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1日午后,在邯郸道邯山书院前,20余名身穿统一马甲的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郑重集结。他们手中崭新的《邯郸晚报》墨香未散,而一份温暖的使命正在等待完成——通过义卖报纸为福利院儿童募集爱心善款。古老街道与稚嫩身影交汇,一场特殊的爱心行动就此展开。
9月21日午后,在邯郸道邯山书院前,20余名身穿统一马甲的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郑重集结。他们手中崭新的《邯郸晚报》墨香未散,而一份温暖的使命正在等待完成——通过义卖报纸为福利院儿童募集爱心善款。古老街道与稚嫩身影交汇,一场特殊的爱心行动就此展开。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正在进行报纸义卖活动。
“孩子们,你们今天不只是卖报纸,更是在传递爱心。”带队老师吴淑娟话音刚落,小家伙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行动。二年级的王一尧仔细地将报纸分成两摞,动作娴熟得像个小行家。他悄悄地对同伴说:“我们一起加油,多卖一份报纸,就能多帮助一个小朋友!”
小记者们很快各展所长。三年级的杨伊洁敏锐地发现邯郸道上游客众多,灵机一动当起了“成语小导游”。“叔叔您知道吗?这里可是‘负荆请罪’故事的发生地呢!”她向一位来自邢台的游客刘先生介绍道,“买一份报纸,既是献爱心,又能了解邯郸文化,一举两得哦!”这番伶俐的说辞让刘先生笑着掏出钱包:“小姑娘真棒!既做了公益,又传播了邯郸的成语文化。”
小记者段润安则经历了一番成长。连续被三位行人婉拒后,他小嘴一噘,眼眶微微发红,但很快又振作起来:“没关系,我要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调整心态后,他成功卖出了第一份报纸,高兴得原地跳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王一尧专找带着孩子的家长,他的推销词简单却动人:“阿姨您好,我们卖报纸的钱会全部捐给福利院,您能支持一下吗?”这样真诚的请求让人难以拒绝。不到十分钟,他的十份报纸就销售一空。兴奋的他跑回集合点要求追加报纸,又领了五份重新汇入人流。
其他小记者也各显神通。有的两人一组,一个负责讲解活动意义,一个负责收钱找零;有的打“温情牌”:“阿姨,我们卖报纸来献爱心,您支持一下好吗?”路人们被孩子们的真诚打动,纷纷解囊相助。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感慨道:“这样的活动真好,既锻炼了孩子,又传播了爱心,咱们邯郸的传统文化也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传承。”
活动接近尾声时,小记者们正在兴高采烈地分享销售心得,天空忽然飘起了雨丝。带队老师本想招呼孩子们赶快避雨,却发现他们已经自发地组成“互助小队”,帮助还没卖完报纸的同伴。
“叔叔,帮我们一下,买最后几份报纸吧!我们要发扬‘风雨无阻’的精神,在下大雨前完成义卖任务!”孩子们真诚的呼吁打动了一位路过的游客,他当即买下了剩余的所有报纸,并为小记者们的暖心行动竖起大拇指:“孩子们,你们今天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雨点渐渐密集,中断了报纸义卖活动,孩子们躲到书院屋檐下,虽然衣衫被雨水打湿,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孩子们今天展现出的不仅是出色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可贵的是那份真挚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带队老师吴淑娟欣慰地说,“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自觉将邯郸的成语文化融入义卖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在爱心中传承。”
雨幕中的古街泛起朦胧水汽,千年邯郸道见证着爱心的传承。一位小店老板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身影,轻声感叹:“三千年邯郸城,最美的风景莫过于这些孩子们纯净的爱心。咱们邯郸的成语故事,通过孩子们的行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丹丹/文 吴淑娟/影
来源:邯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