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当前,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向前。中马要在两国领导人掌舵领航下,继续做世代友好的亲密邻居、携手发展的真诚伙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打造中马关系更加灿烂的明天。
4月14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当前,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向前。中马要在两国领导人掌舵领航下,继续做世代友好的亲密邻居、携手发展的真诚伙伴、情同手足的知心朋友、共促和平的重要力量,打造中马关系更加灿烂的明天。
1910年秋,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华侨成为起义的主要支柱、宣传的主力军以及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
1911年4月27日,“三·二九”起义在广州爆发,一批“为天下人勇于赴死”的青年才俊前赴后继,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血战到底,英勇牺牲,后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这72人中,31人为华侨。其中,马来西亚华侨有16人。
为纪念革命先驱,弘扬革命精神,马来西亚槟榔屿会议旧址改建为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上图),爱国人士和华侨捐款兴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在马来西亚曾有这样的帖子:如果中国发生战争,你们会怎么做?有位马来西亚网友毫不犹豫地回答:定会回国为祖国而战!
马来西亚的华人始终将中国视作自己的母国。这就是中国与马来西亚达成永久免签的主要原因。
六百多万马来西亚华人的群体,就像一座坚固的文化城堡,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的一面“向华风向标”。
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何会成为整个东南亚最亲近中国的人群呢?
马来西亚华人的亲华感情,其实是从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中来的。
马来西亚的华裔族群,即便已经在那里扎根了好几辈,依然紧紧守着自家的语言和文化不放。他们在马来西亚的社会里坚持搭建了一套全面又自主的教育系统,专为华人社区服务。
在马来西亚,从小学一路到中学,华文教育都是照着中国那套来,用的是中国的拼音,写的也是简体字。
马来西亚的华裔小朋友中文说得特别顺,打小就开始啃《三国》、《红楼》这些经典,中国古典诗词都能脱口而出,背得滚瓜烂熟。
在马来西亚有一个中文电视频道,全部播放与中国有关的新闻和电视剧,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这个电视台可以让他们与中国更亲近。
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马来西亚也广泛庆祝。
而随着中国的强大,马来西亚的华人更自豪,更有认同感。
说个例子。
马来西亚也有马来民族主义,以及种族政治。马来西亚政府搞了个“土著优先政策”,就是想通过法律给马来人提高经济地位。华人在当地受欺压。
2015年,时任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布面对国内对他不满的民调,拿种族问题说事,企图挽救选情告急。当年的9月份,纳吉布故意安排一帮马来民族主义者到华人集中居住茨厂街砸华人的店铺,打无辜的华人。
就在华人担惊受怕之际,时任的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出现在茨厂街,他手捧着鲜花走到了华人店铺的门前表达关心。他还在马来西亚媒体的镜头前讲了一段很有深意的话:“中国政府坚决不支持任何针对特定种族的种族歧视和极端行为。”
黄惠康的发言在马来西亚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这让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倍感振奋。同时,也让马来族群不得不重新考量纳吉布政府的行为。纳吉布感觉到情况不对劲,让闹事的人撤回来。事情很快就摆平了,华人群体的安全也重新得到了保障。
茨厂街事件之后,马来西亚华人都在说:“中国强起来了,咱们腰杆子也硬气了。”
如今,中国更强大了,在马来西亚华人当中更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说,以后没人敢欺负他们了。
由于马来西亚实行的是“固打制”——马来人优先的种族政策。这个制度规定,以种族比例实施配额,包括大学录取、公务员录取、房屋分配。一般是马来人占90%,华人和印度人10%。比如医学同一专业,华人高考考了4分(满分),马来人考了2分,大概率是后者录取,因为好专业是预留给马来人的。所以最好的大学马来亚大学,政府高级公务员,都被马来人垄断了。
而中国的强大对马来西亚华人的帮助已经不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中国企业大批量出海,到马来西亚落地,为马来西亚华人提供极好的发展机会。
去过马来西亚旅游的国人都会有很深的感受,就是当地人特别是华人对中国人特别友好。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世界上所有华人中最友好,最爱中国的。他们曾经因为爱中国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一直被马来西亚土著一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进行打压。但马来西亚的华人不屈服,一直坚持华人身份,坚守自己的血脉,真的很不容易。
中马两个达成永久免签,以及中国在马来西亚开通微信支付,这不仅是中国对马来西亚华人送去与中国人一道共享时代发展的红利,也是中国促进跨境支付便利化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来源:萌牛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