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将于12月初在成都举行,这是赛事第三次落地。前两届国乒都轻松夺冠,尤其是第二届,由于日本、德国、法国等队主力缺席,竞争强度明显不足。尽管赛事含金量不及世乒赛,但国乒依旧高度重视,毕竟冠军头衔同样重要。
2025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将于12月初在成都举行,这是赛事第三次落地。前两届国乒都轻松夺冠,尤其是第二届,由于日本、德国、法国等队主力缺席,竞争强度明显不足。尽管赛事含金量不及世乒赛,但国乒依旧高度重视,毕竟冠军头衔同样重要。
按照规则,每队男女各4人,共8人参赛,比赛涵盖五个单项,对阵容配置和兼项能力要求极高。女队方面,孙颖莎、王曼昱凭借世界前二的排名直接入围,单打、双打、混双都具备优势;蒯曼凭借混双、女双冠军和不俗的单打表现同样锁定资格。
最后一个名额通过选拔产生,经历多轮比拼,最终王艺迪在决赛4比1力克石洵瑶,拿下参赛席位。陈幸同、石洵瑶发挥不俗却遗憾落选,引发球迷讨论。
男队名单中,王楚钦、林诗栋因排名前二直接入选,梁靖崑凭借男双优势获得资格。剩下一个席位则通过选拔产生,徐瑛彬一路击败温瑞博、向鹏、陈垣宇,最终夺得参赛权。值得一提的是,林高远因个人原因放弃了竞争。虽然徐瑛彬、王艺迪双双突围让人意外,但两人凭借内战表现脱颖而出。
这份名单也带来一些争议。部分球迷认为选拔赛偏重内战,未必能反映外战能力,像世界排名第三的陈幸同就因选拔失利遗憾无缘,而陈垣宇、石洵瑶同样距离资格一步之遥。尤其是女队,竞争激烈到世界排名高位都难以确保入围。
整体上,国乒依旧是最强阵容,日本若全主力出战或许能带来冲击,德国、法国主要依赖男队,韩国此前两次打进决赛但与国乒差距明显。尽管外界争议不断,但凭借王楚钦、孙颖莎等人的核心实力,中国队依旧是最大夺冠热门。
2025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即将开打,国乒公布的参赛名单引发了热议。这次阵容依旧强大,“莎头组合”悉数出战,但老将林高远和曾被寄予厚望的黄友政、钱天一却无缘参赛。有人担心这会打破原有平衡,但从教练组的角度看,这是一次有意的“换血”,用成绩说话,让更有潜力、更能赢球的人站上舞台。
黄友政原本被看作是重点培养对象,但过去一年外战表现波动明显,多次在关键分上出现失误,潜力迟迟未能兑现。钱天一的情况更让人惋惜,作为女队少有的左手选手,本应是双打和团体的“奇兵”,但近两年状态持续下滑,训练态度也备受质疑,错失名单并不意外。
相比之下,新入选的年轻人则展现出活力。男队方面,世界第一王楚钦与林诗栋领衔,梁靖崑、周启豪分列其中。周启豪虽然世界排名不高,但曾在阿拉木图击败日本新星松岛辉空,显示了应对新锐打法的价值。向鹏今年的拼劲也令人眼前一亮。反观林高远,队内选拔连续输球,教练组即使想给机会,也无法违背成绩标准。
女队这边,孙颖莎、王曼昱坐镇核心,蒯曼凭借双打优势和年轻冲劲上位,陈熠、王艺迪提供了稳定性。尤其是王艺迪,她在团体赛中一向是“兜底型”选手,关键场次往往能稳住局面,这是教练组看重的特质。
这份名单的调整,本质是国乒的战略升级。亚洲对手近年来不断提升,日本小将层出不穷,韩国加强力量打法,瑞典莫雷加德更是在反手技术上玩出了新花样。如果国乒仍依赖老将经验,未来大赛很可能吃亏。
因此,把亚锦赛作为练兵场,让年轻人提前适应强度,是未雨绸缪的选择。短期看或许有人遗憾,但长期而言,这正是国乒保持统治力的必然之路。竞技体育本就残酷,能赢球的人才有资格留下。
来源:朝哥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