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海的浪涛率先嗅到了危险的气息。9月23日的阳江闸坡渔港,原本喧闹的码头只剩缆绳与木桩的碰撞声,800多艘渔船挤挨在海湾里,船身被加固的钢索拽得紧绷,渔民阿强正弯腰给最后一根缆桩缠上防滑绳,“这‘桦加沙’是菲律宾来的‘快腿台风’,阵风能掀翻小舢板,半点马虎不得
南海的浪涛率先嗅到了危险的气息。9月23日的阳江闸坡渔港,原本喧闹的码头只剩缆绳与木桩的碰撞声,800多艘渔船挤挨在海湾里,船身被加固的钢索拽得紧绷,渔民阿强正弯腰给最后一根缆桩缠上防滑绳,“这‘桦加沙’是菲律宾来的‘快腿台风’,阵风能掀翻小舢板,半点马虎不得” 。远处的海面上,灰黑色的云团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碾压,浪头已堆叠成4米多高的水墙,拍打着沙滩上拉起的警戒线,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景区关闭”的告示牌。
这场被气象专家比作“迷你山竹”的超强台风,正把广东5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拉入临战状态。省三防总指挥部的应急灯彻夜长明,屏幕上的台风路径图里,“桦加沙”的环流直径已超过1000公里,像一只巨型手掌正摁向珠海至徐闻一带。上午10时,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的指令通过卫星电话、高音喇叭传遍城乡,广州、深圳、湛江等十余市同步启动“五停”措施,学校的下课铃与工地的停工哨交织在渐紧的风声里。
城市肌理在风雨前悄然收紧。江门市开阳高速的服务区里,工人正用木板封死玻璃门,“台风避险场所”的红字在阴云下格外醒目;深圳供电局的抢修车穿梭在街巷,检修师傅爬上电杆紧固瓷瓶,“要在风来前筑牢电网防线”。超市里呈现出别样的秩序,饮用水货架前市民自觉排队,胜佳超市的负责人拿着清单核对:“蔬菜备货加了2倍,方便面备了5倍,保供应没问题”。而在粤西的田间地头,保险专员正帮农户抢收果蔬,无人机盘旋着排查鱼塘隐患,仅茂名一地就抢收水果81吨、水产51吨 。
最忙碌的身影藏在细节里。珠海的网格员小林踩着积水敲响独居老人的门,手里拎着矿泉水和面包:“张婆婆,跟我去社区避护所,那里有医生”——全省104万转移群众中,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都有“一对一”帮扶。珠江口的锚地,海事人员驾着巡逻艇检查锚泊船,喇叭里反复播报:“严禁擅自出海,待风停后验船放行”;粤东的通信抢修车已在基站旁待命,工程师调试着卫星电话,确保“三断 ”时能联上信号 。
暮色渐浓时,防御网已层层织密。6架救援直升机在珠海、阳江的机场待命,15架无人机随时准备侦察灾情;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携带着舟艇、水泵驻守重点区域,342个停车场预留出空间供车辆避险 。闸坡渔港的灯塔亮起微光,照见船身上“平安归来”的红漆;避护所里,孩子们在铺着防潮垫的地上画画,志愿者正分发热水和饼干。窗外,第一阵狂风掠过树梢,而广东沿海的每一道防线,都已在风雨中站成了坚不可摧的姿态。
来源:小宇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