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富人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时,经常会令人吃惊地展示出他们所拥有的来自四海八方的奇珍异宝,其中尤以外国奴隶为最。这些奴隶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既反映了唐代的对外交往,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风貌。
唐代有钱人炫富的资本,昆仑奴、高丽姬、菩萨蛮,是怎样到中国的
唐代富人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时,经常会令人吃惊地展示出他们所拥有的来自四海八方的奇珍异宝,其中尤以外国奴隶为最。这些奴隶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既反映了唐代的对外交往,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风貌。
“昆仑奴”这个名字,最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出现,这些“昆仑奴”无论是来自非洲还是东南亚,都会成为富人们奢靡生活的一部分。大约公元700年,有一种说法是突厥语中的Qurum音译为昆仑,意为黑烟灰,因此“昆仑奴”被形容为肤色如黑烟灰的奴隶。虽然也有说法认为“昆仑”一词来源于印度,但无论如何,这一称呼已成为唐代贵族中炫耀财富的一部分。
另一种说法,是“昆仑奴”其实来自东南亚,尤其是尼格里托人。他们被称为“小黑人”,在马来半岛以南的诸海岛上至今仍有分布。唐代诗人张籍在《昆仑儿》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昆仑奴的形象:“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这种记述充分展现了昆仑奴在当时富贵人家的奢侈品名单中占有极为显著的一席之地。
除了昆仑奴,在唐朝的上层社会中,还流行着其他几类外国奴隶,例如“新罗婢”、“菩萨蛮”和“僧祇奴”。这些奴隶不仅价格高昂,能被成功带入中国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成为上层社会用来彰显身份和财富的资本。“新罗婢”多来自新罗(今韩国南部),这些婢女因为温顺和心灵手巧而受到唐代富人的喜爱。蓄养“新罗婢”甚至成了一种时尚,尽管一度被禁止,但这样的风潮在宋朝时期又一次兴起,宋人还称之为“高丽姬”。
唐朝还流行着一种叫“菩萨蛮”的外国奴隶,她们是来自女蛮国的年轻貌美的舞女,多梳高发髻,因象神女菩萨而得名。而“僧祇奴”则多与昆仑奴一样来自非洲东部,这些奴隶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通过阿拉伯商人被卖到唐朝。据记载,这些奴隶不仅体力卓绝,还在建筑和一些体力劳动中被广泛使用。
唐代崔生的故事中,他为了追求一位家妓红绡的故事而不得不求助他家的昆仑奴磨勒。磨勒凭借惊人的毅力和技能,不仅杀死高官家中的恶犬,还背着崔生翻高墙,最终帮助崔生实现了与红绡团聚的梦想。然而,故事的结尾并不圆满,高官最终发现了红绡,并派人追杀磨勒,但磨勒技艺高强,成功逃脱,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还有东晋时期更为传奇的故事,东晋简文帝的妃子李陵容,她是历史上唯一记载的黑人皇后,早年为会稽王宫的宫女。在多次占卜和道士的帮扶下,她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最终成为东晋简文帝的皇后,育有两子,其中一位还成为了晋孝武帝。她的故事极具象征意义,展示了在历史长河中少数族裔和女性如何利用自身和外界的力量,在巨大的逆境中取得突破。
这些外国奴隶不仅在唐朝的上层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奢靡和开放。在辉煌的大唐帝国,来自各方的奴隶不仅是劳动力,更是富人炫耀财富和地位的工具。无论是昆仑奴还是新罗婢、菩萨蛮,他们的存在和不断的流通,展示了唐朝强大的国力和其时人们的开放与包容。然而,这些奴隶所经历的奴役和苦难,却也提醒我们需深思人类历史上的不公平和压迫现象。唐代的历史不仅是经济文化的辉煌,更是充满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性故事。#视界频道激励计划#
来源:小正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