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征半导体 遭遇“关税劫”或致三星深陷至暗时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20:43 1

摘要: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启动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调查,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若调查认定存在威胁,将可能调整现行关税政策。此举或将对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巨头产生冲击。

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启动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调查,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若调查认定存在威胁,将可能调整现行关税政策。此举或将对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巨头产生冲击。

此次调查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美国政府有意将半导体关税范围扩大到与半导体芯片相关的整个供应链。分析认为,继台积电、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等晶圆代工巨头将生产基地设在美国并进行投资之后,美国再次打出“半导体全面关税牌”,迫使半导体零部件及设备企业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并进行投资。

关税加征遭反噬 三星涨价向终端市场转嫁危机

据韩国媒体《朝鲜日报》报道,对于三星来说,其大部分DRAM产能均在韩国华城和平泽等地的工厂生产。然而,三星电子西安工厂却是该公司最大的NAND Flash闪存生产基地,占其总产能的40%以上。截至2024年,西安厂区的晶圆年产量达到57万片,占比达到44%。因此,若关税政策发生调整,将直接影响三星约四成的NAND Flash产能供应。

据知名媒体Tech in Asia报道,美国持续的监管打击增加了半导体公司全球市场运营的合规成本与业务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目前,三星正在考虑加码中国市场,以寻求业绩突破。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占三星总业绩的31%,这得益于部分中国公司在美国限制之前大量囤积HBM芯片。

据韩国媒体《Newsis》报道,2024年,三星曾受益于拜登政府《芯片法案》,斥资170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投资建厂。截至去年年底,泰勒工厂的建设进度已达到99.6%。目前已接近完工,进入设备交付阶段。然而,考虑到设备通常在工厂建成后3-6个月内进口,设备关税征收时间与进口时间可能将有所重叠。目前,泰勒工厂的投产时间已从2024年年底推迟到2026年,2年的投产真空期难以带来收益,可能会导致三星在业绩节节败退下本就承压的资金链雪上加霜。

3月17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发出警告,称公司“失去内生动力,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并要求高管“应对危机不留余地”。这一表态反映了三星内外部面临的严峻形势——AI芯片业务落后于英伟达和SK海力士,叠加可能的关税冲击,公司利润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据悉,三星管理层正计划向主要全球客户提高内存芯片的价格,涨幅约为3%-5%。三星方面表示,由于市场需求显著增长,DRAM、NAND闪存以及HBM等产品组合的价格有望持续上扬,并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借助市场冠冕堂皇的涨价理由难掩三星黔驴技穷下唯有向市场转嫁成本压力的窘境,据了解DRAM具备大宗产品属性,以全球市场34%的业绩贡献占据三星电子营收的半壁江山,产品涨价让市场买单无疑成了三星当下的无奈之举。

在此背景下,三星涨价后的新合同谈判已经开始推进。此次涨价可视为三星向终端市场转嫁损失的举措。然而,这种策略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不仅对终端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产生影响,也可能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关系和价格体系带来新的变数。

新签公司亦难逃困境 巨额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愈发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三星正在寻求突破口。据美国参议院《游说披露法案》披露的信息显示,三星美国分公司于3月17日与游说咨询企业Continental Strategy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旨在针对通信、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展开政策游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Continental Strategy的合伙人凯蒂·威尔斯(Katie Wiles)与白宫幕僚长苏西·威尔斯(Susan Wiles)存在直系亲属关系。

此外,美国参议院于1月22日发布的游说支出报告揭示,2024年三星公司在美政治游说方面的投入高达698万美元,这一数字刷新了韩国企业在美游说支出的纪录。在这些巨额游说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对华强硬派的迈克·加拉格尔。他曾多次向拜登政府施压,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限制措施,例如提议将中国的半导体领军企业长鑫存储等纳入出口管制名单,并严格限制美国技术向这些中国企业出口。

然而,2025年3月,美国总统川普宣称将废除《芯片法案》,取消对半导体企业的补贴。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三星仍难以获得美国大客户支持。显然,三星前期的游说投入和战略布局似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其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困境。

来源:李哆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