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收的“硬核/“密码天吃饭到科技撑腰:中收丰的“硬核”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2:29 1

摘要:又是一年秋分至,神州大地处处都是丰收的图景。但如今的丰收,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叙事,而是一场由科技、产业和市场共同谱写的现代农业交响曲。

靠收的“硬核”密码天吃饭到科技撑腰:中收丰的“硬核”密码

又是一年秋分至,神州大地处处都是丰收的图景。但如今的丰收,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叙事,而是一场由科技、产业和市场共同谱写的现代农业交响曲。

密码一:“芯片”升级,好种出好粮

在安徽宿州埇桥区的千亩玉米田里,种粮大户刘涛随手剥开一个玉米棒,饱满的籽粒排列得像黄金。“换成‘迪卡C1210’这个新品种后,亩产直接从1100斤冲到了1500斤!”他的自信,源于农业“芯片”的迭代。

种子是农业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63%,良种覆盖率更是超过96%。正是这小小的种子,为丰收筑牢了最坚实的根基。

密码二:机器换人,丰产更丰收

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产量,更来自效率。在山东费县,75岁的刘德宝再也不用为收割发愁。“以前收花生,全家上阵忙一周。现在一台收割机,半天就搞定3亩地!”

更让他安心的是,合作社统一将花生直送中粮集团的仓库,不仅省去了他跑市场的奔波,还能确保“粮出手、钱到账”。从联合收割到烘干仓储,再到全产业链深加工,现代化的装备和模式,真正实现了“颗粒归仓”。

密码三:渠道联通,好货卖好价

在北京的一场农文旅展销会上,内蒙古的肉苁蓉冲剂成了热销品。店主付自然一边直播,一边介绍:“借力供销系统,我们的产品去年卖了8000多万!”

如今,城乡联动的渠道越来越通畅。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从直播带货到地理标志认证,曾经的“土特产”正通过多元化的市场网络,变成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金名片”。

从一粒种子的科技攻关,到一条产业链的协同发力,再到城乡市场的无缝衔接,中国的丰收故事,正书写着越来越多的“硬核”篇章。这背后,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来源:家和万事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