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祖儿确实幸运,偃旗息鼓两年多,重回内娱还能炸出热一,新剧《无忧渡》伴随着“黑马”的形容冲上热搜。
宋祖儿确实幸运,偃旗息鼓两年多,重回内娱还能炸出热一,新剧《无忧渡》伴随着“黑马”的形容冲上热搜。
但她更应该庆幸,这部积压的作品是林玉芬执导的,要是换成当时其他的热门导演,未必有这个能耐助她脱困。
要知道林玉芬出手,全是现象级的热剧,含金量不用多说。
林玉芬的名号响当当,是她从93年开始拍戏,为内娱贡献了无数爆款积攒来的。
她操盘言情的能力尤为出众,遇上内娱年年“古偶元年”,本应该如鱼得水,可回看她的履历,她已经快三年没作品可拍了。
《无忧渡》是她从2022年到如今的最后一个工作机会。
而她徒弟郭虎的档期,按豆瓣的记录,居然排到了2030年,离大谱。
“偶像剧+女导演”这个配置,本应该有天然的优势,但事实却完全和逻辑相悖:养活无数偶像剧剧组的女观众,捧不出来一个女导演。
林玉芬导演不管是资历还是经验都算得上老练,由她来带领内娱目前较为稚嫩的市场再合适不过了。
内娱如今的情爱故事要么咸湿过头,要么寡淡如水,像只有对与错的判断题,而情感本就是最无法控制的变量。
对情感的细腻把控正是林玉芬的优势所在。
在拍摄《三生三世》时,杨幂就提及林导擅长处理感情。
所以林导执导的作品里的情感纠葛总会让观众难忘。
白浅和夜华三生三世的纠缠,不是仅靠冗长的独白支撑。
人人都盼素素跳诛仙台这段,素素在无数的失望堆积中用生命寻求解脱。同时,这也是素素对替身命运的拒绝,她想要找回自己的尊严。
所以这场戏不能仅仅是悲伤或者爽,还要有将爱情悲剧上升为对女性尊严的捍卫。
导演用长镜头和特写叠加,让诛仙台阴冷肃杀无情的氛围和素素一身素衣脆弱凡躯形成对比。
《花千骨》里的师徒禁忌恋,让白子画在压抑隐忍中逐渐失控,将克制的情感推向爆发,观众也随之揪心。
虽然《微微一笑》原著的立意如今看略微荒唐,但不得不承认,林导镜头下的杨洋确实把大家迷得五迷三道的。
随便每一个表情和细节都能嗑上两口。
林导很懂女观众想看什么。
就好比《无忧渡》中,少年的初相识,担心对方走山路归家不安全,便用萤火虫为她引路,仅仅是互相点头回礼就能让观众看得嘴角压不下来。
懵懂的情感,中式的浪漫。
除了言情和对女性的关怀外,林导还照顾到了男性角色,她镜头下的男性角色常常被赋予脆弱面,打碎了男的就该坚强的刻板印象。
最后,林导对于很多细节的把控也很舒服,一切的细节都为人物服务。
《三生》里角色法器的特效转换,还有既已设定为上神,应该是言出法随,而不是在斗法前先做一套手部保健操。
观众在看时,只会觉得丝滑,而不会因主线以外的内容分心。
林导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爱跟观众开点小玩笑,真·祖传头套,一代更比四代强。
将商业的IP转化为具有情感深度与文化质感的作品,以情驭技,雅俗共赏,林导始终在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力来赋予角色“人味”。
图源|TA说
与林导类似的还有李慧珠导演、杨阳导演,这些女导演,实力出众是有目共睹的。
李慧珠导演,从《宫》和《陆贞传奇》,捧出了内娱85花的第一梯队。
如果林导玩转的是情感,那李导玩的就是节奏,用密集的冲突情节调动观众的胃口。
《宫》和《陆贞传奇》自不必说,就算口碑不算好的《锦绣未央》中,几乎每集都有反转和连环套。
此外,李导的主角还多为逆境翻身最终觉醒的女性,不管是叙事能力还是题材,李导都完美契合了现在市场的需求。
当然,李导唯一的败笔恐怕就是《凤囚凰》了,也让她最擅长的节奏,第一次失效了。
这锅李导背了,好处却一点没捞着。
自《凤囚凰》至今7年,内娱偶像剧井喷的时间段,李导能到手的项目只有4个,还全是些边缘的,谁能想到这会是大爆剧导演的待遇。
杨阳导演,入行后执导的都是职业剧,例如《心术》(医疗),因此锻炼了她拍群像的能力,她镜头下的群像都能拥有去脸谱化的塑造。
《将夜》中虽然陈飞宇饰演的宁缺是绝对的主线核心,但是每个配角都会有完整的故事线和独立的篇章。
就算是戏份不多的朝小树,春风亭雨夜一战封神,最后出人意料地选择放弃江湖地位,选择默默守护唐国。
导演设计的他的退场戏是变回一个普通人,独留一个背影。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再到刘亦菲回归荧幕的《梦华录》,也是由各种复杂且鲜活的小人物组成。
赵盼儿茶楼的洗碗工葛招娣,直爽仗义,但跋扈和容易惹事,她的性格源于她从小在贫寒且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
杨阳导演的镜头下,没有完美的角色,都是有市井气的活人。
这些女导演若按工龄算,都是妥妥的前辈,她们的履历漂亮,各有所长,也为内娱贡献了不少热播剧。
但是无一例外,她们明明刚到巅峰期,后续的工作机会却陡然变得断断续续的,好的项目也轮不到她们。
这就导致了内娱的女导演不管是工龄还是年龄上都是断代的。
除了少数已经名声在外的女导演,内娱还有很多女导演是没有姓名的。
《亲爱的热爱的》《偷偷藏不住》的导演李青蓉。
李导跟林玉芬导演一样,擅长拍细腻的少女心事。
《偷偷》虽然口碑扑街,但观众的大多数嘲点都集中在演员的演技和设定上,它的受众群仍然不小。
爱它的观众,无非是因它感受到了少女青春期“不敢言说的喜欢”。
不谈演员演技,就看导演的拍摄功力。
暗恋时期,用女主的第一视角镜头去偷瞄男主,将少女暗恋的紧张与悸动具象化,让观众直接代入“偷看”的视角,一点肢体接触都能紧张到手抖。
用特写镜头聚焦角色的眼神、唇部、手指的细节,让观众沉浸式体验。
李导将暗恋这一私密情感,通过镜头语言、细节符号和节奏把控,逐渐上升到试图引起共鸣的青春图谱。
但《亲爱的》爆火后,时隔三年,李导才接到了《偷偷藏不住》。
《田耕纪》起初只是个没什么人看好,只觉猎奇的种田文,所有人都当个玩笑,没想到洪泠导演真的拍出来了。
洪泠导演胜在基本功很扎实,配乐方面又很出彩,把内娱期待的落地古偶拍出活头再合适不过了。
《田耕纪》后期剧本崩坏,也是洪泠导演边拍边改,力挽狂澜,试图修正崩坏的剧情。
它的成本少到部分场景的搭建能被观众看出来一眼假,即使这样一部种田轻喜剧,还能聊到沉默的既得利益者,关怀有同样遭遇的女性。
被干活逼疯的女人,和永远事不关己沉默的男人,出场让人觉得刺耳的,永远尖酸刻薄的恶婆婆,却时刻透露着被时代驯化的悲凉底色。
洪泠导演有生活气的镜头也好过如今市面上的不少导演,恬淡幽静。
也有不少曾舜晞的粉丝,希望他能跟洪泠导演再合作一回,只是可惜洪泠导演自《田耕纪》以后,再也没有接到任何项目。
导演能力如何,真情实感追剧的观众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微博广场上还能看到不少期待洪泠导演拍戏的言论。
丛晓导演大多数作品都是和她丈夫刘国楠一同导演完成,如《大唐荣耀1、2》《柳舟记》,无法细分哪个镜头的功劳该归谁所有,她的名字却自然排在了刘导之后。
既然拍摄镜头无法细分,那就看看两位导演对同一角色的看法。
刘国楠导演形容《柳舟记》女主柳眠棠是可爱。
而丛晓导演会说柳眠棠是个身处逆境,也不抱怨,以布衣之身挑战陈规的奇女子。
对于角色,丛导都能理解得更深刻些,她能理解角色之间互动产生的情绪,对于情绪的落点抓得很准,抓住了情绪,就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抓住戏眼。
得益于夫妻档开工,丛导目前还有待播作,停工时间也不超过一年。
聊完了现偶古偶,内娱的职场剧版块由《请叫我总监》的导演姚婷婷顶上也未尝不可。
毕竟《请叫我总监》里,姚导太过真实地还原了职场pua。
谭松韵饰演的是一个刚毕业阴差阳错成为总裁秘书的职场新人,而林更新就是那个时刻都在打压她,脾气火爆的总裁。
有人质疑导演没上过班,我倒觉得是导演上班上太多,已经上出肌肉记忆了。
上司的饼,同事的锅,一个都少不了,每个场景、对话都似曾相识。
老板可以上一秒对投资方卑躬屈膝,下一秒就对打工人白眼翻上天。
日常对话都登味满满,讽刺女主纸上谈兵,还非得从典故讲起,被女主戳到痛处,就拿其他同事撒气。
在这种氛围里共事,每一秒都在担心女主的乳腺还好吗。
当然,姚导对爱情的处理可能确实不够丝滑,最终要演相爱的不是秘书和总裁,而是签了合同的谭松韵和林更新,他俩不得不爱,又成为了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
但姚导对职场人情世故的理解完全不输已经腌入味的体制内。
不知道是否过于真实,姚导同样停工快三年了。
以上导演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出圈过,有各自的死忠受众,但是这些对她们的加持并不多。
即使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她们后续工作机会仍然不见涨。
能到手的项目要么是明显离奇的野鸡ip,要么是完全无人在意的班底,拍与不拍无二样,观看人数都不够豆瓣的打分标准。
诚然,并非所有的女导演,都能拍出足够优秀,十全十美的作品,这是事实,也会有女导演像林妍导演拍出《爱的二八定律》,但是不禁反问一句:
内娱拍出辣眼烂片的男导少吗?为何他们还能一部接着一部?
优秀的女导演无戏可拍,在试错探路、工作能力不出众的女导演也无戏可拍。
那戏都被谁给拍了去?
不得不说,各行各业里的上位者们是真团结,即使他们素未谋面,也能把市场空间挤占得满满。
我们期待女性导演能有更多的作品可拍,是因为女性导演总会有她们独特的女性视角,还有天然的对女性的关怀。
女人更懂女人,她们懂女性观众真正想看的,想表达的。
《古相思曲》里导演知竹,将女性关怀植于创作的肌理中。
当陆鸢(张雅钦 饰)在城楼上目送沈不言(郭迦南 饰)时,以用仰视的镜头语言,强化陆鸢凝视的权威性,暗示女性也能是历史进程的锚点。
立意上,为陆鸢从“妖后”污名到“一品诰命”的正名,通过沈不言的史料考证完成对父权叙事的祛魅,隐喻让女性书写历史的可能性。
陆鸢的牺牲也不再是“红颜祸水”式的替罪,而是为民的主动选择,将女性的悲剧转化为结构性暴力的控诉。
武打镜头中,也不见以往执着于女性打斗时,身形多么曼妙,姿势多么优美,规避各种腰臀的特写,而是直接展示了她还击时的力量感。
当陆鸢在平行时空收下那封来自未来的信笺,她接过的不仅是爱情,更是重新解释世界的权力——这或许就是女性导演最温柔的颠覆。
但讽刺的是,《古相思曲》前,知竹导演还有短剧可拍,让锦超小火一把的《长公主在上》也是出自她手,《古相思曲》后,知竹导演的资源,只有遥遥无期的饼。
秦榛导演的《长相思》能够出圈,也是因为女主小夭的清醒不是“非恋爱脑”,而是不把爱情当成救生圈。
小夭1V4的不同态度组成她的情感体系,让女性的欲望可以更加流动和多维度。
她并不急于让女性角色去“战胜”父权体系,跟父权体系硬比出一个高低来,而是展示她如何在这套体系里的裂缝里重新定义胜利。
同时它不回避言情剧的娱乐外壳,而是在其中植入锐利反思。
这种关怀,比任何不知所云的“大女主”的高帽,更接近真实的女性力量。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迪丽热巴回归古偶,会与秦榛导演合作了。
刚刚完结的《雁回时》,编剧曹笑天的设定确实已经是进步,给了内娱不小的震撼,他刻画的男性也确实真实,真实到如同现实的镜子。
你钟爱依仗信任的老实男,可能背地阴湿,随时都想让你去死。
他已经足够大胆超前地去斗父权,就像他先前的作品《九义人》一样,我们从来不会怀疑他对女性题材的摸索。
但是《雁回时》斗完只会觉得空空荡荡。
他斗大爹的野心是真,可是他真的斗得太沉浸了,使得《雁回时》几乎变成了他个人打笔仗的擂台,自己写爽了,追剧的看麻了,这部剧对观众的观感和期待是有失体察的。
说白了,他思想是前卫的,可关怀却给得不够具体,只顾着和宏大叙事作斗争,还是落入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
当市场的受众绝大部分都是女性时,那女导演就具有天生的优势,我们总是羡慕为何台偶、韩剧能next level,也许从根本上就能窥见问题所在。
徐誉庭做编剧时写出了《我可能不会爱你》《光阴的故事》《荼蘼》《战神》,当导演时拍出了《谁先爱上他的》《不够善良的我们》《妹妹》,这还只是部分成绩,说她一人能扛台剧半壁江山都不为过。
其中光是她温柔但不失锋芒的她者视角,就已经价值连城。
我们有作品的女性导演已经在尝试用偶像剧、言情剧完成一场“温柔的颠覆”:
她们不回避爱情,而是将爱情从“人生终极答案”降维为“认识自我的路径”,让亲密戏码不止于发糖工具,而是角色成长的注脚。
让镜头从“如何被爱”转向“如何成为自己”,也许不够完美,也许不够大众。
但这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女性导演力量,在粉红泡泡里,浇筑出坚硬的女性骨骼。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起点,谁能给她们机会?
来源:沙茶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