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新研究:每天1杯酒,死亡风险降20%,还能降脂防痴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1 07:21 1

摘要:然而,哈佛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却带来了令人惊讶的发现:适量喝酒似乎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益处,不仅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死亡风险,还能预防痴呆,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严格控制饮酒量。

在大众认知里,酒常常与健康风险挂钩,过量饮酒会引发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等诸多问题。

然而,哈佛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却带来了令人惊讶的发现:适量喝酒似乎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益处,不仅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死亡风险,还能预防痴呆,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严格控制饮酒量。

关注医食参考 成为养生达人▲

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 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覆盖超5万名日本人、长达10年追踪的大型研究。研究结果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研究发现,适量饮酒的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

如果把血管比作城市道路,LDL-C就像不守规矩的货车,会乱丢胆固醇货物,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而HDL-C则如同城市环卫车,负责清理多余胆固醇。适量饮酒就像是进行了一场“胆固醇的交通改造工程”,让血管内的“交通”更加有序。

从死亡风险角度来看,每日饮酒量在1杯(含10g酒精)左右时,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约20%

具体来说,每周饮酒量在0.25~3杯内,全因死亡风险大大降低,约23%。而且,当前轻度至中度饮酒者(女性每周≤7杯、男性≤14杯)的全因死亡风险较终身不喝酒者降低13%~ 23%,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及流感相关死亡风险降幅显著。当每日饮酒量在1杯左右时,全因死亡风险达到最低值,约降低20%。

除了降低死亡风险,适量饮酒对预防痴呆也有积极作用。持续轻度和中度喝酒的人罹患全因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从不喝酒逐渐培养起轻至中度饮酒的习惯,也能表现出全因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风险下降。

轻至中度喝酒可能通过激活某些“促生存”通路、减少神经炎症,从而对认知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就像是为大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抵御时间和病变的侵袭。

不过,研究也明确指出,“适量”这两个字至关重要,一旦饮酒量过大,风险就会“反转”。重度饮酒者患痴呆的风险不降反升,而且重度饮酒者(女性每周喝酒量>7杯,男性每周喝酒量>14杯)的全因和意外死亡风险大大升高,患癌死亡风险增加了24%,甚至远高于轻度饮酒者。

每个人的“安全剂量”并不一样,性别、体重、基因代谢能力(比如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都会影响酒精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便是“适度”,也可能悄悄给身体带来其他伤害,比如增加癌症风险。而且,上述几项研究均不能直接推断因果关系,只是揭示了适量饮酒与健康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项研究结果就盲目开始饮酒。对于那些本身不喝酒的人来说,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健康益处去开始饮酒。而对于已经饮酒的人来说,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酒量

例如,女性每日不超过25g酒精(约1.8杯葡萄酒),男性不超过45g(约3杯啤酒),超过则风险上升。同时,有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哈佛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适量饮酒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饮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微妙,不能一概而论。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风险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毕竟,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来源:医食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