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水比池塘还脏!”岳阳一小区二次供水隐患曝光,高层居民买水度日大半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9:45 1

摘要:水箱水色如墨、泡沫漂浮,水箱一侧有锈黄水痕,一旁摆放着过期的水质检测试剂和消毒产品。这是岳阳楼区山水一城小区水泵房的真实景象。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水箱水色如墨、泡沫漂浮,水箱一侧有锈黄水痕,一旁摆放着过期的水质检测试剂和消毒产品。这是岳阳楼区山水一城小区水泵房的真实景象。

水箱水色如墨、泡沫漂浮

9月19日,山水一城小区多名居民反映二次供水问题,并发布了相关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又该由谁负责?9月22日,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水泵房

水质危机:

从水龙头流出“黄水”持续大半年

22日上午10点,在山水一城小区休闲亭内,几名居民正带着孩子聚在一起。见记者询问起水质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话要说。

一居民指着一旁的景观池说,家里的自来水比这池塘里的水还脏。早上还接了两桶水,脏得连衣服都不敢洗,只能沉淀过后勉强使用。

“我们早就不敢饮用自来水,煮饭、炒菜全部买的瓶装水。”几名居民不约而同地说。

居民日常用水改买瓶装水

该小区5层及以上住户依赖二次加压供水,因此,高层住户受影响最为严重。家住11栋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15楼,之前听到小区不少居民议论自来水不干净,于是自己开始接水观察,发现水的颜色发黄,严重时就像泥浆一样。从那以后就不敢饮用自来水了,至今大概有大半年了。

记者随黄女士来到家里,她拧开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呈淡黄色。“物业已经清洗了水箱,水质比早上的要好得多。”

“表前水”(左)与水箱水(右)对比

问题曝光:

黑色水体与过期的试剂

9月19日,一则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视频中,山水一城小区水箱里的水面漂浮着大量泡沫。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水体颜色黢黑,水箱有锈痕,水从被锈穿的孔隙中渗出。

水泵房平时紧锁,只有相关工作人员才能进入。业主们说,在这个“业主禁地”,他们发现了诸多问题:水质添加剂和水质检测试剂全部过期;灭火器也已过期。然而,水泵房日巡视表和二氧化氯投放记录表却显示,最近几天的检查一切正常,投放记录完整。

22日上午11点,在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瞿先生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事发地位于5栋地下室的水泵房。可以看到,水箱内部已经清洗,水面冒着大水泡,外侧仍有从顶部流下的明显锈黄色水痕。

墙壁上挂着的水泵房日巡视表和二氧化氯投放记录表,清晰地记录着近几天的检查和投放情况。现场可见,二氧化氯消毒剂已更换成标注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的新产品。

二氧化氯测定试剂已过期

各方回应:

责任划分与紧急处理

事件发生后,各方迅速作出反应。岳阳市水务集团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测,确认供水公司提供的“表前水”水质正常,表明主管供水管道的水没有问题。经核实,山水一城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属于小区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维护,因二供水箱长期未清洗导致水质异常。

锈黄水痕

山水一城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为天天物业。问题出现后,该公司已对接水务集团专业人员对水箱进行逐步清洗。

岳阳楼区物业管理和建筑企业服务中心也介入处理。一名姓舒的副主任告诉记者,根据该中心掌握的情况,天天物业提供的台账记录完整,按规定,水箱应每年清洗两次,记录显示今年5月份进行过一次清洗;水泵房日巡视每天都有记录,但实际执行是否到位尚无法确认。

“既然水质出现问题,物业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该中心已向天天物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对物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岳阳楼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也于9月21日介入调查,抽样检测并收集了物业公司的相关台账记录。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情况正在调查中,暂不便对外披露。

根源探究:

新标准与旧设施的冲突

小区水质出现问题,瞿先生等业主认为,物业不作为是一方面,自来水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所使用的材料也存在问题。

“我们小区使用的管道和水箱为含铁材质。”瞿先生尝试用磁铁分别靠近水箱和管道,瞬间就被吸附。他们猜测,管道和水箱使用的材质可能为铸铁管或镀锌管。

磁铁被吸附在管道上

这类材料不仅容易使污物附着堆积,还容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生锈,甚至会导致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事实上,早在1999年12月,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就联合发文规定,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城镇新建住宅中,逐步淘汰落后给水管道。2024年11月8日,住建部公告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第二批)》更是明确要求,自2025年8月8日起,给水或排水管道的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管不得用于民用建筑工程。

岳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科工作人员解释,湖南省2020年6月发布、11月实施的《湖南省城镇二次供水设施技术标准》明确,水箱应选用S30408及以上材质不锈钢,给水管道应采用S30408及以上材质不锈钢管或铜管。

然而,相关信息显示,山水一城楼盘一期和二期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预售,均早于新标准实施时间。这意味着小区陷入了新标准与旧设施的冲突。

城市隐忧:

二次供水安全堪忧

二次供水是城镇供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城市高层住宅增多,二次供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山水一城的情况并非个例。2020年就有市民反映:“因为施工停水,每次来水后都有很多黄泥巴水,可想而知高层二次供水储水库里有很多因施工停水带来的泥土。”这反映了二次供水安全的普遍性隐患。

由于立法滞后,管理职责不明,造成了二次供水“最后一公里”水质安全无保障,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针对这一问题,岳阳市已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岳阳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并配套制定了《岳阳市城市二次供水技术导则》。

这些规定明确了二次供水建设与管理责任,要求二次供水设计满足“一户一表,抄表到户”,新建二次供水设施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出路探索:

改造费用与管理模式

根据《岳阳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不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既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后经验收合格的,产权人或者物业服务企业与供水企业签订委托协议,由供水企业负责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

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是最大难题。岳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排水科工作人员介绍,一套完整的改造材料需要巨额费用。“谁来承担巨额改造费用”成为争议焦点。

目前,岳阳市很多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都达不到当前建设标准,也尚未针对小区的既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进行统一规划安排。

该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岳阳市正在探索解决方案。长沙市开福区推行的三方共担模式,改造资金按用户、财政、企业以3:3:4的比例分担或许值得借鉴。这种模式不仅分散了经济压力,还提高了改造的可行性。

城市高速发展下,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已成为关乎民生健康的紧迫课题。面对自来水管中流出的“黄水”,山水一城的居民们期待一个长久的解决方案,而这也是许多正经历同样困境的小区居民的共同期盼。

对此事件,本报将持续关注。

他山之石

泉州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继续秉持“政府主导、业主自愿”的原则,推进中心市区50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

2023年和2024年,泉州连续两年将中心城区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市财政、区财政、供水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稳步推进改造工作。

实施过程中,遵循“政府主导、业主自愿”的原则,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沟通纽带作用,联合设计、施工单位深入现场调研,优化泵房选址、排管设计和设备安装方案,优先改造水质安全隐患突出、群众诉求强烈、物业管理困难的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全力推动供水服务到终端项目落地见效。截至去年底,共完成111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改造完成后,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对二次供水泵房实行专业化运维管理,内容涵盖设备设施定期巡检、水箱清洗消毒、维护保养以及故障检修处理。

福州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按照“政府引导,居民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四城区2010年12月31日前建成(以竣工验收时间为准)、未列入5年内征迁计划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集中式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可申请列入本轮改造计划:使用淘汰管材、设施老旧导致供水可靠性低的小区;经过查漏检修工作无法达到漏损控制效果的小区;户内表小区;总表供水小区。

此次计划推动约2.5万户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改造内容包括立管出户、水表出户、小区庭院供水管网、二次加压与调蓄设施等。

根据《民法典》《福州市生活二次供水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产权为小区业主共同所有,按照“谁所有,谁付费”的原则,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应由小区业主共同承担。为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对纳入本轮改造计划的小区予以一定比例资金补助。即按福州市四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平均费用,根据改造内容,改造费用由居民业主承担20%,政府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补助40%,剩余由供水企业承担。

台州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10个,惠及3000户居民。

据了解,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由属地财政及供水企业各承担50%。也就是说,居民不用出资就能享用更安全的水质。

二次供水改造完成后,二次供水居民用户采用一户一表制,供水企业直接管理到户,做到“同网、同价、同质、同服务”,用户会得到明显实惠,实现与普通居民用水价格收费一致,全面保障了用户用水需求。

改造工作完成验收后,由业委会与供水企业签订委托协议,水泵房交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且数据全部接入二供管理平台,能做到实时在线监测,故障报警及时处理,供水管理将会得到明显规范,全面提升用户的用水体验感。水费则是由小区物业公司按户代收代缴,变为自来水公司直接收费。

治理之声

解决二次供水问题是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

本报评论员

当岳阳山水一城小区高层居民拧开水龙头,流出的不是清澈的自来水,而是泛黄甚至如泥浆般的“黄水”时,二次供水这一关乎千万家庭饮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再次以刺眼的方式闯入公众视野。

二次供水作为城镇供水链条的末端环节,是高层住宅居民用水的“生命线”。然而在现实中,这条“生命线”却屡屡因管理缺位而失守。从山水一城小区的情况来看,物业虽有水箱清洗记录、水泵房巡视台账,但“纸上合格”与“实际污染”的巨大反差,揭穿了日常管理中“重记录、轻落实”的形式主义。

深究“黄水”背后的根源,新旧设施标准的冲突是绕不开的难题。山水一城小区预售时,湖南省关于二次供水设施的新标准尚未实施,所使用的铸铁管、镀锌管在当时虽符合规定,却在多年使用后因材质特性生锈污染,成为水质隐患的“先天病灶”。如今更多高层住宅拔地而起,旧设施改造的“欠账”若不及时清算,恐将演变为更广泛的民生风险。

破解二次供水难题,资金与责任的厘清是关键。当前,“谁来承担改造费用”成为横在许多小区面前的“拦路虎”。而长沙市开福区“3:3:4”三方共担模式,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用户出一点、财政补一点、企业担一点,既避免了单一主体承担巨额成本的压力,也让改造责任与利益相关方深度绑定。

但仅有资金模式还不够,更需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对于新建小区,必须严格执行不锈钢管、铜管等新标准材质要求,从源头杜绝隐患;对于既有小区,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改造规划,明确产权人、物业、供水企业的责任边界,避免出现“齐抓共管”变“齐抓不管”的推诿现象。

二次供水问题反复出现,提醒着城市治理者:解决二次供水难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唯有建立“资金共担、责任清晰、专业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让每一户高层居民都用上“放心水”,让二次供水真正成为守护民生的“安全线”。

来源:岳阳晚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