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归聚:现代版画会与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0 23:34 1

摘要:1936年,由广州现代版画会主持的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举行了为期三个月(7-10月)的巡回展示,以广州为起始点,展览流经杭州、南通、如皋、唐闸等地,最后转至上海。随着现实环境的日益严峻及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李桦、黄新波、力群、沃渣等木刻青年已从象牙之塔走向

星火归聚:现代版画会与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5月6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3号展厅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前言

1936年,由广州现代版画会主持的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举行了为期三个月(7-10月)的巡回展示,以广州为起始点,展览流经杭州、南通、如皋、唐闸等地,最后转至上海。随着现实环境的日益严峻及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李桦、黄新波、力群、沃渣等木刻青年已从象牙之塔走向现实的十字街头,他们用刻刀直面现实,关切工农的命运、发出抗争的怒吼和救亡的呐喊,“木流展”数百幅的木刻作品表明木刻界已全体转向救亡图存!当展览大规模地在乡村、工棚、学堂间铺开时,那些黑白的线条超越了展场的边界,串联起了城与乡、艺术与民众的觉醒纽带。“木流展”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扎根于民间的思想宣传运动,也直接催生了多地的木刻社团成立,形成“星火式”的思想动员网络。

“木流展”的“流动”特质不仅体现为地理空间的迁移,更折射出左翼文艺思潮与民族救亡意识在城乡间的传播轨迹。应该说,第二回“木流展”是对木刻抗战力量的一次整合聚拢,为全面抗战宣传所进行的一次极其有效的准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当年展览现场、作品与文献的重现,去触摸属于那个时代粗粝而炽热的气息,来回溯这场以刀为笔、以木为媒的木刻运动的革命性价值。此次展览,既是再现新兴木刻运动之于抗战文艺的重要意义,也是藉此重思当下艺术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5年4月

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展场,1936年

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展场,1936年

鲁迅与木刻青年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海展场

(左起:鲁迅、林夫、曹白、白危、陈烟桥)

1936年,沙飞摄

(左起:鲁迅、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

1936年,沙飞摄

钟恺之,《到前线去》,黑白木刻,1933年

黄新波,《怒吼》,黑白木刻,1934年

李桦,《怒吼罢!中国》,黑白木刻,1935年

赖少其,《民族的呼声》,黑白木刻,1935年

陈仲纲,《呐喊》,黑白木刻,1935年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0日至2025年5月6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3号展厅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来源:艺术绘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