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牛放羊见得多了,放鸡还是头一回听说!”在河南嵩县田湖镇樊店村的伊河滩边,几个晨练的老人围着一辆特殊的“房车”啧啧称奇。
“放牛放羊见得多了,放鸡还是头一回听说!”在河南嵩县田湖镇樊店村的伊河滩边,几个晨练的老人围着一辆特殊的“房车”啧啧称奇。
车下,几百只土鸡正扑棱着翅膀在草丛里啄食,而车主智哥正坐在树荫下抽烟,压根不用像放牛羊那样跟着跑。
这就是最近在当地火出圈的“流动放鸡”,河南智哥靠这招把养鸡做成了省心又赚钱的生意,颠覆了不少人对养鸡的老印象。
谁能想到,养鸡还能这么“佛系”?智哥的秘诀全在那辆移动鸡舍上。
这车子看着不起眼,却是鸡群的“移动小家”——白天开到有草有虫的地方,打开车门,鸡群就自动四散觅食;傍晚不用吆喝,它们就会乖乖飞回车棚栖息,比牛羊听话多了。
“放鸡比放牛放羊轻松一百倍!”智哥说起这模式就笑,“早上开个门,晚上关个门,中间啥也不用管,七八十岁的老头都能做,一点强度没有。”
这流动放鸡的精髓,在于“追着资源跑”。春天往果园钻,鸡群啄食青草和刚冒头的害虫,省得果农打除草剂、杀虫剂;夏天挪到河滩林地,蚂蚱、地蜘蛛成了鸡群的“高蛋白零食”;秋冬就去荒坡,草籽和落果足够它们填饱肚子。
嵩县周边的猕猴桃园、梨园、绿化苗圃园都爱请智哥去“驻场”,种猕猴桃的王大叔算过一笔账:智哥带1300只鸡来果园待一个月,杂草少了八成,虫子几乎见不着,光人工除草费就省了2000多块,鸡粪还成了天然有机肥,果子甜度都高了一截。
当然,不是随便什么鸡都能这么“放”。
智哥选的是江西进贤县的“毛脚土”品种,这鸡适应性强,天生爱动,在山林里能飞能跳,养出的肉质紧实有嚼劲。
为了让鸡群“认家”,智哥从雏鸡阶段就在移动鸡舍里驯化,久而久之,鸡群不管飞多远,傍晚都能准确找到车棚。
车上还专门搭了简易产蛋篮,母鸡下蛋不用到处找,收蛋时一捡一个准,省了不少功夫。
更让人佩服的是智哥的“较真”——为了让顾客信得过,他给每只鸡都装了实时计步器。
扫描鸡脚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这只鸡今天走了多少步、去过哪些地方,必须达到100万步才出栏,名副其实的“跑步鸡”。
有了这层保障,他的土鸡和鸡蛋根本不愁卖。每天在抖音、快手上开直播,镜头里鸡群在山林里追虫啄草的画面一出来,订单就不断。
尤其是那绿壳鸡蛋,80%的母鸡都能下,一块五毛钱一个还供不应求,城里的顾客都说“这蛋炒着香,有小时候的味道”。
现在智哥的流动鸡舍已经和周边上千亩林地果园建立了合作,光土鸡就养了5000多只。
周边村民眼红得不行,纷纷来请教,智哥也不藏私:“这模式成本低,不用建固定鸡舍,饲料钱省了大半,关键是找对地方,让鸡吃自然食、走健康路,东西好才有人买。”
有村民跟着学了半年,第一批土鸡出栏就赚了3万多,逢人就说“智哥这招太绝了”。
其实仔细想想,智哥的成功不是偶然。现在城里人越来越认“绿色生态”,流动放鸡正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点——鸡吃的是天然食,生长环境透明可追溯,鸡肉鸡蛋品质自然过硬;对种养殖户来说,鸡群帮着除虫施肥,还能额外赚笔合作费,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种把养殖和种植串起来的循环模式,既省劲又赚钱,比传统养鸡守着固定鸡舍、天天喂饲料的老办法高明多了。
结尾:
放牛放羊的时代慢慢过去,像河南智哥这样的“放鸡人”正在崛起。
他们用创新的想法,把不起眼的养鸡生意做出了新花样,既顺应了市场需求,又守住了生态底线。
说不定再过不久,“流动放鸡”会像放牛放羊一样常见,而智哥们的故事,也会成为乡村创业里最鲜活的教材。
毕竟,能把鸡养得省心、卖得红火,还能帮着地里增产,这样的好模式,谁能不爱呢?
来源:咖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