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床时身体像灌铅,刷牙时的水流声都像在嘲笑你的无力;你盯着未读的工作消息,却连点开屏幕的勇气都被抽空;地铁公交报站声在耳中碎成玻璃碴;电梯数字跳动如氧气倒计时般让你窒息;键盘敲击声像冰雹砸向太阳穴;胸腔里那只生锈的八音盒,每次呼吸都卡着疼痛的旋律。
起床时身体像灌铅,刷牙时的水流声都像在嘲笑你的无力;你盯着未读的工作消息,却连点开屏幕的勇气都被抽空;地铁公交报站声在耳中碎成玻璃碴;电梯数字跳动如氧气倒计时般让你窒息;键盘敲击声像冰雹砸向太阳穴;胸腔里那只生锈的八音盒,每次呼吸都卡着疼痛的旋律。
你意识到生病的你需要暂停,然后停工后那些被打破的省会规律、经济压力的重负,还有与社会脱节的恐惧,让你又一次纠结迷茫。但这不是懒惰,也不是软弱,就像骨折的人无法奔跑,你的心灵需要汲取营养,大脑也需要时间与和。这不是沉沦,是灵魂在冬眠,如深秋的梧桐,必须落尽所有的叶子,才能听见年轮里春天的回响。
重返社会的每一步,都是英雄之旅:第一次完整地参加会议时,授信的汗浸湿了笔记本;鼓起勇气向客户同事领导发消息,盯着对话框反复修改的忐忑;面对临时下发的人物的压力,情绪波动时颤抖的双手紧握着……
这些看不见的挣扎,都是你用尽全力的证明,每一小步都是撕开黑暗裂缝的光,那些被情绪揉皱的早安,终将在某个黄昏舒展成晚霞般的微笑。抑郁教会我们脆弱,也让我们更懂坚韧。
我们发诚邀你参加本次征集,你的经历,将成为成千上万孤舟的灯塔。请你来讲述——用一幅画、一段影像、一篇文字,告诉我们:病非如此,症该常谈,暂停之后仍有重启的可能。
主题征集
▍主题一:反污名:病非如此
“你看起来不像生病。”
“别人都能在工作赚钱,为什么就你在家啃老?”
你是否也曾被这样的话语击中?你是否也有曾被贴过疾病标签,被误解的时刻?(被父母、亲戚、社会亦或者自己也曾给自己贴过标签)
请基于一个或几个你遭遇过的真实被误解被污名化的场景(和情绪障碍相关),进行回应、反驳或重构。
形式:文章/ 条漫/ 单幅绘画作品or雕塑装置 / 诗歌/ 视频
▍主题二:看见:症常对话
你生病之前,经历了怎样的过去,你生病时有过怎样的体验和状态;有过哪些痛苦或温暖的经历;易于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这一次,邀请你坦诚地记录与情绪、症状共处的日常。不需要美化,不必总结“成长”,我们要的,是你最真实的生存现场——可以是凌晨三点与失眠的对峙,是人群中突然袭来的恐慌与自我安抚,是与幻听幻视共存时那个旁人无法进入的世界,也是你一点点摸索出的、微小却有用的应对方式。情绪困扰不是“矫情”,治疗不是“想开点就好”。
我们希望征集到你与症状的对话(躯体化,幻听幻视,妄想,自伤,进食障碍……),这个症状带给你什么,你应对症状的方式,你有何思考……这是一次对内在经验的勇敢凝视,同时也是分享与症状共存的独特经历分享可隐晦可直白,可深刻可轻盈。
形式:文章/ 条漫/ 单幅绘画作品or雕塑装置 / 诗歌/视频
▍主题三:暂停与重启:我的康复地图
这不是一份标准康复指南,而是你独一无二的时间地图。它可以破碎、可以断续、可以绕路、可以留有空白——就像真实的康复过程一样。
我们想邀请你,用任何你感到舒适的形式,记录下这段特别时光中的疗愈时刻,亦或者是康复过程中走过的那些弯路:被迫停工,让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思考;自己如何在康复之路上前行;以及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期间的经历、波折、体会……一切你想说的。
你可以“种草”也可以“避雷”,总之,你作为过来人的分享将会很有帮助。我们征集所有真诚的记录,无论它们来自当下还是回忆,是片段还是连续。这些私人体验汇聚在一起,将共同构成一幅真正有温度、有共鸣的「康复地图」。
征集形式:文章/ 条漫/ 单幅绘画作品or雕塑装置 / 诗歌/视频
征稿时间
以上三个主题,所有类型的投稿截止时间均为2025年9月30日晚12:00整。入选名单将于10月9日在渡过主号公布。
奖金与激励
· 入选奖金:
o 文章/条漫/绘画/雕塑装置/视频:100元/个
o 诗歌:50元/篇
o 多篇投稿按实际入选篇数结算奖金,未入选则无奖金。
· 创作激励金(文章类):
o 刊登后7日内阅读量超5000:额外奖励50元
o 阅读量超10000:额外奖励100元
o 以公众号后台数据为准
入选作品,有机会入选10月在北京及广州举办的艺术展。
不同题材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文章投稿
· 内容要求:重点突出、三观端正、内容真实。文体不限,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均可。原创首发于渡过平台的文字作品,一稿多投者参照文末《“渡过青春节”征稿入选规则与说明》处理。
· 字数要求:文章类不少于1600字,诗歌不限字数。
· 投稿数量:一人可投稿多篇,最终以文章质量判定是否入选。
· 投递方式:扫描投稿通道二维码。
绘画与艺术作品投稿
· 内容要求:我们征集形式多样的原创首发视觉艺术作品,主旨应积极向上,富有内涵与希望。
· 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绘画(手绘、板绘)、条漫、手工、装置、雕塑、摄影。
· 内容要求:
条漫作品:需讲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一组作品不少于8宫格,黑白彩色均可。
单幅作品(如绘画、摄影、雕塑):需具有深刻内涵与可解读性。
摄影作品每人限投1组。
· 格式要求:
电子作品请投递高清版本。
实体作品请先拍摄清晰、高分辨率的照片投稿,审核通过后,再与编辑部沟通原作品邮寄事宜。
· 投递方式:扫描投稿通道二维码。
往期作品参考:
视频投稿
(需真人出镜)
内容要求:我们邀请有抑郁症经历的朋友,真人出镜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要求横屏拍摄。分享个人与抑郁症相处的真实经历,需原创首发、重点突出、三观端正。
录制要求
· 设备:手机竖屏录制,使用手机支架保持画面稳定不抖动
· 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自然光或柔光灯优先),背景干净简洁
· 人物构图(重要!)
景别 :建议拍摄半身景别(腰部以上) 或近景(胸部以上)
位置 :人物居于画面中央,头部上方留出适当空间,避免顶天立地
视线 :直视镜头,与观众产生连接感
着装 :日常服装即可,避免条纹或复杂图案
· 收音:建议连接蓝牙耳机等外接麦克风,保证音频清晰无杂音,时长>20min
· 参数:
分辨率 :4K (3840×2160)
帧率 :60fps
格式 :MP4(H.264编码)
· 画幅:竖屏(9:16)
· 投递方式:扫描投稿通道二维码。
· 可根据个人表达习惯调整口播文案,保持自然真诚即可
· 如需有不清清晰的地方或进一步指导,请联系工作人员
来源:健康益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