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5名毕业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志愿者学校获评“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22:52 1

摘要: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奉献与担当的充分认可,更是培华学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动写照。他们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在基层实践中锤炼自我,在祖国需要地方默默耕耘,真正实现了“根深叶茂、生长不息”的成长轨迹。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句铿锵有力的誓言

始终激励着一批又一批

培华青年奔赴远方、扎根热土、践行使命

近日,从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项目管理办公室传来喜讯

西安培华学院5名毕业生荣获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优秀等次志愿者

学校获评“优秀等次项目办”称号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奉献与担当的充分认可,更是培华学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动写照。他们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在基层实践中锤炼自我,在祖国需要地方默默耕耘,真正实现了“根深叶茂、生长不息”的成长轨迹。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1.她写下最动人的青春剧本

姓名及专业:2023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赵伟龄

服务地: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赵伟龄的手机里,还存着大学毕业前夕的几张照片——她和同学们在排练室热烈地讨论剧本,构想着如何用故事打动人心。而今天,她的“创作现场”是在欧亚经济论坛会场穿梭不息的人流中,也是在U23亚洲杯预选赛看台上需要帮助的观众身旁......

2023年从培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她选择了加入西部计划,成为西安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一名志愿者。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超过1400个小时。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数不清的清晨与深夜:她曾为一场国际会议反复核对动线,也曾顶着烈日站在球场边引导人群;她参与策划市级志愿服务品牌,让更多年轻人留下来、做下去;她也走进社区,把“激励保障”这样听起来遥远的词,变成一线志愿者脸上安心的笑容。

从编织故事到服务现实,从创作者到守护者,赵伟龄让曾经笔下的“青年担当”,变得如此具体而真实。她依然在书写剧情——只不过这一次,是用脚步、用时间、用一颗愿意扎根的心。而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里,最动人的青春剧本。


2.他是志愿者也是“新农人”

姓名及专业:2021届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王远河

服务地: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崔家沟村

王远河是2021届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村崔家沟村进行志愿服务的四年里,他用脚步重新“丈量”了自己所学,谁也没想到,一个曾经整天与数字打交道的年轻人,如今埋头扎进了村里最具体的事:小到一份文件的收发、一场会议的安排,大到一场文艺汇演的策划、一段社火秧歌的热闹排演。

他经手的公文超过800件,走访百余家村户——这些不只是数字,更是他与这片土地逐渐熟悉的印记。物资管理、接待村民、甚至植树绿化、文艺演出筹备……他成了村里一个“什么都搭把手”的“新农人”。

但他觉得还不够。于是,人们又看见他出现在更多地方:俯身在步道边清理杂草、沿河弯腰捡拾垃圾、耐心向老人讲解垃圾分类、在高考那天悄悄守护奔赴考场的少年、甚至拿起推子为老人理发……这些片段拼出了另一个王远河——他不再是村民眼中“弯不下腰的大学生”,而是“为村里人做实事的人”。从数字到泥土,从报表到乡情,王远河说,他是在完成一场属于青春的“修行”。而这条路,他才刚刚走上,步履正稳,初心如故。

03.他把热爱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姓名及专业:2024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黄家驹

服务地: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人民政府

黄家驹原以为自己的舞台会是代码、电路与信号塔,却没想到,真正的“基层第一课”,是从一份份公文、一场场会议、一句句群众诉求中开始的。每一天,他经手几十份文件。它们不只是纸张或邮件,更是政策的触角、民情的回音。一年下来,超过3000份文件从他手中流转——他学会了分辨轻重缓急,迅速对接其他部门,把每一份要求落到实处。

上百条“12345快速响应平台”工单、处理各类信箱来信,背后是路灯不亮、水管破裂、农作生长问题……他认真沟通、协调跟进,直到电话那头传来一句“解决了,谢谢”。100%的满意率,是他用耐心和效率换来的回应。

工作之余,他走进街道社区,俯身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耐心讲解。他说,这不只是一份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

4.用830个小时读懂了“基层”二字的重量

姓名及专业:2022届法学专业 马学勇

服务地:铜川市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事处基层青年服务专项

走出法学院的大门,马学勇并没有走进律所或法院,而是选择了一条走向黄土高原的路。2022年,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他来到了铜川市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事处,成了一名基层青年服务专项志愿者。他用830个小时的贴心服务,慢慢读懂了“基层”二字的重量。

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成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带着温度和情感滋润他们的心田。他团结青少年、走访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脚步一次次踏进乡亲们的家中,也一次次走进他们的心里。

他组织过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从策划到执行,从保障到总结,他慢慢从“新手”变成了大家信赖的“专员”。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搭建项目办与志愿者之间的桥梁、甚至张罗志愿者的休闲活动……他说,这一切琐碎、具体却无比重要的工作,都是他“成长的土壤”。

因为在工作表现出色,他被赋予了新的身份——共青团宜君县第十七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他说,这段基层岁月,是他一生最珍贵的财富——让他相信,真正的成长,发生在泥土之间、人情之中、实践之地。

5.“这姑娘,靠谱

姓名及专业:2022届财务管理专业 南圆圆

服务地: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党委办公室

南圆圆因为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未毕业时就已经在西安的一家较有名气的单位实习,原本可以顺利留在单位,但她却想回报养育自己的乡村,所以,一毕业就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这里,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文书处理、会议筹备、部门协调……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她却做得一丝不苟。慢慢地,她从“那个新来的大学生”变成了大家口中“靠谱的小南”。

她开始尝试把“账本思维”转换成“服务思维”。她协助组织“主题团日+读书分享”活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真切地希望让每一个参与的年轻人有所收获。她主动利用寒暑假,动员返乡大学生一起走进社区、村庄,参与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累计728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是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一场场温暖的行动。

最让她感到充实的,是真正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从协助推动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解决,到在街头巷尾被老乡认出、亲切地喊一声“圆圆”,她说:“我能做的不多,但我想多做一点。”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用诚恳和坚持,换来了同事和群众一句:“这姑娘,靠谱”。

他们的故事,没有宏大的叙事

却有着最真实的温度

每一份坚持

都在悄然改变着一方水土

每一次伸手

都点亮了陌生人的希望

他们或许只是微光

但千千万万微光相聚,便是星辰大海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不只是一句口号

更是一场青春的远征

是一次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命实践

愿他们的故事,也能照亮你前行的路

愿你也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

扎根而生,向阳而行

— END —

来源:考生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