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节档,当《五福临门》热播时,一个细节让无数观众心动:剧中王星越饰演的男主角每次出场,弹幕都会瞬间被"想偷人"、"姐姐想要"、"这个弟弟我可以"刷屏。
你还记得那个让全网姐姐集体"犯罪"的瞬间吗?
2025年春节档,当《五福临门》热播时,一个细节让无数观众心动:剧中王星越饰演的男主角每次出场,弹幕都会瞬间被"想偷人"、"姐姐想要"、"这个弟弟我可以"刷屏。
这个2002年出生的湖南男孩,仅用3天就让该剧破亿播放量,个人相关话题登顶热搜17次,单条微博互动量破百万,超越众多一线明星。
可问题来了——
为什么一个23岁的新人能让于正主动签下十年约?从《周生如故》的配角到《五福临门》的男一号,他用了什么方法完成咖位跃升?"20岁年龄30岁长相40岁演技"的评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
今天,我们就来解密这个让千万少女破防的"年下杀手锏"。
小镇男孩的隐秘岁月:6点起床的艺考生涯
2018年冬天,北京的地下室里,一个瘦削的男孩对着破旧的镜子练习台词。
那是王星越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
从湖南岳阳到北京,这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身上只有父母东拼西凑的3万块钱。为了省房租,他住进了一间10平米的地下室,和另外两个艺考生挤在一起。
"那时候最怕的不是冷,是饿。"王星越后来在采访中回忆,"一天只敢花15块钱,早餐2块钱包子,午餐5块钱盒饭,晚餐8块钱面条。"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每天6点准时起床练声,对着镜子练表情到深夜12点。室友都睡了,他还在背诵经典台词片段。
那个冬天,他被黑中介骗走了500块押金,那是他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哭过之后,他擦干眼泪继续准备艺考。
"我告诉自己,要么滚回湖南卖鱼,要么考上中戏证明自己。"
2019年春天,中央戏剧学院放榜。
王星越考了全国第8名。
那一刻,这个在北京漂泊了4个月的男孩,蹲在中戏门口哭得像个孩子。不是因为委屈,是因为终于看到了希望。
中戏四年:那个永远坐第一排的学霸
进入中戏后,王星越像换了一个人。
同班同学爆料:"他永远坐第一排,永远第一个到教室,专业课成绩年级前三。"连续四年获得学校奖学金,毕业作品获得导师一致好评。
可在光鲜的学霸标签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自律。
室友回忆:"我们都在宿舍打游戏时,星越在练台词;我们出去聚会时,他在图书馆看书;我们睡懒觉时,他已经去体育馆练形体了。"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星越每晚都会对着镜子练表情。各种微表情的细微变化,他能练上几个小时不厌烦。
"他说演员的脸是工具,必须训练到能准确传达每一种情感。"室友说,"当时觉得他太拼了,现在看来,那就是天赋加努力的结果。"
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王星越开始兼职做模特和群演。最忙的时候,白天上课,晚上赶通告,凌晨才回到宿舍。
可就算再累,他也从未落下一节专业课。
在一个人人都想快速成名的时代,这个湖南男孩选择了最"笨"的方法:用时间积淀实力。
龙套岁月:16遍哭戏背后的敬业密码
2020年毕业后,王星越并没有立刻走红。
和大多数新人演员一样,他经历了漫长的"龙套期"。2020-2021年,他参演了多部网剧,大多是不超过5场戏的小角色,有时候甚至没有台词。
转折点出现在《周生如故》。
起初,王星越试镜刘子行这个角色失败了。制片方觉得他太年轻,没有角色需要的成熟气质。可他没有放弃,主动要求再试镜一次。
"我回去研究了半个月的剧本和人物小传,重新理解了这个角色的内心层次。"王星越说,"第二次试镜时,我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没有刻意迎合。"
这一次,他成功了。
进组后,王星越的敬业程度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有一场哭戏,导演要求他表现出"内心崩溃但表面坚强"的复杂情绪,他连续拍摄了16遍,直到导演完全满意。
剧组工作人员爆料:"星越从来不迟到,从来不抱怨,对每个工作人员都很礼貌。有次拍夜戏到凌晨3点,他还主动帮场务收拾道具。"
更难得的是,每部戏结束后,王星越都会写总结,分析自己的表演得失。他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个镜头的心得体会。
"我觉得每个角色都是老师,都能教会我一些东西。"王星越说,"不管戏份多少,我都要从中学到点什么。"
为了《珍馐记》,他学了3个月厨艺,能真实制作剧中所有菜品;为了古装戏,他苦练骑马和武打动作;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他甚至学习古典舞蹈和书法。
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王星越用最原始的方法证明着一个道理:专业,永远是演员的立身之本。
老灵魂的年轻人:超越年龄的成熟魅力
如果说专业能力是王星越的立足之本,那么超越年龄的成熟,就是他最大的魅力所在。
当同龄人都在玩游戏、刷短视频时,王星越在看经典电影和文学作品。他的微博从不炫富晒奢侈品,多是读书心得和工作日常。
"我觉得演员需要有文化底蕴,不能只靠脸吃饭。"王星越说,"所以我会看很多书,看很多经典电影,学习前辈们的表演技巧。"
最让粉丝感动的,是他对每一个人的温柔。
在粉丝见面会上,他能记住粉丝的昵称,回复评论时用心程度让人惊讶。有粉丝说遇到挫折,他会认真地回复鼓励的话;有粉丝说学业压力大,他会建议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和追星要平衡。
面对争议和质疑时,王星越展现出超越年龄的理性。2022年《珍馐记》播出后,部分网友质疑其"只有脸没有演技",营销号恶意解读其走红速度,暗示有资本推手。
面对这些质疑,王星越选择了沉默。不参与网络争论,不回应恶意传言,只是默默用作品说话。
"我觉得争论没有意义,观众看了我的戏,自然会有判断。"他说,"我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够了。"
这种超越年龄的智慧和定力,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熟?
质疑与证明:从"花瓶"到"演技派"的华丽转身
2023年,是王星越演艺生涯的关键一年。
《为有暗香来》的播出,彻底改变了外界对他的印象。在这部剧中,他饰演一个腹黑反派,颠覆了以往的温润形象。
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王星越下了苦功夫。他研读了大量心理学书籍,分析反派角色的内心逻辑;观看了无数经典反派角色的片段,学习不同的表演技巧。
拍摄期间,他"入戏太深",杀青后一个月才完全出戏。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很阴郁,朋友说我眼神都变了。"王星越回忆,"但我觉得值得,因为这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演员的'献身精神'。"
剧播出后,网友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从质疑演技到称赞其"演技派新人",从"只有脸"到"有实力"。
导演公开表示:"王星越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年轻演员之一,他对角色的理解深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对手演员也给出了高度评价:"和星越对戏很舒服,他总能给出意想不到的反应,让整场戏都活了起来。"
可面对赞美,王星越依然保持冷静。
"我觉得这只是开始,我还有很多要学的。"他说,"演技这东西没有天花板,需要一辈子去钻研。"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用最慢的方式,走出了最稳的路。
流量与实力的平衡术:拒绝高片酬的年轻人
成名后,各种机会纷至沓来。
经纪公司希望他多接偶像剧,快速变现流量;制片方开出高片酬邀请他出演男主角;品牌商更是排队等着签代言合同。
可王星越的选择让所有人意外——他拒绝了多个高片酬项目,只因剧本质量不过关。
"我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王星越说,"演员的生命力在于作品,而不是片酬。一部烂剧可能毁掉我十年的努力。"
选择《五福临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与于正合作既有机遇也有风险,但王星越看中的是剧本的质量和角色的挑战性。
"这个角色很复杂,从傲娇到深情,情感层次很丰富。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突破机会。"
面对"被包装"的质疑,王星越也给出了坦诚的回应:"我承认团队会包装我,但我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包装可以让我更好地展现自己,但不能改变我的本质。"
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王星越对粉丝的态度也很理性。他理性引导粉丝关注作品而非私生活,公开表态反对私生饭行为。
"我希望大家因为我的作品而喜欢我,而不是因为其他。"他说,"粉丝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但我不希望这种支持建立在不健康的基础上。"
在粉丝见面会上,他会真诚分享自己的成长烦恼和职业规划:"我也会迷茫,也会焦虑,但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而不只是一个偶像。"
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或许就是他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真正原因。
2025年的封神时刻:《五福临门》的意外爆红
2025年春节档,《五福临门》的播出彻底引爆了王星越的热度。
原本不被看好的这部剧,却成为春节档的最大黑马。开播3天破亿播放量,相关话题霸榜热搜,王星越的粉丝数从500万飞升到800万。
成功的关键在于王星越在剧中的精彩表现。从傲娇公子到深情男友,他把角色的情感层次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表情,都恰到好处。
观众的反馈超出所有人预期。"路人转粉"、"全网女友"、"想偷人"成为高频词汇。连平时不追剧的中年阿姨都开始关注他。
"他有一种很奇特的魅力,看起来很年轻,但眼神很成熟。"一位观众评论道,"这种反差感让人忍不住想保护他。"
数据显示,《五福临门》带动了整个古装剧市场的回温。王星越也因此被媒体称为"古装剧复兴的领军人物"。
可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王星越依然保持着难得的冷静。
"我知道这可能是运气,但我不会因此骄傲。"他说,"爆红容易,保持很难。我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在这个快消的娱乐时代,能保持这样的心态,或许就是他能走得更远的秘密。
新生代偶像的价值观:慢一点,稳一点,真一点
成名后的王星越,开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他低调参与公益活动,资助家乡贫困学生读书;学习书法和古典诗词,传承传统文化;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自律,拒绝过度营销自己的私生活。
对年轻粉丝,他更是耐心引导。在社交平台上,他经常鼓励粉丝好好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希望我的粉丝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王星越说,"追星可以是动力,但不能是全部。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
谈到未来规划,他显得很务实:"我希望5年后能成为真正的演技派,10年后能留下几部经典作品。"
这种"慢热型"艺人的价值观,在快消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我不希望大家因为我长得好看而喜欢我,我希望因为我的作品而记住我。"
王星越在《五福临门》发布会上的这句话,或许就是这个23岁男孩能够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真正密码。
回顾王星越的成长轨迹,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夜爆红的奇迹,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从湖南小镇到北京中戏,从地下室到聚光灯下,从配角到男主角,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扎扎实实。
在一个人人都想快速成名的时代,王星越选择了最"笨"的方法:用时间证明实力,用作品赢得尊重,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
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他坚持专业至上;在一个浮躁的环境中,他保持内心安静;在一个充满诱惑的圈子里,他守住了初心。
这不是鸡汤,而是一个00后给这个浮躁世界最好的答案:
慢一点,稳一点,真一点。
毕竟,在这个什么都很快的时代,能慢下来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王星越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偶像不是完美的,而是真实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续成长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脚踏实地的。
23岁的王星越,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惊喜。
而这,或许只是开始。
你觉得王星越的成功模式能复制吗?在这个快速消费的娱乐时代,"慢热型"艺人还有机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明星私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