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明粉”,不过是日本百年前的“水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8:20 1

摘要: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朝代那么多,偏偏只有“明粉”这个群体能延续到今天?从没听过有人自称“汉粉”“唐粉”,但“明粉”却时不时跳出来,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动不动就把清朝骂个体无完肤,把明朝捧得神乎其神。这个现象背后,其实藏着一段长达380年的历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朝代那么多,偏偏只有“明粉”这个群体能延续到今天?从没听过有人自称“汉粉”“唐粉”,但“明粉”却时不时跳出来,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动不动就把清朝骂个体无完肤,把明朝捧得神乎其神。这个现象背后,其实藏着一段长达380年的历史投影

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清军越过山海关进入中原,一个全新的朝代拉开了序幕。

这一年,对汉族知识分子来说简直就是“生死关”。你可以选择接受现实,读书考试,继续过日子;也可以坚持所谓“华夷之辨”,把满洲人视为外族,坚持抵抗。

可现实很骨感,连当时最激烈的反清学者黄宗羲,最后也让儿子去考清朝的科举。他们明白了:时代变了,沉湎过去没有出路。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放下执念。一些人就牢牢抓住“满洲是异族”这一点,把“反清复明”的口号一代代传下去。久而久之,这个口号就变成了“明粉”的精神支柱。

说到这,我得先提提日本人的算盘。18世纪起,日本就有了扩张野心。1823年,日本学者佐藤信渊写下《宇内混同秘策》,直言不讳:要想征服世界,必须先拿下中国,而进攻中国,要从满洲入手。

但很快,日本人发现正面硬碰清帝国不现实。于是就换了个思路——让中国自己乱起来。于是他们鼓吹“元清非中国论”,造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意思是中国早在宋朝亡国时就灭绝了,元清都不算中国历史。听起来荒唐,但对民族情绪的煽动效果极强。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已经散发《告十八省豪杰书》,煽动汉人反清。甚至还炮制《扬州十日记》等伪书,把民族矛盾推向白热化。可以说,“明粉”情绪的系统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人“借刀杀人”的结果。

再看看近代的那句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在当时简直杀伤力巨大。孙中山的同盟会曾把它当作旗帜,辛亥革命后南方各省举起的十八星旗,也暗含“只有汉地十八省才是中国”的意思。

如果真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中国早就被割裂成碎片。所幸革命党人及时醒悟。1912年,孙中山一上任临时大总统,就提出“五族共和”。连章太炎这样极端反满的人,也开始支持民族团结。因为他们清楚,若是继续挑动民族对立,中国只有四分五裂的下场。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都是历史书上的事,离我们很远。但别忘了,老把戏往往会被重新包装。二战之后,一些海外势力又把“元清非中国论”翻出来,摇身一变成了“大汉主义”。他们拼命贬低清朝,把明朝吹成完美无缺,试图用民族矛盾来分裂中国。

网络上的一些极端“明粉”,往往分两类:要么是别有用心的推手,要么就是没读过史料的跟风群众。他们张口就是“满清误我三百年”,却说不出任何史实。

更夸张的是,还有人编造出“明朝已经发明蒸汽机、航空母舰”的神话,把西方工业革命说成偷学中国。这种说法别说专家,连小学生都能一眼看穿。

在我看来,真正危险的不是“明粉”本身,而是背后的分裂思维。如果一个国家内部被挑动出民族仇恨,那后果往往就是解体。苏联解体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历史不是用来挑动仇恨的。明朝有明朝的辉煌,清朝也有清朝的功绩。康乾盛世、疆域奠定,这些都无法否认。评价历史,要客观冷静,而不是被“口号”牵着鼻子走。

今天的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挑动民族对立,最终只会害了这个大家庭。

任何沉迷在380年前的恩怨情仇里的人,最后只能被时代抛弃。

各位领导,你们觉得呢?

来源:小梁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