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我被优化了..."凌晨两点发完这条微信,老李蹲在马路牙子上抽了半包红塔山。三天前部门总监拍他肩膀说"公司很感谢你"时,他就该听懂这职场黑话的。
#01
"妈,我被优化了..."凌晨两点发完这条微信,老李蹲在马路牙子上抽了半包红塔山。三天前部门总监拍他肩膀说"公司很感谢你"时,他就该听懂这职场黑话的。
这年头刷短视频总看见"00后整顿职场"的爽文,可当你房贷还剩187万、儿子国际班学费刚交完半年,哪个中年人敢把离职申请甩老板脸上?就像讲师李才说的:"能把PPT改到第28版的人,才配谈体面。"
看看招聘软件就懂了!35岁+的简历直接被系统标成"待业高危人群",那些给你点赞"勇敢做自己"的亲戚,听说你半年没上班后,连家族群抢红包都躲着你。真实的社会规则早被王肖杰教授说透了——工牌上的LOGO就是你的人生价签!
#02
还记得《大秦帝国》里最狠的职场反转吗?张仪被老同学苏秦用"盒饭局"羞辱后,转头就抱上了秦惠王的大腿。后来楚怀王放话说"用黔中之地换张仪人头",人家凭什么敢单刀赴会?原文里那句"臣善靳尚"都是虚的,真相是档案里写着"大秦集团外交部部长"!
现在明白为什么考公热度十年不降了吧?我表弟在县税务局窗口天天被群众骂,可过年时七大姑八大姨敬酒顺序永远在他做私募的堂哥前面。去年某大厂裁员时,有个段子特别扎心:"被腾讯优化的程序员回老家,相亲简历都得写成'曾与马化腾团队深度合作'"。
上个月北京国贸相亲角爆火的"央企相亲鄙视链"视频还记得吗?中金>中信>四大行>国企,这哪是在挑女婿?分明是在比工牌含金量!就像网友神评论:"你笑体制内月薪八千,人家笑你三十五岁送外卖。"
#03
"老婆,这个月花呗..."王磊把手机屏按灭第七次时,女儿正举着398块的迪士尼文具盒撒娇。半年前他从地产公司中层失业时,以为存款够撑两年,直到看见:
• 房贷2.1万/月(还剩23年)
• 老人抗癌药自费部分5870/月
• 儿子击剑课课时费800/节
现在他穿着美团制服给前下属送餐时总压低声线:"麻烦给个五星好评"——这场景比《活着》还残酷,至少福贵不用还三十年房贷。
作家王小波那句"中年后只剩家人"被多少人误读了?没有工资卡当粘合剂,再暖的家也会变成高压锅。我采访过三位35+失业者,他们的故事惊人相似:
1. 失业第3个月:妻子开始"忘记"煮他的饭
2. 失业第6个月:孩子家长会自愿缺席
3. 失业满1年:春节走亲戚自动坐小孩那桌
智联招聘《2024中年职场报告》显示:38岁群体再就业薪资平均下降43%,其中21%被迫转入外卖、网约车等灵活用工行业。最扎心的是评论区高赞:"现在知道为什么父亲总吃剩菜了吧?"
#04
保尔·柯察金要是活到今天,绝对会把金句改成"人最宝贵的是社保连续缴纳记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当保尔从食堂杂役逆袭成省委干部后,连冬妮亚看他的眼神都从怜悯变成崇拜。
我健身房认识的老赵就是现实版保尔。45岁被机械厂裁员后,硬是把抖音账号"车床老男孩"做到80万粉。有次直播他边磨零件边说:"你们夸我工匠精神?要不是怕断供,谁半夜三点直播车螺丝?"
这时代最讽刺的真相莫过于:年轻时觉得"搞钱"俗气,中年后发现连诗和远方都要门票。豆瓣上"Fire生活"小组里晒洱海民宿的,十个有九个暗地里接私活。就像网友说的:"没有被动收入的人,连躺平都要调闹钟。"
#05
刷到"年薪百万裸辞种田"的视频时,建议先问三个问题:
1. 医保交够25年了吗?
2. 孩子国际学校赞助费存好了?
3. 养老社区会员费200万备着了?
我表姐就是信了"数字游民"的毒,去年关掉会计事务所去大理,现在朋友圈晒苍山洱海,私聊问我"有没有深圳财务兼职"。
那些劝你"跳出舒适圈"的鸡汤大师,从来不说后半句——跳出去可能饿死。见过最清醒的评论是某大V写的:"中年人的舒适圈,是熬夜加班十年换来的防空洞。"
#06
最近有个新词叫"职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明明被KPI折磨到脱发,却还要感恩公司给交社保。但比起真正失业的恐惧,这又算什么呢?朋友老陈说得好:"现在给00后让座都心虚,就怕人家是公司HR。"
建议所有觉得"忍不了"的打工人去三个地方转转:
• 工作日上午的星巴克(全是改简历的)
• 放学时间的重点小学门口(听听家长聊天)
• 三甲医院缴费窗口(看看账单金额)
回来保证你能面带微笑改第30版方案。
#07
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上周去修手机,店主老周曾是华为18级专家。我问他后悔辞职吗?他擦着镜头说:"现在月赚不到从前零头,但女儿说'爸爸终于能接我放学了',值了。"看我要安慰他,突然笑起来:"骗你的!要不是期权套现800万,我敢开店?"
所以啊,中年人的体面就像冰山——你看得见的从容,都是水下拼命工作的托举。就像《繁花》里宝总说的:"哪有什么运气好,不过是夜路走得多。"
来源:书中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