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有道理(52)| 湖南“最美书店”:在墨香与地域风情中重构阅读空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8:43 1

摘要:在日前举行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年度最美书店”评选结果,共有59家书店入选,长沙有2家书店榜上有名,分别是长沙市新华书店·阅马栏山店和笨狼家林木森书店。

曾衡林

在日前举行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年度最美书店”评选结果,共有59家书店入选,长沙有2家书店榜上有名,分别是长沙市新华书店·阅马栏山店和笨狼家林木森书店。

当实体书店在数字浪潮中面临转型挑战时,湖南的“最美书店”以独特的文化表达,将阅读场景与地域风情、人文精神深度融合,不仅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更重塑了大众对书店的认知。这些空间既是书籍的陈列所,更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与公共精神的栖息地,其价值早已超越“售书场所”的单一属性。

湖南的“最美书店”,首先美在对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诠释。在长沙的“德思勤24小时书店”,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精神被巧妙融入空间设计——墙面以岳麓书院的飞檐造型为灵感,书架陈列则暗藏《楚辞》《岳阳楼记》等经典文本的视觉符号,让读者在选书时不经意间触碰湖湘文脉的厚重。而在走进张家界新华书店,瞬间被安静的气氛、环绕的书香、萦绕的咖啡香“点燃”,市民来这里阅读充电、亲子学习,用自己方式过着文化年。在三楼一处幽静的场所辟出30多平米的面积作为咖啡厅,明亮简约的吧台,舒适的阅读桌椅,柔和温暖的阅读灯光,布置得极具人文气息,在这里可以感受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等为一体的氛围,同时满足你的“心”和“胃”。这种将地域特色转化为空间语言的智慧,使书店成为展示湖南文化的鲜活窗口。

其次,这些书店的“美”体现在对阅读场景的多元拓展。传统书店的刻板印象被彻底打破:屋里藏书,书中有屋。岳阳县大家书屋,地处岳阳楼下,洞庭湖滨,承忧乐情怀,秉求索精神。书店顺应巴陵善耕乐读而生,乐读好思以存。建店25年,地有三千,书存万卷;衡阳卷映书屋(南华店),这家书店位于南华大学校内的食堂旁,是一家将生活与阅读融合在一起的宝藏书店。书店面积不大,装修自然简约,安静的音乐配上柔和的灯光,让你瞬间放松下来。偌大的落地窗外,是绿意盎然的大树,是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为想要舒适、安静、高效学习环境的学生和白领打造了一个具象化的阅读空间。书屋内还有甜甜的奶茶、清爽的水果茶、提神醒脑的咖啡等众多饮品提供。

从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平衡来看,湖南“最美书店”的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它们既没有陷入“过度网红化”的流量陷阱,也没有固守“纯公益”的生存困境,而是通过“书籍+文创+体验”的模式找到可持续路径:湘西的“边城书店”开发了以沈从文作品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将《边城》中的翠翠形象转化为书签、笔记本等物件,既传播了文学经典,又实现了营收补充;株洲醴陵市乐之书店为株洲首家乐之书店,它融合了醴陵陶瓷文化,同时将渌江书院的空间设计和庭院有机整合,是一家集阅读、文化交流、主题讲座、创意生活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

当然,“最美”的核心终究回归于对“阅读”本身的尊重。无论空间设计多么精巧、附加服务多么丰富,这些书店始终将书籍的品质与陈列放在首位——专业的选书团队确保每一本上架的书籍都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分类方式既遵循学术逻辑,又照顾大众阅读习惯,让读者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高效找到心仪的作品。这种对“内容为王”的坚守,正是“最美书店”区别于普通网红打卡地的本质所在。

湖南的“最美书店”,是地域文化的容器,是公共精神的绿洲,更是阅读习惯的培育者。它们用建筑的语言讲述湖南故事,用温暖的服务邀请人们回归纸质阅读,在快节奏的时代,为城市保留了一片可以静心思考的角落。当我们在这些书店中漫步,感受到的不仅是空间的美感,更是一个地区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与对精神生活的珍视——这或许就是“最美”二字最深刻的内涵。

来源:湖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