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低调的军阀,战力堪比吕布,兵力超过魏蜀吴加起来总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0 20:48 1

摘要:汉灵帝这个败家子听信刘焉的馊主意,把原本只负责打小报告的刺史升级成手握军权的州牧,相当于把核按钮交给地方大佬。

东汉末年军阀遍地开花,跟现在公司倒闭前各部门抢资源一个道理。

汉灵帝这个败家子听信刘焉的馊主意,把原本只负责打小报告的刺史升级成手握军权的州牧,相当于把核按钮交给地方大佬。

结果刘焉自己跑去当益州牧,立马在四川当土皇帝;袁绍、曹操这些人拿到兵权后,直接掀桌子单干,朝廷连话费都充不起了。

地主老财们疯狂兼并土地,农民被逼得连裤衩都当掉了……

土豪们为保护自家财产,开始搞私人保安公司,比如曹操他爹曹嵩就养了几千门客。黄巾起义一闹,这些保安公司直接转正成正规军,比现在的黑社会洗白还利索。

朝廷让地方自己招兵买马打黄巾军,结果刘备这种编草鞋的、孙坚这种县城小吏,靠着砍黄巾贼混成军阀。

相当于让员工自筹经费加班,干着干着公司变成他们的了。

十个皇帝里有九个未成年,外戚和宦官抢遥控器似的轮流掌权。

何进跟太监撕逼时,居然叫董卓这个西北狼来帮忙,结果董卓直接占领董事长办公室,把汉少帝踢下皇位。其他高管一看:老板都被绑票了,咱们各自为战吧!

瘟疫+旱灾搞得十室九空,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要么投靠张角这种传销头子,要么给军阀当炮灰。

曹操的青州兵、刘备的徐州民兵,都是靠管饭收编的灾民,跟现在直播公司挖主播一个套路。

但是,军阀也有低调款和高调款,那些高调款并不一定就强,那些低调款不一定就弱。

提起三国军阀,人们想到的总是曹操的百万雄师、刘备的仁义之师,或是孙策的江东锐卒。

实际上,有这么一个人,战力堪比吕布,手握数万精兵,巅峰时期兵力甚至超过后来的魏蜀吴总和,麾下猛将如云,却因低调到近乎“隐身”的操作,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史书里的背景板。

这个汉室远亲、齐悼惠王的后代,19岁时就敢带十几个人杀进贼窝救堂叔,一刀砍了土匪头子,从此名震乡里。

后来当县令时,他拒绝权贵请托,宁可辞官也不愿同流合污;在济南做巡视官,连中常侍的养子都敢弹劾,硬是让贪官丢了乌纱帽。

这种“刚直人设”让他在乱世中攒足了名声,连曹操都三番五次想收编他,甚至开出“司空掾”“侍中”这样的高管职位,可愣是没接茬。

他便是刘繇,一个被遗忘的“隐形诸侯”。

公元194年,避乱淮浦的刘繇突然收到朝廷任命,扬州刺史。这职位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兼军区司令,但当时的扬州早被袁术占了大半。

按常理,这种“空头支票”根本没人敢接,可刘繇硬是带着几个随从单枪匹马渡江南下,在孙策的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帮助下,硬是在曲阿(今江苏丹阳)扎下根来。

别看他起步寒酸,手里攥着的牌可一点不差:扬州牧的官方认证让他能名正言顺招兵买马;伯父刘宠当过四任太守,在江南人脉深厚;再加上汉室宗亲的“金字招牌”,短短一年就拉起数万大军,连袁术都不敢轻举妄动。

史书记载,他鼎盛时“拥兵数万”,而同期曹操刚打完兖州保卫战,刘备还在给公孙瓒打工,孙策更是只有千把人马。

按这规模,说他的兵力超过后来三国的总和还真不算夸张,毕竟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也就五万人。

刘繇帐下的阵容堪称豪华套餐:张英、樊能是江淮本地豪强,笮融带着佛教信徒组成的“宗教兵团”,更别提后来投靠孙策的太史慈,这位能单挑小霸王的猛男,最初可是刘繇的老乡兼部下。

最绝的是,他手里还捏着扬州最肥的粮仓牛渚山,军械粮草堆成山,连孙策看了都眼红。

但刘繇的军事天赋远比这些更惊人。面对袁术和孙策的南北夹击,他硬是靠江防工事扛了一年多,逼得孙策只能绕道偷袭粮仓。后来与孙策的九次交锋中,他虽败多胜少,但每次都能保存主力撤退,连《三国志》都承认他“善守”。

最经典的是笮融叛乱时,他先败后胜,玩了一出“诱敌深入”,直接把叛军包了饺子,这战术素养放今天都能写进教科书。

可惜刘繇终究是个“体制内老实人”。他明知吴景、孙贲是袁术的人,却非要等人家把刀架脖子上才翻脸;明明收了太史慈,却因为“非士族出身”只让他当侦察兵,结果便宜了孙策。

更迷的是,他一边用着笮融的宗教兵团,一边又防贼似的防着人家,最后被反咬一口差点翻车。

这种“既要又要”的操作,把一手王炸打成了烂牌。

反观孙策,带着千把人就敢渡江,靠着刘繇仓库里的粮草滚雪球,两年不到就吃下整个江东。难怪后世调侃:“刘繇攒装备,孙策捡现成”。

刘繇病逝后,孙策亲自将他归葬故里,还收养了他的儿子刘基。这个细节细思极恐:能让死对头如此敬重,足见刘繇的威望。

后来刘基在东吴混得风生水起,劝孙权别杀名士虞翻时,那句“曹操杀孔融遭天下骂,大王要学尧舜就别杀人”,简直是复刻了他爹的刚直基因。

而曹操的态度,则是满含深意。明明刘繇屡次拒绝招揽,曹操却坚持给他升官加爵,直到刘繇死后还在追封。

史学家方北辰分析,曹操看中的正是刘繇“忠而不愚”的特质,一个能让敌人尊敬、让枭雄忌惮的对手,才是乱世最稀缺的“道德标杆”。

所以,后来人家总结,刘繇就像东汉末年的堂吉诃德,举着早就破破烂烂的汉家大旗,跟风车(军阀)死磕到底。他不懂拉帮结派、不会割据自立,甚至有点迂腐,但这种“认死理”恰恰成了汉室最后的体面。

用网友的话说:“全三国就他还在认真走东汉公务员晋升流程,其他人早开公司当老板了。”

来源:硬核纪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