流量所反噬。

在流量的背后,让大众产生思考的是,不管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作为群体中的一员,通过外在的所谓“标准”,就能轻易将人给划分成三六九等么?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