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始祖鸟跟艺术家蔡国强合作的《升龙》秀,官方说这是“用东方美学致敬自然”,花了好几百万,可没想到,才过24小时,这事就彻底翻了车。
2025年9月19号傍晚,西藏高原海拔5500米的地方,突然放了一场烟花。
这是始祖鸟跟艺术家蔡国强合作的《升龙》秀,官方说这是“用东方美学致敬自然”,花了好几百万,可没想到,才过24小时,这事就彻底翻了车。
环保组织首先跳出来反对,说高寒地区生态本来就脆弱,哪能随便搞化学烟花污染。
消费者也不买账,翻出自己的购物记录质问,穿始祖鸟难道是支持破坏自然,更有意思的是,海外社交平台上还传着双标致歉的截图,海外版说要“调整工作方式”,到了中文版就变成“不可抗力”。
说实话,这道歉差别也太大了,搞不清是真有意外,还是看市场下菜碟。
本来始祖鸟的环保人设建得挺稳的,官网首页一直挂着“可持续发展是核心价值”,线下门店玻璃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字擦得亮堂堂,就连衣服吊牌上都印着“环保工艺”。
我之前还觉得,这牌子既专业又有责任心,没成想一场烟花就给炸没了。
先说烟花这事本身,西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脆弱的地方之一,有环保专家说,高海拔地区空气流通慢,烟花燃烧产生的那些重金属颗粒,比如锶和钡,会粘在冰川上,等冰化了就流进河里,下游生态都得受影响。
而买始祖鸟的人,大多是自称“敬畏自然”的户外爱好者,背着轻帐篷去雨林的主儿,结果要为一场污染环境的商业表演买单,这换谁都不舒服。
再说说产品质量,始祖鸟冲锋衣均价5000块,号称能抵御极地风暴,可黑猫投诉上有几千条记录。
有人花3800买的徒步鞋,穿三次就开胶,还有人花6200买的羽绒服,洗两次就起球,LOGO洗第三次直接掉了。
老实讲,这质量配不上“户外界爱马仕”的名头,要是真讲“与自然共生”,至少得让衣服耐穿点吧,总不能成衣柜里的一次性奢侈品。
最让人不舒服的还是双标公关,海外道歉认了错,说要调整工作方式,国内却把锅甩给天气,说“突发气象条件导致效果超预期”。
如此看来,这环保承诺怕不是看情况用的?消费者又不傻,这么搞只会让人觉得,之前的那些环保话都是编的。
看完始祖鸟这波操作,你可能会问,他们这绿色人设是咋让消费者买单的?
其实这里面全是套路,不光始祖鸟,不少高端户外品牌都这么玩。
首先是给普通功能换名字,本来就是常见的防水面料,到他们那成了“可持续防水技术”,普通的鹅绒填充,非要强调“负责任羽绒标准认证”。
我之前查过,一件普通冲锋衣的防水处理成本也就几十块,贴个“环保”标签,售价直接翻好几倍。
至于那个羽绒认证,说白了就是要求供应商别活拔毛,结果这认证费最后全让消费者掏了,一件羽绒服价格能翻三倍,这溢价也太离谱了。
然后是道德绑架,他们总说“选始祖鸟就是保护地球”“真正户外人都懂环保”,这话听多了,让人觉得不买他们家东西,就是不环保、没道德。
本来买户外装备是为了实用,结果被架到道德高度上,不掏钱都不好意思,可问题是,品牌自己都在高原放污染烟花,这道德绑架哪站得住脚?
还有就是拿认证糊弄人,什么bluesign®认证、OEKO-TEX标准,一串字母看着挺专业,其实门槛没那么高。
很多认证只要品牌交了钱就能拿到,具体啥标准,消费者根本搞不懂。
就像始祖鸟吊牌上的“环保工艺”,你问具体怎么环保,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率就是用了点可回收包装,就敢叫环保。
出事了更有一套,就是甩锅,始祖鸟这次双标道歉就是典型,海外市场看重责任,就说要改,国内市场好安抚,就推给不可抗力。
很显然,他们优先想的是保住销量,至于环保责任,早扔到一边了。
看了这么多套路,咱们得知道怎么辨真假,别再被“绿色谎言”忽悠了,其实真环保和假环保,差别很明显。
就说Patagonia,人家才是真环保,黑五购物季,人家居然打广告说“别买我们产品”,鼓励大家修旧衣服,别总买新的。
供应链的碳足迹数据全公开,连工厂用多少水电都算到每件产品上,甚至把公司大部分股权捐给环保组织,商业决策都围着生态转,再看始祖鸟,说一套做一套,这对比太明显了。
还有透明度,真环保品牌会把产品的碳排放、用水情况、原料来源说清楚,比如Patagonia会标注“这件羽绒服的羽绒来自哪,生产用了多少电”,而始祖鸟只会说“可持续”,具体数据啥都没有,这不就是忽悠人嘛。
更重要的是售后,真环保品牌会想办法让产品用得久一点,Patagonia提供终身免费维修,还搞了二手交易平台,让旧装备能再用。
可始祖鸟呢,国内没几个维修点,换个拉链就要500块,这不是逼着大家衣服坏了就买新的嘛,跟环保一点不沾边。
所以咱们买东西的时候,得主动要数据,别光看标签,问他们“碳排放多少”“原料在哪来的”,说不出具体数的,大概率是假环保。
还要看品牌实际行动,别听他们说得好听,出事后是认错整改,还是甩锅,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另外,也可以看看二手装备,或者选本地品牌,少买一件,比买十件“环保产品”还实在。
始祖鸟这场烟花秀,不光搅乱了高原的宁静,也把高端户外行业的“绿色谎言”撕开了个口子。
说实话,环保不该是品牌涨价的噱头,也不该是道德绑架的工具,得是实实在在的行动,生产少污染,产品耐用,出事先认错。
咱们消费者也别再为“绿色幻觉”买单,理性点,才能倒逼品牌真的去做环保,毕竟,真正的环保,从来不用烟花来证明。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