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要不你还是走吧。”
方雅文的话在除夕夜的餐桌前响起。
方慧珍手里端着刚炒好的青菜,看着桌边坐满的九个人,数来数去就是没有她的位置。
陈志强冷冷地说:“我们陈家的年夜饭,外人就别凑热闹了。”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的鞭炮声...
01
方慧珍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
老伴走了整整一个月零三天。她数得清清楚楚,因为每天晚上她都要在床头的小本子上画一道杠。
两室一厅的房子现在显得特别大。她的脚步声在客厅里回荡,连隔壁张大妈都听得见。
“慧珍啊,一个人在家要照顾好自己。”张大妈每次下楼遇见她都这么说,然后匆匆走开,生怕她会哭出来。
方慧珍不哭。
她已经哭干了。老伴走的那天,她哭得昏天黑地。办丧事的时候,她哭得站不起来。亲戚朋友都走了以后,她还在哭。
现在哭不出来了。
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换来换去都是些春节联欢的节目。主持人笑得很开心,观众鼓掌声一片,可这些热闹跟她没半点关系。
冰箱里还有半个白菜,几个土豆,一袋挂面。她想起老伴生前最爱吃她炒的土豆丝,总说“慧珍的手艺,外面饭店比不了”。
饭店确实比不了。因为没人再这么夸她了。
昨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老伴坐在餐桌前等她做饭。她高高兴兴地炒了一盘土豆丝,端到桌上。老伴夹了一筷子,点点头:“还是这个味。”
醒来的时候,枕头湿了一片。
外面开始下雪。雪花打在窗户上,一片一片地化掉,就像她的眼泪。
晚上七点,她拿起电话,又放下。拿起,又放下。
电话号码她背得滚瓜烂熟,139开头的,那是女儿方雅文的手机。可是打过去说什么呢?说我想你了?说我一个人害怕?说我想去你那里过年?
这些话她都说不出口。她是当妈的,怎么能跟女儿说这些?
最后她还是拨了号码。
“喂,雅文吗?”
“妈?怎么了?这么晚打电话。”
方雅文的声音有些急躁,背景里传来电视机的声音,还有小孩在吵闹。
“没事,就是想问问你们过年怎么安排。”方慧珍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常。
“我们就在家过呗,志强他爸妈都来了,还有他弟弟一家。人挺多的。”
“哦。”
方慧珍沉默了几秒钟。她想说我也想来,但话到嘴边就咽了回去。
“妈,你还有事吗?豆豆在写作业,我得看着他。志强在客厅看电视,声音开得老大。”
“没事了,你忙吧。”
“那我挂了啊。”
电话挂了。
方慧珍拿着手机发呆。屏幕上显示通话时长:1分23秒。
她和女儿,一分多钟就没话说了。
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她想起老伴还在的时候,每年除夕夜都是她下厨,老伴在旁边帮忙洗菜。
两个人忙忙碌碌,虽然菜不多,但吃得香。老伴总说:“我们两个人过年也挺好,清静。”
现在她一个人,连清静都没有了,只有死寂。
第二天早上,她又拿起了电话。
这次她想得很清楚,直接说。
“雅文,我想去你那里过年,行吗?”
这话说得很直接,连她自己都觉得突兀。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她能听见方雅文在深呼吸。
“妈,我们家人挺多的,可能不太方便。志强他爸妈,还有他弟弟一家四口,加上我们仨,已经九个人了。”
“我不麻烦你们,我可以帮忙做饭,带孩子。我一个人在家...”
方慧珍的声音有些哽咽。
“这个...让我跟志强商量一下吧。他们一家子在这里,我也得问问他们的意见。”
“好,你问问。”
方慧珍坐在沙发上等电话。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她去厨房喝水,去卫生间,又回到沙发上。手机放在茶几上,她一直盯着看,生怕错过了铃声。
下午四点,电话终于响了。
“妈,你要来的话,就来吧。不过我先说好,我们家确实挤,你可能要睡客厅。而且志强他们也有他们的习惯,你来了可能要适应一下。”
“没关系,我不挑。我什么都能适应。”
“那你明天来吧,我们后天就是除夕了。你也别带太多东西,家里什么都有。”
“好好好,我明天就去。”
挂了电话,方慧珍第一次笑了。她站起来,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突然有了力气。
她开始收拾东西,心情好了很多。
02
方慧珍去菜市场买年货。
虽然女儿说别带太多东西,但她觉得空手去不合适。去女儿家过年,总得表示表示。
她挑了最好的年货:一只三斤重的土鸡,两条新鲜的鲤鱼,还有各种干果零食。花生、瓜子、开心果、腰果,买了一大堆。
卖鸡的老板是个胖大姐,认识她好几年了。
“老方,买这么好的鸡,家里来客人啊?”
“去女儿家过年。”方慧珍说得很自豪。
老板笑了:“那可得准备好点的。女婿家人多着呢,不能丢了面子。”
“是啊,他们家九口人。”
“九口人?那可真够热闹的。”老板帮她把鸡装进袋子,“这鸡炖汤最香了,保证他们爱喝。”
方慧珍又去买鱼。鲤鱼挑了两条最活蹦乱跳的,每条都有两斤多。
“过年吃鱼,年年有余。”卖鱼的小伙子说着吉利话。
买完鱼,她又去干货摊位。各种坚果装了满满两大袋,老板娘说:“老太太,买这么多,够吃半年的了。”
“过年嘛,图个热闹。”
最后她去面粉店买了十斤面粉。她打算包饺子,老伴在世的时候,她包的饺子在整个小区都有名。邻居们过年都来要几个尝尝鲜。
“慧珍的饺子就是香,肉馅调得有门道。”这是老伴最爱说的话。
回到家,她把年货一样一样摆在餐桌上。土鸡、鲤鱼、花生、瓜子、开心果、腰果、糖果、面粉,满满一桌子。
她算了算账,总共花了三百多块钱。这是她两个月退休金的四分之一,但她觉得值得。
她还给外孙豆豆准备了红包。红包是新买的,大红色,上面印着金色的“福”字。里面装着五百块钱,这是她一个月退休金的一半。
豆豆今年八岁,上小学二年级。她很久没见到外孙了,上次见面还是半年前。那时候老伴还在,一家子去公园玩,豆豆跟着爷爷跑来跑去,玩得很开心。
现在老伴没了,豆豆应该也长高了不少。
晚上,她找出很久没穿的新衣服。那是去年春天老伴陪她买的,深蓝色的羊毛衫,当时老伴说:“穿上这个,显得年轻,像五十多岁的人。”
她对着镜子试穿。镜子里的女人头发花白,脸上有些皱纹,但精神头还不错。羊毛衫有点大,她瘦了。
老伴走了以后,她没怎么好好吃饭,瘦了十几斤。
收拾完东西,她又开始发愁。带这么多东西,一个人怎么拿得了?土鸡和鱼要放保鲜袋,干果要装袋子,面粉是十斤一袋,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怎么搬得动?
最后她决定打车。虽然要花五六十块钱,但总比在公交车上挤来挤去强。而且这么多东西,公交车也不让带。
第二天一早,她把所有东西装进三个大袋子,又拎了一个小包,里面放着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
出门前,她看了看空荡荡的房子。
这个家,她和老伴住了三十多年。从结婚开始,两个人就住在这里。房子不大,家具也旧了,但有很多回忆。
客厅里那张沙发,是老伴退休时候买的。餐桌是他们结婚二十周年买的。卧室里的大衣柜,还是她嫁过来时的嫁妆。
现在这些东西还在,但老伴没了。
她锁好门,提着东西下楼。
出租车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很健谈。看见她拎着这么多东西,主动帮忙装车。
“老太太,这是去亲戚家过年吧?”
“去女儿家。”
“女儿孝顺啊,接老人过年。现在这样的子女不多了。”
方慧珍笑了笑,心里暖暖的。
“您女儿家住哪个小区?”
“锦绣花园。”
“那是个好地方,房子都不便宜。您女儿混得不错啊。”
“她老公做生意的,小包工头。”
“生意人都有钱。您跟着女儿享福了。”
车窗外的风景慢慢变化,从老旧的小区变成新建的高楼。女儿住的地方比她那里好多了,绿化也不错,还有人工湖。
“到了。”司机说。
方慧珍付了钱,司机帮她把东西搬下车。
“老太太,东西挺重的,您慢点拿。”
“谢谢师傅。”
看着出租车开走,方慧珍提着大包小包往小区里走。
03
陈家住在六楼,没有电梯。
方慧珍爬楼梯爬得气喘吁吁,三个大袋子沉得要命。爬到三楼的时候,她就得停下来休息。
一楼,两楼,三楼,四楼,五楼...
到了六楼,她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冬天的楼道里很冷,但她的后背全湿了。
她按响门铃,听见里面有脚步声。
开门的是陈志强。三十多岁的男人,中等身材,穿着黑色毛衣。
“妈来了。”他叫得很客气,但脸上没什么笑容,像是完成任务似的。
“志强啊,麻烦你了。”方慧珍提着袋子往里走。
“行了,进来吧。”
方慧珍走进门,放下袋子。客厅里坐着好几个人,都在看电视。电视里播的是相声,演员说得很有趣,但大家都没笑。
陈志强的父母坐在沙发上。陈父五十八岁,做了一辈子工人,皮肤有些黑,穿着灰色的中山装。陈母五十五岁,家庭主妇,身材有些胖,穿着花色的羊毛衫。
看见她进来,两个人只是点了点头,没起身。
“爸妈,这是雅文的妈妈。”陈志强介绍得很简单。
“哦,来了。”陈父说了两个字,继续看电视。
陈母只是看了她一眼,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继续看电视。
旁边还坐着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孩子。
“这是我弟弟志刚,还有弟妹小娟。”陈志强指着他们说。
陈志刚看起来比陈志强小几岁,瘦一些,穿着运动服。他老婆小娟二十多岁,长得挺漂亮,正在玩手机。
两个人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两个孩子,大的叫小明,小的叫小红。”陈志强继续介绍。
两个孩子大概七八岁和五六岁,正在玩平板电脑,连头都没抬。
女儿方雅文从厨房里出来,围着围裙,手上还有面粉。
“妈,你来了。路上累吧?我正在和面,准备明天包饺子。”
“不累。”方慧珍拍拍袋子,“我带了些年货,都是好东西。”
“妈,你买这么多干什么?我不是说了家里什么都有吗?”方雅文有些不高兴。
“过年嘛,总得准备点好的。我买的都是最新鲜的,那鸡还是今天早上杀的。”
方慧珍兴奋地介绍着,但客厅里的人都没什么反应。
她把袋子拎到厨房,一样一样往外拿。土鸡、鲤鱼、各种干果,摆了半个灶台。
“妈,你这花了不少钱吧?”方雅文看着这些东西说。
“没多少,三百多块。”
“三百多?”方雅文的声音提高了,“你一个月退休金才一千五,你花三百多买这些?”
“过年嘛,一年就这一次。”
方慧珍有些不好意思。她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计较钱。
“以后别这样乱花钱了。”方雅文把东西收拾好,语气有些责备。
方慧珍点点头,心里有些委屈。她想着买点好东西给大家尝尝,没想到还被说了。
回到客厅,陈家人还在看电视。她在沙发边上坐下,觉得有些尴尬。
没人跟她说话,电视里的相声演员说得很卖力,但她听不进去。
“妈,你先休息一下,晚上就睡客厅的沙发。我给你拿个枕头和被子。”方雅文说。
方慧珍看了看沙发。不算太小,但也不算大。长度勉强能躺下,但比她家的床窄多了。
她想问为什么不能睡房间,但看看这么多人,也就没说什么。
“行,我不挑。沙发挺好的。”
陈母突然开口:“家里确实挤,三个房间都住满了。你来了只能委屈一下。”
“我理解,我理解。”方慧珍赶紧说。
“我们住主卧,老爷子老太太住次卧,志刚他们一家四口住小房间。”陈志强解释。
方慧珍算了算,确实住满了。她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方慧珍主动去厨房帮忙。
“雅文,我来做几个菜吧。那鸡可以炖汤,鱼可以红烧。”
“不用了妈,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你歇着吧。”
“那我帮你洗洗碗,切切菜。”
方雅文想了想,没拒绝。
方慧珍在厨房里忙活,洗菜、切菜、洗碗。她发现自己带来的年货一样都没用,冰箱里放着。
桌上的菜很普通:白菜炒肉丝、土豆丝、青椒炒蛋,还有一个冬瓜汤。比她准备的差远了。
她想问为什么不用她买的东西,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吃饭的时候,九个人围着桌子坐。方慧珍坐在角落里,夹菜都不太方便。
“这肉丝炒得不错。”陈父夸了一句。
“还是妈做菜有经验。”陈志强也说。
方慧珍以为他们在夸她,刚想说话,才发现他们说的是陈母。
饭后,陈志强的母亲开始指挥:“小娟,你收拾桌子。雅文,你洗碗。志刚,你把垃圾倒了。”
没人让方慧珍干活,她就主动去厨房帮忙。
“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方雅文说。
“我闲着也是闲着,帮你洗个碗。”
方慧珍洗了碗,又把厨房拖了一遍。陈母在客厅里看着,没说什么,但眼神有些挑剔。
下午,两个孩子在客厅里闹腾。小明在看动画片,声音开得很大。小红在玩玩具,把积木洒得到处都是。
玩着玩着,小红把茶几上的水杯碰倒了,水洒了一桌子。
“奶奶,地上有水。”小红指着地面喊。
陈母看了看方慧珍:“帮忙擦一下。”
方慧珍赶紧拿抹布去擦。
“小心点,别把地板弄坏了。这地板是实木的,很贵的。”陈母在旁边指挥。
“好的好的,我轻点擦。”
方慧珍蹲在地上擦水,两个孩子在旁边继续玩,根本不觉得麻烦了别人。
“小红,以后小心点,别碰倒东西。”她温和地对孩子说。
“我又不是故意的。”小红撅着嘴。
“奶奶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还是要小心啊。”
陈志刚的老婆小娟抬头看了看:“小红还小,碰倒点东西很正常。”
方慧珍不敢再说什么了。
晚上,大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方慧珍想换个台,看看新闻。
“别换,我们在看电视剧。”陈志刚说。
“我就看看新闻,看看最近有什么事。”
“看什么新闻?都是些重复的内容,没意思。”陈母说,“还是看电视剧好,有故事情节。”
方慧珍把遥控器递给陈志刚,自己坐在角落里。
电视里播的是偶像剧,年轻男女在谈恋爱,说话嗲声嗲气的。这些她看不懂,也不感兴趣。
她想回房间休息,但她的“房间”就是客厅。
十点多,大家陆续回房间睡觉。方慧珍开始铺床铺。
她从行李里拿出床单和被子,在沙发上铺好。动作很轻,生怕弄出声响。
“动作轻点,别吵到我们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准备年夜饭。”陈母经过客厅的时候说。
“好的,我小声点。”
方慧珍更加小心地铺床铺,连气都不敢大喘。
躺下来以后,客厅里很安静。但是各个房间里还有声音,有人在看手机,有人在说话,隔音不太好。
她想起自己家的床,虽然旧了点,但很舒服。这沙发太软,腰都有些疼。
明天就是除夕了,她想着年夜饭应该会好一些。毕竟是过年,一家人坐在一起,总该热闹点。
她想起带来的土鸡和鲤鱼,想着明天一定要做几个好菜,让大家尝尝她的手艺。
04
第二天一早,方慧珍五点就醒了。
她在家习惯早起,而且睡沙发也不舒服,翻来覆去睡不好。
客厅里很安静,大家都还在睡觉。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把被子叠好,不想吵醒别人。
去卫生间洗漱的时候,她发现洗手台上摆着很多东西。各种洗面奶、爽肤水、面膜,都是年轻人用的。
她的洗漱用品只能放在角落里,一个小小的位置。
洗完脸,她想去厨房给大家做早饭。冰箱里有鸡蛋和面包,她打算煎个蛋,热点牛奶,再煮点小米粥。
正忙着,陈母从房间里出来了。头发有些乱,穿着睡衣,脸色不太好。
“你在干什么?”
“做早饭。想着大家起来有热饭吃。”
“谁让你做的?”
方慧珍愣了一下:“我想着帮忙......”
“我们家有我们家的规矩,早饭我来做,不用你操心。”
陈母把她推到一边,自己开始忙活。方慧珍站在旁边,不知道该干什么,感觉很尴尬。
“那我帮您打下手?”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你去客厅坐着吧。”
方慧珍只好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等。看着陈母在厨房里忙,她有些不知所措。
七点多,大家陆续起床。陈父、陈志强、陈志刚先后去卫生间洗漱。然后是小娟和两个孩子。
轮到方雅文的时候,已经八点了。
“妈,你起得真早。”方雅文打着哈欠说。
“我在家就习惯早起。”
“以后别起这么早了,会吵到大家的。而且早饭有婆婆做,你别操心。”
方慧珍点点头,心里有些委屈。她起早是想帮忙,没想到还被嫌弃了。
八点半,大家开始吃早饭。陈母做了白粥、咸菜、煎蛋,还热了几个包子。
陈志强尝了一口煎蛋:“怎么这么咸?”
“可能是盐放多了。”陈母说,然后看了方慧珍一眼,“刚才有人在厨房里乱动,可能是手碰到盐罐了。”
方慧珍明白她的意思,赶紧说:“是我的错,我刚才洗手的时候,可能碰到什么了。”
“以后别乱动厨房的东西。”陈志强有些不耐烦。
“好的好的,我注意。”
吃早饭的时候,方慧珍发现自己坐的位置很别扭。桌子不够大,九个人坐着很挤,她只能坐在角落里,夹菜都不方便。
“奶奶,你的粥。”豆豆给她盛了一碗粥。
“谢谢豆豆。”方慧珍接过碗,心里暖暖的。外孙还是懂事的。
“豆豆,别叫奶奶,叫外婆。”方雅文纠正儿子。
“为什么?”豆豆不明白。
“因为她是妈妈的妈妈,不是爸爸的妈妈。”
豆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方慧珍听了心里有些别扭。叫什么都一样,为什么要这么较真?
上午,陈母要洗衣服。看见方慧珍闲着,就说:“你帮忙晾一下衣服。”
方慧珍去阳台晾衣服。冬天的太阳不算暖,但照在身上还是舒服的。
陈家的阳台很大,可以晾很多衣服。她一件一件地晾着,动作很仔细。
正晾着,小娟过来了。
“阿姨,这件衣服是我的,要单独晾,别跟其他衣服放一起。”
“为什么?”方慧珍不明白。
“这是羊绒的,很贵,不能跟普通衣服挨着。”
“好的,我分开晾。”
“还有这件,要用衣架,不能用夹子。夹子会留印子。”
“知道了。”
“这条裤子要平铺,不能对折。”
小娟指手画脚地指挥着,方慧珍小心翼翼地按她的要求做。
晾完衣服,她想去客厅休息,但沙发上已经坐满了人。陈父陈母坐在中间,陈志刚夫妇坐在旁边,两个孩子在地上玩。
她只能坐在餐桌边的椅子上,看着大家看电视。
中午,她主动去买菜。
“雅文,今天中午想吃什么?我去菜市场转转。”
“不用了妈,小娟会去买的。”
“我顺便出去走走,也熟悉熟悉这边的环境。”
方雅文想了想:“那你买点青菜吧,其他的不用买。家里冰箱里还有肉。”
方慧珍拿着钱去菜市场。这边的菜市场比她那边大多了,什么都有。
她看见有卖新鲜的带鱼,想买回去给大家尝尝。但想起方雅文的话,只买了青菜。
青菜很新鲜,嫩绿嫩绿的。她挑了最好的,想着做个清炒青菜。
回来的路上,她看见有卖糖葫芦的。红彤彤的山楂串在竹签上,看着就好吃。她想起外孙豆豆爱吃甜食,就买了几串。
“外婆,糖葫芦!”豆豆看见她回来,眼睛都亮了。
“慢点吃,别噎着。”方慧珍把糖葫芦递给他。
豆豆咬了一口,甜得眯起了眼睛。
陈志强看见了,脸色有些不好:“别给他买这些垃圾食品。”
“糖葫芦怎么是垃圾食品?这是山楂做的,健胃消食。”方慧珍不理解。
“现在的小孩要控制糖分摄入,吃太多甜食对牙齿不好。”陈母插话,“你不懂就别乱买。”
“可是孩子喜欢吃......”
“喜欢吃也不能给他吃。”陈志强把糖葫芦拿走,“以后别买这些东西。”
豆豆看着被拿走的糖葫芦,眼里含着泪,但不敢哭。
方慧珍看着外孙委屈的样子,心里很难受。她花钱买的东西,想给外孙吃,居然还被说了。
下午,陈志刚的两个孩子在客厅里玩。小明在看平板电脑,小红在玩积木。
玩着玩着,小红把沙发靠垫扔得到处都是,客厅里乱七八糟的。
“奶奶,帮我们收拾一下。”小红指着地上的靠垫说。
方慧珍看了看,确实很乱。她蹲下身子,一个一个把靠垫捡起来。
“慢点,别把靠垫弄脏了。”小娟在旁边指挥,“这套沙发是真皮的,很贵的。”
方慧珍更加小心地收拾,生怕弄坏了什么。
“小红,以后玩玩具要收拾干净。”她温和地对孩子说。
“我不想收拾,太累了。”小红撅着嘴。
“那外婆帮你收拾,但你要答应以后小心点。”
“不要你管!”小红突然大声说,“你又不是我奶奶!”
这话说得很重,客厅里一下子安静了。
小娟赶紧过来:“小红,不能这么说话。”
但她也没有真正批评孩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方慧珍愣在那里,手里还拿着靠垫。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说她不是奶奶。
“外婆不是奶奶,外婆是外婆。”豆豆小声地解释。
“都一样,都是老奶奶。”小红不服气。
方慧珍默默地把靠垫放好,回到餐桌边坐下。
晚上吃饭的时候,方慧珍做的青菜上桌了。她炒得很用心,颜色翠绿,卖相不错。
陈志强尝了一口:“这菜怎么没味道?盐呢?”
“可能是盐放少了。”方慧珍说。
“你到底会不会做菜?”陈母有些不耐烦,“早上咸了,晚上又淡了。做个青菜都做不好。”
“对不起,我下次注意。可能是我紧张,手抖了。”
方雅文在旁边说:“妈,你别太紧张,放松点。这里又不是外人家。”
可是方慧珍怎么放松得了?这个家里,她做什么都是错的。说话也不对,做事也不对,连买个糖葫芦都被说。
晚上,大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方慧珍想换个台,看看新闻联播。
“别换,我们在看这个。”陈志刚说。
“我就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国家大事。”
“看什么新闻?都是些官话套话,没意思。”陈母说,“还是看这个好,有故事。”
方慧珍把遥控器递给陈志刚,自己坐在角落里。
电视里播的还是偶像剧,情情爱爱的,她真的看不下去。想回房间休息,但她的“房间”就是客厅。
她只能坐在那里发呆,想着明天的除夕夜。
明天就是年夜饭了,她想着总该好一些。毕竟是过年,一家人团聚,应该会热闹温馨一些。
她想起带来的土鸡和鲤鱼,打算明天大显身手,做几个拿手菜。
十点多,大家陆续回房间睡觉。方慧珍又开始铺床铺。
这次她动作更轻了,连脚步声都尽量放轻。
“明天年夜饭,我们要早点起来准备。”陈母经过客厅的时候说,“你也别睡懒觉。”
“好的,我会早起的。”
方慧珍躺在沙发上,听着各个房间里传出的声音。有人在刷牙,有人在看手机,还有小孩在说话。
她闭上眼睛,想着明天。
明天是除夕,也是她在这个家的第三天。
她希望明天会好一些。
05
除夕这天,方慧珍四点半就醒了。
她想着今天是年夜饭,一定要做得丰盛一些,让大家看看她的手艺。
客厅里还很黑,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去卫生间洗漱。
五点多,她去厨房准备早饭。这次她很小心,动作轻得跟猫一样,生怕吵醒了陈母。
六点半,陈母起床了。看见方慧珍在厨房里忙活,脸色有些不好。
“我不是说了吗?早饭我来做。”
“我想着今天是除夕,应该丰盛一点。您多睡会儿,我来就行。”
陈母把她推到一边:“我自己的厨房,我自己做。”
方慧珍只好退出厨房,但心里有些委屈。她好心好意想帮忙,总是被推开。
八点多,大家吃早饭。桌上还是老样子:白粥、咸菜、煎蛋。
“妈,今天我来做几个菜吧。我带来的那只鸡,还有鱼,都可以做。”方慧珍对女儿说。
“妈,你歇着吧,我们自己来就行。”
“今天是除夕,应该做点好的。我的手艺你是知道的,鸡汤炖得特别香。”
方雅文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陈母的脸色:“那你做个鸡汤吧,其他的我们来。”
方慧珍很高兴,终于可以展示一下手艺了。
上午,她开始准备鸡汤。把土鸡洗干净,切成块,用热水焯一遍去腥。然后放进砂锅里,加上姜片、料酒,小火慢炖。
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慢慢飘出来。她想起以前和老伴一起准备年夜饭的情景。虽然只有两个人,但很温馨。
老伴总是在旁边帮忙洗菜、递盘子,两个人配合得很默契。
“慧珍,你这鸡汤真香。”老伴经常这么夸她。
现在老伴没了,但她的手艺还在。
下午,陈家人开始忙活年夜饭。陈母炒菜,方雅文切菜,小娟洗菜,连两个孩子都来帮忙摆盘子。
方慧珍在旁边帮忙,递盐递醋,洗锅洗盘,干些杂活。
“这鸡汤闻着挺香的。”陈母路过砂锅的时候说了一句。
方慧珍心里很得意。她的鸡汤确实有一手,用的是老汤,炖了几个小时,又香又浓。
四点多,她又做了一个青菜。这次她特别小心,盐放得刚刚好,还加了一点蒜爆香。
五点多,菜基本都做好了。满满一桌子菜:红烧肉、糖醋鱼、白切鸡、炒青菜、冬瓜汤,还有她炖的鸡汤。
看起来很丰盛,香味阵阵。
“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大家准备吃年夜饭吧。”陈母招呼大家。
六点二十,大家开始往餐桌前聚集。
陈志强的父母先坐下,坐在餐桌的上座。然后是陈志强、方雅文和豆豆,坐在右边。陈志刚、小娟和两个孩子坐在左边。
“开饭了开饭了!”小明高兴地喊。
“今年的菜真丰盛。”陈父夸了一句。
大家都很兴奋,准备开始吃年夜饭。
方慧珍最后走到餐桌前,手里端着刚盛好的鸡汤。
她准备把汤放在桌子中央,然后找个位置坐下。
但是她愣住了。
桌子边只有九把椅子,每把椅子上都坐着人。
陈志强父母两个人,陈志强一家三口,陈志刚一家四口。正好九个人。
没有她的位置。
她站在那里,手里还端着热腾腾的鸡汤,不知道该坐哪里。
所有人都看着她,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小明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正好九个人。”
“是啊,正好九个人。”小红也跟着数。
方慧珍数了数自己,她是第十个人。
可是只有九把椅子。
“妈...要不你还是走吧。”方雅文缓缓开口。
06
话音一落,餐桌前死一般的安静。
只有砂锅里的鸡汤还在冒着热气,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方慧珍手里的汤勺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什么意思?”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陈志强放下刚拿起的筷子,直接了当地说:“我们陈家的年夜饭,外人就别凑热闹了。”
“外人?”方慧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是雅文的妈妈,豆豆的外婆。”
“那也是外人。”陈母接话,声音很冷,“你又不姓陈,凭什么坐我们陈家的年夜饭桌?”
方慧珍看向女儿,希望她能说句话。但方雅文低着头,眼神躲闪,不敢看她。
“雅文,你说句话啊。”
方雅文抬起头,眼里有泪,但语气很坚决:“妈,你...你回去吧。我们这里确实坐不下。”
“坐不下?”方慧珍的声音提高了,“那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让我来?”
陈志刚的老婆小娟不耐烦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为什么?人家不欢迎你,你还听不出来吗?”
“我哪里做错了?我帮你们做家务,买年货,炖鸡汤...”
“谁要你帮忙了?”陈志强打断她,“谁要你买年货了?谁要你炖鸡汤了?”
方慧珍看着桌上的菜,好几样都是她做的。她看着那锅鸡汤,刚才陈母还夸香呢。
“你们早就商量好了,是不是?”
没人回答。九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她一个人站在桌子边。
豆豆突然说话了:“外婆,你为什么要走啊?我想跟你一起吃饭。”
“闭嘴!”陈志强瞪了儿子一眼,“小孩子不要多嘴。大人的事你别管。”
豆豆缩了缩脖子,眼里含着眼泪,不敢再说话。
方慧珍看着外孙,心里更难受了。连个八岁的孩子都比这些大人有良心。
“你们就这么看着我一个老人被赶出去?”
“没人赶你,是你自己要来的。”陈母说得很绝情,“有些人就是脸皮厚,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脸皮厚?”方慧珍气得浑身发抖,“我老伴刚去世一个月,我一个人过年,想来女儿家,这叫脸皮厚?”
“你老伴去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陈志刚说得很直接,“你的事情你自己解决,别指望别人。”
方慧珍彻底愣住了。她做梦也没想到,人能冷血到这种程度。
“行,我走。”她转身往客厅走。
“等等。”陈母叫住她,“把你的东西都收拾走,别留在这里。”
方慧珍停下脚步:“什么东西?”
“你带来的那些年货,还有你的衣服被子。全部拿走。”
“年货不是给你们的吗?”
“我们不稀罕。”陈志刚说,“谁稀罕你那点破东西?拿走拿走,别放在这里碍眼。”
小娟也跟着说:“就是,还不如我们自己买的呢。”
方慧珍想起那只土鸡,那两条鲤鱼,还有各种干果。她花了三百多块钱,大半个月的退休金,现在被人嫌弃成垃圾。
“好,我都拿走。一样都不留。”
她开始收拾东西。衣服装进袋子,被子叠好,年货重新装袋。每样东西都检查一遍,生怕落下什么。
方雅文在旁边看着,一句话都不说。眼里虽然有泪,但没有阻止。
“雅文,你真的要这样对我?”方慧珍最后问了一句。
方雅文抬起头,声音很小:“妈,你回去吧。我在这个家也要看脸色过日子,我保护不了你。”
“你是我女儿。”
“我也是陈家的媳妇。我要在这个家生活下去。”
方慧珍听懂了。女儿选择了陈家,抛弃了她。
“那我以后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随便你怎么想。”方雅文转过头去,不再看她。
方慧珍彻底死心了。
07
收拾完东西,方慧珍拎着三个大袋子往门口走。
东西比来的时候还多,因为她把买的年货都装走了。三百多块钱的东西,一口都没吃上,现在要全部带回去。
陈家人还坐在餐桌前,没人起身送她。他们在等她走,好开始吃年夜饭。
走到门口,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红包。
“这是给豆豆的压岁钱。”
她把红包放在鞋柜上。红包很厚,里面装着五百块钱,是她一个月退休金的三分之一。
“不用。”陈志强冷冷地说,“我们不要你的钱。豆豆不缺压岁钱。”
“这是我给外孙的心意。”
“豆豆不需要你的心意。”陈志强站起来,把红包扔回给她,“拿走,我们不稀罕。”
红包掉在地上,撒开了。五百块钱的纸币散落在地板上,有几张滑到了沙发底下。
方慧珍看着地上的钱,看着冷漠的女婿,看着躲在餐桌边的女儿,心彻底凉了。
她蹲下身子,一张一张把钱捡起来。在沙发底下摸了半天,才把滑进去的钱掏出来。
“外婆...”豆豆想过来帮忙,被陈志强一把拉住。
“回去坐好!不许过来!”
豆豆委屈地看着方慧珍,眼里也有泪。但他不敢反抗爸爸。
方慧珍把钱重新装进红包,站起身来。她的腰有些疼,刚才蹲得太久了。
“以后别来了。”陈母的声音从餐厅传来,“我们这里真的住不下外人。”
“还有,别给豆豆打电话,别来找他。”陈志强补充了一句,“免得孩子心软,跟我们要这要那的。”
方慧珍没说话。她看了最后一眼这个家。
餐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红烧肉红润诱人,糖醋鱼香甜可口,她炖的鸡汤金黄浓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只是没有她的位置。
她拎起行李,打开门。
刚要出去,豆豆突然挣脱陈志强的手,跑过来抱住她的腿。
“外婆,我舍不得你走。”
“豆豆...”方慧珍摸摸外孙的头,眼泪差点掉下来。
“滚回去!”陈志强过来拉儿子,“谁让你过来的?”
“我想跟外婆一起过年。”豆豆哭着说。
陈志强一巴掌打在儿子脸上:“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打死你?”
豆豆捂着脸,不敢再说话了。
方慧珍看着被打的外孙,心如刀割。但她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不能说。
“豆豆乖,听爸爸话。外婆要回家了。”
她轻轻推开外孙,走出门。
“砰!”
门在她身后重重关上。
方慧珍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声音。
“好了,都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这鸡汤真香,比外面饭店做得好。”
“是啊,我妈手艺就是好。”
“豆豆,别哭了,来吃肉。”
筷子碰碗的声音,说话声,孩子的笑声,都是那么热闹。
这些声音离她很近,但又很远。就隔着一道门,但她永远进不去了。
她拎着行李下楼。三个大袋子很重,她走一层就得歇一会儿。
六层楼,她走了很久。每走一步,脚步声在楼道里回荡,像是在为她送行。
走到一楼的时候,她回头看了看。六楼的窗户里透着暖光,那是陈家的年夜饭。
她再也不会上去了。
08
走出小区的时候,雪开始下大了。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很快就把地面盖白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家家户户都在过年夜饭。
方慧珍站在路边等出租车,雪花打在脸上,凉凉的,很快就化了。
她看了看手表,晚上七点整。正是年夜饭的时间,别人家都在团聚,只有她一个人站在雪地里。
远处传来鞭炮声,还有孩子们的笑声。除夕夜的热闹,跟她没有关系。
等了十几分钟,一辆出租车开过来。司机摇下车窗:“老太太,去哪里?”
“回家。”
“具体地址?”
方慧珍报了地址。司机看了看她的大包小包,又看了看她红肿的眼睛,没多问什么。
“上车吧,路上不好走,雪下得挺大的。”
司机帮她把行李装进后备箱。三个大袋子装得满满的,比来的时候还重。
车上很暖和,暖气开得足足的。广播里播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主持人在说着吉祥话,观众在鼓掌,一切都很热闹。
“老太太,今年不在儿女家过年啊?”司机一边开车一边问。
“回自己家过。”
“也好,在自己家自在一些。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老人去了也不方便。”
方慧珍点点头,没说话。她不想告诉别人自己被赶出来的事。
车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街道上几乎看不见行人了。偶尔有几个人匆匆走过,都是赶着回家过年的。
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透着暖光,那是团圆的光,温馨的光。但那些光都不属于她。
“快到了。”司机说。
方慧珍看见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虽然只离开了三天,但感觉像过了很久。
回到自己的小区,雪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她踩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司机帮她把行李搬下车:“老太太,小心点,地滑。”
“谢谢师傅。”
“不客气,新年快乐。”
看着出租车开走,方慧珍提着东西往楼上走。
楼道里很安静,邻居家的门都关着,里面传出电视机的声音和说话声。她能听见张大妈家在看春晚,李大爷家的孙子在放鞭炮。
大家都在过年,都在团聚。
爬到五楼,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三个袋子太重了,她一个人拿不动。
终于到了家门口。她掏出钥匙,打开门。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感觉更空了,更冷了。
她打开灯,把年货放在餐桌上。土鸡、鲤鱼、各种干果,原本是要给陈家人吃的,现在又回到了她这里。
她看着这些东西,苦笑了一下。花了三百多块钱,跑了一趟,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被羞辱了一番。
电视里开始播春节联欢晚会。她打开电视,坐在沙发上。
屏幕上的演员在唱歌跳舞,观众在鼓掌喝彩。主持人说着祝福新年的话,但这些祝福都不是给她的。
八点钟,有人敲门。
方慧珍以为是邻居来拜年,去开门一看,是女儿方雅文。
“妈。”
方雅文站在门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头发上还有雪花。眼睛红红的,显然哭过。手里拎着一个保温袋。
“你怎么来了?”
“我...我给你送点菜。”
方雅文把保温袋递给她,里面是几个家常菜,还有一碗汤。都是刚才年夜饭桌上的菜。
“你不是在吃年夜饭吗?”
“我...我吃不下。”方雅文的声音有些哽咽。
方慧珍接过袋子,但没让女儿进门。她站在门口,看着女儿。
“妈,对不起。”方雅文哭了,“我真的没办法。”
“我知道。”方慧珍的声音很平静,“你有你的难处。”
“志强他们不同意,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而且家里确实坐不下那么多人。”
“九把椅子,九个人,确实坐不下第十个人。”
“妈,你恨我吗?”
方慧珍看着女儿,想了很久。
“我不恨你。但是我也不会原谅你。”
“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当陌生人吧。你有你的家,我有我的家,以后别来往了。”
方雅文哭得更厉害了:“妈,你不能这样说。我还是你女儿。”
“女儿?”方慧珍摇摇头,“女儿不会在除夕夜把妈妈赶出去。女儿不会眼看着妈妈被人羞辱不说话。”
“我...我真的没办法...”
“你有办法,你只是不愿意用。因为在你心里,陈家比我重要。”
方雅文想反驳,但说不出话来。
“回去吧,别让他们等你。年夜饭还没吃完呢。”
“妈,我以后会常来看你的。”
“不用了。”方慧珍说得很决绝,“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咱们从此两清。”
“妈...”
“走吧,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方雅文站在门外,还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
方慧珍关上门,把女儿送来的菜放在冰箱里。
她没有打开看,也不想吃。
重新坐在沙发上,她看着电视。屏幕上的主持人在介绍下一个节目,观众在鼓掌。
九点钟,楼下有邻居放鞭炮,噼里啪啦响了很久。
十点钟,楼下有人喊“新年快乐”,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十一点钟,方慧珍关了电视,去洗澡睡觉。
洗澡的时候,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六十二岁的女人,头发花白,眼角有深深的皱纹,看起来很疲惫,很苍老。
三天前,她还以为自己要去女儿家过个热闹年。三天后,她被赶了出来,连外孙都不让她见。
她想起老伴,想起他们一起过的那些年夜饭。虽然简单,但很温暖。老伴总是夸她做的菜,总是陪她看春晚,总是在零点的时候说“新年快乐”。
现在老伴走了,女儿也不要她了。
她一个人,真正成了一个人。
躺在床上,外面的鞭炮声还在响。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新的一年开始了。
“新年快乐。”她对着天花板说了一句,声音在空房子里回荡。
没有人回应她。
雪还在下,很大很大。整个世界都被雪覆盖了,白茫茫一片。
方慧珍闭上眼睛,不再想任何事情。
明天是大年初一,但对她来说,和平常没什么不同。
她还是一个人。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