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读书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0:35 1

摘要:9月20日下午,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协办、民生996电台提供媒体支持的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来到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分享会。崇文未来学校的科学老师顾云涛,与他的学生们以及文澜读书岛的书友们一起,分享讨论了美国自然学者乔纳森·斯拉特撰写

潮新闻客户端 撰稿 哲涂 摄影 顾思扬 吕瑛

9月20日下午,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协办、民生996电台提供媒体支持的文澜读书岛阅读沙龙来到杭州市崇文未来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分享会。崇文未来学校的科学老师顾云涛,与他的学生们以及文澜读书岛的书友们一起,分享讨论了美国自然学者乔纳森·斯拉特撰写的自然笔记《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阅读的新尝试

每年文澜读书岛都要组织自然主题阅读。这是文澜读书岛组织的第20场自然主题阅读活动,也是文澜读书岛第一次尝试走进小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崇文未来学校是一所“具有书院气质,面向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他们以“做适合每一个儿童成长的未来教育”为办学主张。他们着眼于未来学校空间和课程的融合,探索适应未来的学习场景,以“文化润心”和“科创启智”为行动双翼,构建了多样化的学习支持体系。而顾云涛老师所创办的崇文未来科考队和“页岩餐桌”科学学习空间,正是践行“未来教育”办学主张的一个崭新尝试。

今年2月,在文澜读书岛举办的《科学:无尽的前沿》阅读分享会上,顾云涛老师讲述了发生在西伯利亚冰原上的神奇的毛腿渔鸮的故事,引起了文澜读书岛书友的关注。于是,这场《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阅读分享会顺理成章地放在了崇文未来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举行。

顾云涛

崇文未来学校校长鲁哲清说,阅读能开阔视野、启迪智慧、陶治情操、塑造人格,是孩子们通往未来世界最坚实的基础。所以他们一直将阅读置于育人体系的重要位置,在校园的每一处,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这次阅读分享活动,就由学校语文学科组与科学学科组开展跨学科教研合作,以阅读为纽带,共同推进科普读物的常态化共读机制,贯通语言表达与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协同探究、迁移运用,实现从“读一本书”到“会一类探究”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于是,这一次的阅读分享活动就成为一次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阅读的新尝试。

鲁哲清

由毛腿渔鸮引发的阅读、观察和思考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是美国自然学者乔纳森·斯拉特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观察和研究珍稀动物——毛腿渔鸮的真实记录。顾云涛老师的分享就从乔纳森·斯拉特的观察开始。

他给孩子们听了毛腿渔鸮低沉的叫声,告诉大家,这就是书里讲到的雌雄毛腿渔鸮的“二重唱”,是毛腿渔鸮和其他猫头鹰的重要区别。然后,他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地域特点、气候特征讲起,仔细分析了毛腿渔鸮的身形、面盘、耳簇、飞羽的特点,讲到了毛腿渔鸮的食物、巢穴以及孵育幼鸟的过程。他引导孩子们从书里散落各处的信息中归纳得出:对毛腿鱼鸮进行科考观察获取信息,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独特的鸣叫声、羽毛、巢穴、脚印、排泄物、食丸……每一条信息都是来之不易的。寻找和定位毛腿鱼鸮会用到简单又有效的三角测量定位法、GPS定位法。更重要的是根据跟踪设备,收集渔鸮的生活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为渔鸮的保护提出方案。

顾老师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考察研究过程,如果拿崇文未来科考队曾经做过的《火山岩的“洞”察报告》《方解石的解理研究》等科考课题作对比,就能清晰看出,虽然主题内容不同,但科学考察所要经历的研究流程,却是一致的,都经历了提出科考问题、确定考察地点和考察周期、明确考察方法和路径、获得有效的考察数据、分析研究得出考察结论等环节。最后,还要回顾查找考察中的局限和不足,再进行后续研究。

顾云涛指出,孩子们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没有认真梳理过科考所要经历的流程,而事实上,正是流程和方法的正确性才极大地保证了结论的正确性。把枯燥的科考方法和流程融入有血有肉甚至是惊心动魄的科考故事中,让读者在对生动内容的感知过程中不知不觉深入领会了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这就是《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这本书的优势所在。今后,该书会成为崇文未来科考队的必读书目之一。孩子可以通过科学阅读来获取科学考察所必备的科学特质: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持续地提升科学观察能力,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无论何种处境,始终拥有开放豁达的心境。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努力,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掌握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基本能力,真正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即使今后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理性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的人,也是更能适应环境变化,更能保持良好生活状态的人。

让孩子爱上科学和自然

崇文未来学校505班的陆星言是一个文静腼腆的女孩。她是顾老师带领的科考队成员。发言之前她先用陶笛吹了一段低沉的呜呜声。她告诉大家,这是她模仿毛腿渔鸮的叫声。

读完这本书后,妈妈问她,毛腿渔鸮和普通猫头鹰有什么区别?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毛腿渔鸮会二重唱。因为书本不会发出声音,她在读书以后就用自己熟悉的陶笛模仿了毛腿渔鸮的叫声。听到了这个声音,她仿佛就听到远古森林里一对渔鸮的“二重唱”,低沉的呜呜声在耳边回荡。

通过阅读,陆星言知道了很多关于毛腿渔鸮的知识:毛腿渔鸮是一夫一妻,“二重唱”就是一对夫妻一起唱歌。世界上只有4%的鸟类会“二重唱”,大部分都生活在热带,而毛腿渔鸮生活在寒带,也会“二重唱”,十分特别。这些“冷门”知识仿佛向她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她看到世界的精彩和美丽。

陆星言

跟着顾老师的科考队,她去过金华鹿女湖,发现了二叠纪海洋古生物化石。之后每次出去旅行,她都会捡一些有当地地质特色的石头回来。今年暑假,她和妈妈从甘南州扎尕那的润吾沟捡回来很多好看的石头。她觉得,有了科考队,有了科普阅读,科学就不再仅仅是课本上枯燥的科学概念,而是一个丰富精彩的世界。

陆星言的妈妈张弦接着分享了她的阅读感受。每天上学和回家路上,女儿都会滔滔不绝地跟我说书里的故事。说毛腿渔鸮就和她爸爸一样,个子很大,腿毛很多,很爱吃鱼。

被女儿的讲述吸引,她忍不住花了两个晚上读完了《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还在顾老师的推荐下,看了作者乔纳森·斯特拉在《一席》上的专题演讲视频。

张弦感慨地说,这本书给她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些年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困在一个信息茧房里。靠着女儿,靠着崇文未来科考队,她走出了信息茧房。读完书的那个晚上,她失眠了,脑子里全是对远东冰原的想象。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就是把一本科普读物写得非常有故事性有画面感。

她说,一二年级时,女儿的阅读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她不太喜欢那种故事书、绘本,却对未知的世界特别感兴趣。她更喜欢奇幻、科普、冒险类的书籍。她觉得女儿这辈子恐怕成不了文学家了,但科普阅读可以让她的世界足够丰富多彩。她觉得,对于女孩子来说,走出去触摸真实的科学,真的太重要了。

参加阅读分享会的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一个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仔细观察到了书中描写的捕捉渔鸮陷阱的方法,建议可以改进。一个科考队成员从书里读到了科学考察需要的毅力和勇气。有的孩子读书以后体会到,我们要保护森林,不砍伐树木,给毛腿渔鸮这样的动物生存空间。还有的孩子看到了科考队员在冰天雪地里的快乐。有的孩子观察到了渔鸮的飞羽、面盘与自然环境、食物来源之间的关系。孩子们童言无忌的发言引发了书友们的笑声和掌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澜读书岛书友邵宏达来自冰天雪地的内蒙古赤峰,靠近俄罗斯远东地区。小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上学,路上蛇、狼、猫头鹰都能碰到。他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展示了远东冰原上人类的居住生态。猫头鹰,暴风雪,凿冰钓鱼,这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的有趣的大自然,揭示了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生存发展的意义。

书友尉颂佳也认为,读完书以后,对生活在那片冰原上的人们,有了深入的了解。天寒地冻之下,男人嗜酒如命,来抵御严寒。森林里的桑拿比赛,成了兄弟情的标志。生活邋里邋遢的男人,科考却非常负责。书中唯一的女性是作者导师的夫人,60多岁的老太太,居然和导师一起来到远东科考。她希望小朋友从小锻炼好身体,以后长大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尉颂佳

书友温佳佳是崇文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她在思考语文和科学这两个学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科学家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也需要精准的语言表述,将复杂、高深的科学原理传播出去。语文能力对于科学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科学传播的效果和广度。语文也对科学赋予了非常重要的人文关注。保护自然不同于保存自然。保护自然需要的是兼顾人与自然的利益。她念起了小学二年级课文中的童谣: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这里的理念,就是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处,保护人和动物的生命同等重要。

温佳佳认为,观察和保护自然,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你去观鸟,首先就要具备鸟类知识。知道猫头鹰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亚种,然后才能知道这种猫头鹰是否新的物种。这就需要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需要学习自然。行万里路很重要,读万卷书同样也很重要。

温佳佳

阅读分享会结束,文澜读书岛书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崇文未来学校的“页岩餐桌”科学学习空间。顾云涛老师解释了“页岩餐桌”的来历。他说,“页岩餐桌”其实指的是教室一角的“共享科普图书”书柜。一本一本的科普图书就像一块一块页岩,读书中文字的过程就像是阅读页岩上留给我们的地质和古生物信息。我们可以从书本和自然中,不断地汲取知识,获取成长的养分。这就是孩子们的“页岩餐桌”所需承载的使命。

书友们非常喜欢崇文未来学校倡导的“文化润心”和“科创启智”的未来教育模式。这和文澜读书岛开展自然主题阅读的创意不谋而合。我们生活的地球无限精彩。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植物,远比人类所认识到的更智慧。与自然共存,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道路。回顾人类历史,我们总是在毁灭和恢复自然中往返重复。但是,只要你认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一切都还不晚。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自然的种子,对于人类的未来,十分重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