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亚智能:自研AGV定位精度达±1mm 固态电池压延设备有望成为业绩新引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00 1

摘要: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精密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苏州华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亚智能”)通过并购冠鸿智能,成功向智能装备领域拓展,形成了“精密金属+智能装备”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金基研》 天涯/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精密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苏州华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亚智能”)通过并购冠鸿智能,成功向智能装备领域拓展,形成了“精密金属+智能装备”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依托多年技术积累与多元优质客户资源,华亚智能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稳步拓展,并前瞻布局固态电池压延设备领域。华亚智能新研发的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具备多技术路线的兼容性和行业领先的性能指标,已获得生产线订单,相关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一、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持续增长,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快速上升

2024年,华亚智能完成对冠鸿智能的并购,成为在精密金属制造及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具备综合生产能力的高科技企业。

1.1、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精密金属制造业是全球制造业的基础性产业。随着智能制造成为主流趋势,精密金属零部件在下游产品制造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其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2023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分别为1,522.9亿美元、1,612.9亿美元。

另据内斯特研究(Research Nester)数据,2024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为1,825.8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将超过9,150.8亿美元,预测期内(即2025-2037年)的CAGR将超过13.2%。2025年,精密零部件行业规模估计为2,231.8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受益于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精密制造产业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整体来看,国内精密零部件的国产替代进程已进入“技术突破+规模化替代”的关键阶段,呈现出加速渗透、全面布局和产业链协同构建的良好态势。国产精密零部件正加速进入国内外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未来,精密零部件制造行业内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先进制造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1.2、近五年国内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CAGR达23.4%,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自动化技术进步、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要求提高,以及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的共同推动下,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得以高速发展。

其中,智能物流装备是智能制造装备中重要的领域之一。AI、物联网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使智能物流装备具备实时数据处理与预测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了物流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进而带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2024年,国内智能物流装备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49亿元增至2024年的1,041亿元,CAGR为23.4%。预计到2025年,国内智能物流装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61亿元。

综上,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精密金属制造与智能物流装备两大领域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在上述两大高景气赛道交汇背景下,华亚智能通过并购冠鸿智能完成战略布局,切入智能装备制造赛道,为未来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

二、半导体市场回暖带动相关设备零部件需求增长,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攀升

从下游行业看,华亚智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设备、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领域,市场需求强劲。

2.1、半导体产业逐渐复苏,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需求上升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及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0-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分别为4,404亿美元、5,559亿美元、5,741亿美元、5,268亿美元、6,276亿美元,CAGR为9.26%。

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了周期性的下滑。2024年,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AR/VR、自动驾驶、5G/6G等产业的驱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渐复苏。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971.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2%。

半导体设备及其精密零部件的市场景气度与半导体市场规模高度相关。根据SEMI数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1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71亿美元,CAGR为13.25%。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310亿美元。

根据SEMI数据,2020-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187亿美元、296亿美元、283亿美元、366亿美元、496亿美元,CAGR达27.62%。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快速发展,为本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同时,凭借性价比优势,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出口规模持续上升。

2.2、国内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攀升,固态电池处于产业化前夜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类市场的快速增长,锂电池行业近年来持续景气。

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0-2024年及2025年1-6月,国内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80GWh、226GWh、480GWh、630GWh、780GWh、477GWh;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分别为16GWh、48GWh、130GWh、206GWh、335GWh、265GWh。其中,2025年上半年,国内动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分别增长49%、128%。

锂电池领域正面临着技术路线的革新,目前固态电池被认为是锂电池下一代技术方向,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2025年年初以来,已有多家锂电企业宣布固态电池进入中试阶段,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

根据招商证券研究数据,国内半固态电池处于量产前夕,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实现千辆级别示范性装车,预计到2030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为670GWh,全固态电池出货量为156GWh。

凭借多年在锂电行业的探索,华亚智能的子公司冠鸿智能研发出固态电池电芯前道生产环节的核心工艺设备——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

随着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加速,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面对这一技术迭代浪潮,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率先布局,推出兼容多路线的干法电极生产设备,抢占先发优势。

总的来说,2024年以来,半导体市场回暖,半导体设备及其精密零部件市场需求回升,叠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为华亚智能的精密金属结构件与半导体设备维修业务提供了增长动力。同时,国内动力及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以及固态电池加速迈向产业化,进一步打开了华亚智能在智能物流装备和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方面的市场空间。

三、“精密制造+智能装备”双轮驱动,固态电池压延设备有望成为业绩新引擎

现阶段,华亚智能的主要产品为精密金属结构件、半导体设备维修、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华亚智能华亚智能已形成以精密金属结构件和智能物流装备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业务格局。同时,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凭借兼容性及产品性能吸引了众多电池行业客户,后期有望放量。

3.1、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智能物流装备在手订单充裕

在精密金属结构件方面,华亚智能向国内外领先的高端设备制造商提供“小批量、多品种、工艺复杂、精密度高”的定制化精密金属制造服务,产品广泛应用在半导体设备、新能源及电力设备、通用设备、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

2025年1-6月,华亚智能的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收入为2.52亿元,同比增长5.94%。

在智能物流装备方面,子公司冠鸿智能的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了WMS、WCS、AGV(移动机器人)调度系统等工业数字化软件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移动搬运装备、智能作业装备、智能存储等智能生产辅助设备。该智能装备系统是下游客户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客户优化产线流程与管控机制,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锂电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子公司冠鸿智能已为客户定制化设计开发了数百个智能物流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已完成服务和正在服务的项目金额超15亿元。2024年,子公司冠鸿智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19%。

截至2025年3月末,子公司冠鸿智能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7.22亿元。

3.2、固态电池压延设备具备兼容性及性能优势,已经签署生产线项目协议

此外,子公司冠鸿智能新研发的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正在吸引众多电池行业客户前来测试。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固态电池生产过程,集成了粉料混料、纤维化、压延、覆合等工艺流程。在兼容性方面,支持三元锂、磷酸铁锂、钠电及硫化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兼容多种技术路线。在产品性能方面,纤维化后纤维直径小于50nm,达行业领先水平;极片压实密度>3.5g/ cm³,首效>91%;膜厚15-150μm自由调控,抗拉强度1-4N(行业平均1-2N)媲美湿法工艺。

目前,子公司冠鸿智能的干法电极压延设备处于工艺验证及前期推广阶段,已与上海海希签署200MWh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合作协议。

综上,华亚智能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的稳健增长,体现了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智能物流装备业务,特别是其非锂电领域部分,呈现爆发式增长,反映出子公司冠鸿智能在多元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新研发的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技术性能领先、兼容性强,已获得实质性订单,展现出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巨大潜力。

四、打造多元优质客户生态,智能物流装备非锂电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深耕精密金属结构件行业二十余年,华亚智能与众多国内外品牌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已经覆盖了主要头部客户,并持续向非锂电领域拓展。

4.1、逐步构建多元优质客户体系,参与客户结构件设计提升合作粘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亚智能逐渐建立了优质的客户群体。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华亚智能的直接客户包括超科林、捷普、ICHOR 等知名半导体设备关键部件供应商,最终客户主要包括AMAT、Lam Research、Rudolph Technologies等全球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以及屹唐股份、北方华创、中微半导等国内知名半导体设备制造商。

在新能源及电力设备领域,华亚智能与知名的逆变器制造商SMA、全球领先的工业与技术服务商通用电气、全球知名电气厂商施耐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通用设备领域,华亚智能成功开发全球生产滚动轴承的领导企业舍弗勒;在医疗器械领域,华亚智能与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和系统供应商瑞典洁定集团子公司迈柯唯合作多年,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迈瑞医疗的供应商。

随着电子设备定制化的趋势不断深入,部分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主要由供应商与品牌商协同完成。

凭借数十年积累的结构件制造实力和经验,华亚智能能在客户开发新产品前期参与到客户的结构件设计中,协助客户进行一部分优化设计,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性能指标,并更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与客户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合作粘性。

4.2、智能物流装备客户覆盖锂电池主要头部企业,非锂电业务收入攀升

在锂电领域,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已经覆盖了主要头部客户,形成了显著的客户资源优势。子公司冠鸿智能的核心用户包括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瑞浦能源、国轩高科等国内主要锂电池生产企业。

此外,子公司冠鸿智能逐步将业务外延至如光学材料等其他行业,形成了杉金光电、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万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慧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客户,拓展了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2022-2024年,子公司冠鸿智能非锂电业务收入分别为580.73万元、3,604.63万元、11,924.14万元,CAGR达353.13%,占比也从2022年的5.55%上升至2024年的25.30%。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物流装备系统投资额大、系统工程复杂,下游客户选择供应商时,通常采取严格的采购认证制度。而供应商一旦通过下游客户的采购认证,通常可以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粘性强。

简言之,华亚智能已建立起覆盖诸多领域的优质客户体系,并与全球知名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已实现对国内锂电池主要头部企业的覆盖,并持续向光学材料等非锂电领域拓展。最近三年,子公司冠鸿智能的非锂电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

五、研发投入及占比逐年上升,自研AGV定位精度达±1mm

精密金属结构件为定制化产品,技术含量高,行业内企业需要熟练掌握精密金属结构件的材料特性、加工工艺、表面处理、结构设计等技术,才能制造出合格的精密金属结构件。同时,智能物流装备系统具有非标定制的特点,对智能物流系统厂商的方案设计能力、装备开发能力、软硬件集成能力、项目经验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5.1、研发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研发人员占比达14.16%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华亚智能将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持续加大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

根据年报及半年报数据,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华亚智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101.26万元、2,221.02万元、3,336.04万元、2,663.9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9%、4.82%、5.32%、6.14%。

同时,华亚智能经过长期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建成了一支成熟稳定的技术人才团队。截至2024年末,华亚智能拥有研发人员162人,占员工总数的14.16%。

此外,华亚智能组建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华亚)焊接自动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大研发机构。

5.2、AGV对接及举升精度达±1mm,自动化信息化升级增强智能制造能力

经过多年创新与积累,华亚智能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

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华亚智能掌握了数控加工、精密焊接、表面处理、精密机械加工、精密装配、部件维修等多项跨领域的制造和维修的核心技术。

截至2025年6月末,华亚智能在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领域获得授权专利77项。

同时,在智能物流装备领域,华亚智能子公司冠鸿智能在智能物流系统整体方案和AGV高精度定位系统的个性化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在智能物流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方面,子公司冠鸿智能针对设备间距、物流通道宽度设置等方面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定制化设计安全、智能、高效的物流系统,通过合理规划AGV运行路径,全面提升AGV作业效率,解决了现场人车混流的安全风险。

在AGV高精度定位系统方面,子公司冠鸿智能自主开发了高精度举升式和悬臂式AGV,对接及举升精度可达到±1mm,实现各工序料卷及空卷轴的自动搬运,解决了行业痛点。

截至2025年6月末,华亚智能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获得授权专利64项、软件著作权13项。

此外,华亚智能拥有完整的生产线和信息化运营管控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协同管理水平,智能制造能力突出。

在生产方面,华亚智能拥有集多领域技术于一体的柔性智能生产线、数量可观的多工序高精度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完整的加工工艺设计能力,以及从下料、成型、焊接、金工、表面处理及装配的全流程大型生产能力。

在信息化方面,华亚智能建立了生产运营及办公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大部分自动化设备已并机联网,并采用企业资源规划(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整合内部信息和业务流程,实现管理及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六、结语

综上所述,华亚智能通过并购冠鸿智能,成功实现从“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商”向“精密制造+智能装备”综合服务商的战略升级。华亚智能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锂电池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深度布局,持续受益于下游行业景气度回升与国产替代加速。同时,华亚智能前瞻性研发的智能干法电极生产装备系统已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引擎。依托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多元优质的客户生态、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华亚智能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来源:金基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