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白城拆围透绿惠民生: 360处围挡“变身”17处便民空间 释放城市活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1:46 3

摘要:“这块空地以前可埋汰了,全是垃圾,没人管。现在政府建成早市,老百姓遛弯买菜都方便,太感谢了!”市民赵昌生口中的变化,源于白城市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的围挡专项整治行动。自年初将围挡整治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以来,白城聚焦“围而不建”“围大建小”“久围不拆”等群众关切问题,

“这块空地以前可埋汰了,全是垃圾,没人管。现在政府建成早市,老百姓遛弯买菜都方便,太感谢了!”市民赵昌生口中的变化,源于白城市今年以来大力推进的围挡专项整治行动。自年初将围挡整治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以来,白城聚焦“围而不建”“围大建小”“久围不拆”等群众关切问题,通过“拆围、退距、透绿、扩容、惠民”,已摸排各类围挡360处,拆除违规围挡161处,释放和盘活场地空间83.5万平方米,建成临时停车场、口袋公园、便民市场等便民场所17处,实现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双提升”。

拆围还空间:从“垃圾场”到“幸福地”

辽北路火车站西侧的待开发地块,曾被围挡圈围闲置超10年,破旧围挡成了“遮丑墙”和偷倒垃圾的“重灾区”,靠近火车站和居民区的特殊位置,让环境脏乱问题成为市民投诉焦点。2025年5月,白城市启动整改,拆除围挡后释放的8000平方米空间,变身“火车头夜市”,300余个摊位整齐排列,特色烧烤、风味小吃、白城特产一应俱全,不仅解决500余人就业,更让城市烟火气十足。

胜利路与金辉街交会处的闲置土地,同样被破损围挡长期圈占,靠近铁路沿线存在安全隐患,周边停车难、环境差问题让居民苦不堪言。如今,10800余平方米的闲置地已建成中小型货运车辆免费停车场,可容纳120台车辆,有效缓解区域停车压力。“以前这里是废墟垃圾场,现在政府给平整了地面,划了车位,收拾卫生还不要钱,比以前强多了,现在这儿挺好!”货车司机刘明国对改造后的经营环境赞不绝口。

多元治理:拆改管并重筑牢长效机制

白城市以“精准拆改、多元共治、长效管控”三维发力,破解围挡治理难题。在拆改环节,建立“分类治理+动态监管”模式,对超期、不规范围挡坚决拆除,对工程围挡优化布局、美化外观;在治理层面,坚持“部门统筹、社会协同、群众参与”,通过“动态巡查+协同处置”机制整合部门与属地力量,依托城管热线收集市民监督反馈,形成“全民找问题、专业抓整改”的良性互动;在长效管控上,制定围挡设置规范化标准,强化施工单位主体责任,从规划阶段规避空间闲置风险,杜绝“一拆了之”。

民生导向:83.5万㎡空间变惠民红利

拆围释放的空间,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目前,白城市利用腾退场地建成3处临时停车场,新增320个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货运车辆无序停放问题;建设3处口袋公园、改造5处小微绿地,形成“推窗见绿、转角遇景”的生态网络;开辟4处便民夜市,设立1000个经营摊位,带动1500人就业再就业,激活夜经济。在经开区三合路早市、新城区便民市场,通过设立1350延长米标准化围挡,新增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摊位611个,既规范了地摊经济,又便利了市民生活,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从“围堵”到“开放”,从“闲置”到“活用”,白城的围挡整治不仅拆出了城市空间,更拆出了民生福祉,让城市治理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市民。下一步,白城市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建立围挡常态化监管机制,深入发掘拆围空间资源,建设更多便民利民设施,让群众在城市治理的细微变化中,持续感受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毕琨宜

受访单位供图

初审: 郭龙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