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时速80公里,由此前的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分为地面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其中路基加宽段长约7.1公里,隧道段长约9.2公里。在隧道段中,盾构段长约7.37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
本报讯(记者孙宏阳 李博)今天凌晨,随着首辆汽车“钻”进“地下东六环”,历时五年半建设的北京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营。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时速80公里,由此前的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分为地面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其中路基加宽段长约7.1公里,隧道段长约9.2公里。在隧道段中,盾构段长约7.37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原东六环路是以高架桥为主的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高峰期间较为拥堵。在改造工程中,将东六环“藏”到地下,可实现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十余条东西向城市道路贯通,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同时,将原双向四车道增加为双向六车道,车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如果按照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驾车通过这条特长隧道,约需要7分钟,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地下高速,不仅可以更高效地服务市民出行,还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地面车流穿梭转换带来的噪音、尾气排放等环境影响,同时隧道内已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可收集并净化汽车尾气,降低隧道内及洞口处污染物浓度。”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东六环隧道开通后,一座高线公园未来将在城市副中心亮相。在东六环入地改造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将对东六环的既有道路、桥梁利旧改造,建设一条南北长约14公里、东西宽约300至500米的带状公园,成为城市副中心核心地带的一条活力奔放、多元缤纷的绿色动脉。
设计巧思 作为华北地区最长的城市隧道,“地下东六环”无处不体现着建设者的巧思。
隧道最深处距地面70多米
“我们正处于副中心枢纽下方,距离地面70多米深……”置身东六环隧道最深处,听到建设者的介绍,记者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从进入隧道开始,直至行至最深处前,都没有明显的下坡感觉。
下穿副中心枢纽,仅是“地下东六环”过关斩将的其中一关。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项目管理处副总经理郭琪告诉记者,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空间环境复杂,隧道连续下穿通燕高速、运潮减河、通胡路、京秦铁路、北京地铁6号线、广渠路、北运河、滨河路、京津公路……与12条道路、11条轨道、3条河道相交,涉及风险源共计99处。
建设单位联合施工单位、装备制造厂商集中攻关,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河号”和“京华号”两台盾构机,均为国内最大级别盾构机。大国重器,一路突破,一路掘进。为严控沉降,东六环隧道首次应用大直径泥水盾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可以理解为,在掘进的同时,往空隙内打“强力胶”,起到加固、防水等作用。此外,早在掘进之前,就已经对地上建筑物基础周围进行深孔注浆加固,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
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地下东六环”为本市带来首个地下立交——土桥立交。如今,老六环路的土桥地面立交已经拆除,阻隔两侧片区的“中国结”退出历史舞台。
“在东六环土桥立交位置,需要将盾构隧道与地面公路进行衔接,而受到隧道深度、盾构井距离土桥太近等因素影响,泥水平衡盾构机不具备‘爬’出地面的条件,只能采用传统的明挖法施工。”
郭琪介绍,相比盾构法施工,明挖每宽一米,开挖的土方量都是呈指数级增长。而土桥地下立交因需要修建6条匝道,匝道需要缓缓绕出主线,让车辆“盘”出去,因此该处隧道路基开挖宽度达到140米,比长安街还要宽,相当于在地下挖出了“十车道”。
如今,驾车行至东六环隧道南口,驾驶人可以在交通标识指引下,通过地下匝道快速转换至京津公路方向。土桥地下立交拥有6条匝道,与京津公路、东六环西侧路实现全方向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土桥立交各条匝道基本没有急弯,驾车进出匝道安全平缓。隧道洞口段,设有渐变照明和景观遮光棚,科学减缓洞口内外亮度差,降低洞口眩光影响,让司机的眼睛更舒服。
疏散通道纵横分布更安全
特长隧道,带来的安全挑战也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如何第一时间疏散、救援?
记者探访时注意到,东六环隧道的疏散通道纵横分布,形成了一张立体救援网。“万一发生火情,烟往上吹,人往下跑,可将险情快速隔绝,救援车辆走最下层‘捷径’,将人员安全迅速运走。”郭琪介绍,隧道还布置了感温光纤,感知火情并自动报警,触发泡沫灭火喷淋装置后,可迅速进行初期灭火处置。
运营企业高效运用东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台,对行车数据进行精细化查询管理,结合隧道全覆盖视频,实现隧道内车辆全线动态跟踪,提高隧道事件的检测水平。隧道内定向广播、可变情报板、车道指示灯等设施可根据联动控制预案实现按车道管控。
东六环隧道还拥有完善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指挥处置体系,细化了5级应急响应机制,在隧道洞口、疏散通道口设置4个24小时应急值守站,配置专业救援队伍和车辆设备。本报记者 孙宏阳
东六环隧道今晨通车。本报记者 程功 摄
出行提示
❶原东六环常屯收费站、小圣庙收费站今天零时起关闭。原来由常屯、小圣庙收费站进入东六环的车辆可通过通怀路、通运路、潞苑北大街、潞邑东路等路线,从最近的潞苑北街收费站、土桥收费站进入东六环。
❷自今天起,全天禁止重型载货汽车和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进入东六环小庞各庄桥至施园桥路段通行。
❸东六环隧道开通后,工程建设期间修建的临时导行道路,将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拆除;导行路拆除后,土桥立交由南向东方向的规划匝道将组织建设,工程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