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千多年前,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邹城孟庙是亚圣孟子的祭祀地,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地标之一,也是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孟庙棂星门。■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国庆 摄
9月19日上午,绵绵秋雨中,“一条大河”行进式融媒直播活动第一季“文脉新韵”走进邹城,在孟庙的朱漆殿宇与古柏碑刻间,探寻孟子思想的当代回响。
两千多年前,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邹城孟庙是亚圣孟子的祭祀地,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地标之一,也是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孟子主张施仁政、重民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最终形成了仁政思想体系。”孟庙亚圣殿前景区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孟子‘贵民、富民、教民’的民本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邹城汲取孟子仁政理念、民本思想、仁廉公勤等儒家传统文化精髓,依托孟府孟庙建设政德教育基地,打造5处现场教学点,使文化文物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政德教育的“特色资源”,先后接待学习班1700余个、10万余人次。
孟庙孟府景区作为邹城的文化地标,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政德教育的同时,不断打破 “文物只可远观” 的刻板印象,让儒家文化“活”起来。景区积极引入数字化展示,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让游客既能沉浸式感受孟子文化,又能将优秀文化“带”回家。
近年来,邹城市依托“两孟”文化资源,积极做好转化与创新的文章,让优秀传统文化释放全新活力。顺应“文化+”“旅游+”趋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发跟着孟子去研学、重走孟母三迁路等10条研学线路,持续丰富“孟子修学游”文化内涵。创新“开笔礼”“成人礼”等传统文化体验项目,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效应的双提升。同时,将文化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创编《追“孟”之路》《礼门义路》《流苏雪》等优秀文艺作品,实现传统故事的现代化表达。
从文化地标到教育阵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产,邹城正通过不断的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珊)
来源:济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