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投放夸张广告、拨打电话精准推销,甚至组织聚餐、旅游和养殖场“实地参观”,精心布置虚假养殖场景。以“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用“零风险、高收益”话术诱导公众投入资金。
靠云养殖当农场主?
是暴富还是暴“负”?
一起来看“云养殖”的幕后真相
什么是“云养殖”非法集资?
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投放夸张广告、拨打电话精准推销,甚至组织聚餐、旅游和养殖场“实地参观”,精心布置虚假养殖场景。以“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用“零风险、高收益”话术诱导公众投入资金。
一
云养殖的主要表现形式
1
虚构养殖项目
有些云养殖平台可能根本没有实际的养殖基地,通过伪造图片、视频等手段构建虚假的养殖场景,或将养殖规模、产量被严重夸大,还可能通过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但实际上,投资者购买的“虚拟动物”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与实际的养殖能力严重不符。
2
承诺短期高额收益
许多云养殖平台向投资者承诺短期内远高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高额收益,保证低风险甚至无风险,这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往往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但背后可能并无真实的盈利模式支撑。
3
资金流向不明
不法平台通常会声称所募集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购买饲料等,然而投资者却很难追踪资金的真实去向,平台可能将资金用于非养殖项目,如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用于个人挥霍或挪作它用。
二
云养殖的典型案例
1
典型案例一:“云种菜”非法集资
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APP,宣称自己有占地过万亩的大型种植农场,用户可以在APP上参与“云种菜”,缴费种菜后除了可以收到该公司定期配送的蔬菜外,还可以根据缴费多少定期收到“种菜收益”,折合年化收益率约15%。该APP运营1年后,突然APP打不开,账户无法提现,多名投资人赶紧赴公司办公地及农场所在地了解情况,发现公司早已关门,所谓农场租赁期只有1年,面积及所种植蔬菜情况与其宣传皆出入很大。
2
典型案例二:“云养牛”非法集资
杨某从某网络平台接触到了热门“云养牛”项目,平台宣称年化收益率可达20%,定期发布养殖视频,展示优质牧场、精心饲养的牛群,还开启在线直播。直播里,广阔的养殖场和庞大的牛群数量令杨某心动,他尝试投资1万元认养1头牛。首次投资到期后,杨某顺利收回本金和收益,戒备心大减。随后,平台承诺保本,杨某相继投入500万元资金。然而,在投资即将到期之际,杨某发现平台电话始终无法接通,直播视频打不开,公司联系不上了。
云养殖非法集资风险警示
“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存在投资者多、分布广泛、监管难度大的特点,“爆雷”风险极大,需引起高度警惕。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近年来,不少 “云养经济”平台“爆雷”,一些打着“云养经济”旗号的非法集资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查处。对“云养经济”动心投资者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对待高额回报承诺。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