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目前,全省检验检测机构近2500家,年营收超400亿元,建有国家质检中心58家、省级质检中心86家,正在高水平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版建设,致力打造企业发展的集成服务商和“两新”融合推动者。
浙江省作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高地,始终走在检验检测领域的前列。
截至目前,全省检验检测机构近2500家,年营收超400亿元,建有国家质检中心58家、省级质检中心86家,正在高水平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版建设,致力打造企业发展的集成服务商和“两新”融合推动者。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记者跟随活动,走进浙江省多家检验检测机构,近距离感受检验检测在助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民生消费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精准把脉 对症开方
走进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电磁兼容实验室,第一站便来到10米法半电波暗室。
在这间四面墙壁和天花板遍布吸波材料的暗室内,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在接受电磁兼容测试,10米外的接收天线将数值传输给一墙之隔的电脑,以此检测汽车电磁辐射是否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所谓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既能正常工作,同时又不对周围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当辐射超过允许限值时,可能干扰周围设备正常运行;同时,电子设备也容易受外部电磁干扰,当抗电磁干扰能力不足时,则可能导致自身运行异常。
“新能源汽车内集成了大量高压、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如电机、电控、DCDC、OBC等多个高压部件及高压线束。因此,更容易产生极高的瞬态电压和电流,从而产生电磁骚扰。”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电磁兼容实验室主任孙玮说。
在电子电器产品认证过程中,电磁兼容性具有一票否决权,如果电磁兼容性不能满足相应法规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上市。
不过,对于车企而言,一次性通过EMC测试并不容易。车企往往需要对产品进行摸底测试,并根据结果不断进行整改优化。设计开发过程中,单个零部件的调整都可能对EMC性能产生影响。
也许有人会问,有EMC测试需求的企业为何不自己建实验室?
一方面,技术难度大。以电波暗室为例,它需要创造一个特别纯净的电磁测量环境,尽可能抑制暗室内部电磁波的多路径反射干扰,同时最大程度地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另一方面,投资成本高。EMC测试设备投入高昂,单个EMC实验室建设成本就有可能超过千万元。
“作为第三方实验室,我们长期面向企业开放,助力企业评估产品对环境的电磁辐射情况,为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的平台,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孙玮说。
通过实验室EMC摸底测试,企业产品在国家指定检测机构的正式认证中可实现一次性通过,这节省了企业时间和成本,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
当然,实验室不只为企业产品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缺陷,还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优化解决方案。
孙玮告诉记者,在EMC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检测超标的情况,实验室凭借自身经验优势,会为企业迅速定位问题点,解决超标整改难题。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电磁兼容实验室始建于1998年,是浙江省内最早从事电磁兼容检测的实验室,是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标准建设的综合性实验室,功能完善,测试项目齐全。
除了上述10米法半电波暗室外,实验室还建有3米法电波暗室、汽车电子电波暗室、多功能屏蔽室和抗扰度测试区。自开放以来,实验室已为零跑汽车等众多企业提供超1000批次的EMC试验服务。
企业送检 足不出户
在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远程智控实验室(以下简称智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着300多公里以外的实时画面:一块块仪表正通过传送带送至实验室接受计量检定。实验室空无一人,所有检定程序自动完成。
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远程智控实验室流量和能源所副所长张宁宁介绍,画面中的实验室在位于温州市苍南县的某仪表企业内,检测样品来自该企业生产的天然气流量计,整个检定流程由身在杭州市的智控室工作人员远程操控完成。
智控室可通过控制中心的大屏幕实现远距离控制和操作开展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检测人员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两地交互,远程下达检测指令,控制远程计量标准器按照设定程序实现被检样品的检定。
浙江省作为全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重要的生产基地,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在调研中了解到,浙江省流量仪表龙头企业存在送检成本高、检测周期长、产品包装损耗大等实际问题。
“以温州市苍南县为例,该县天然气流量计产业集中度高,仅两家企业就占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苍南距离杭州超过300公里,这些仪表送检至杭州,仅运输成本就很高。”张宁宁说。
为破解上述问题,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探索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将实验室“嵌入”企业产品生产链末端。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提供设备,企业提供场所,企业“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检定校准。
计量检定校准全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如何保证检测客观公正?
智控室在严格保证检测公正、质量要素全控的前提下,构建以物联视讯、智能安防、环境保障、数据安全为核心的高集成度、高智能化物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检测过程。
核心计量标准器设置三重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出现非授权人员进入、标准器故障、试验环境参数偏离等任何异常情况,实验室将自动报警,检测程序停止运行并进入异常处理程序,确保检测过程无人干扰,检测行为规范公正。
张宁宁表示,智控室通过数智化将计量服务从实验室前移至企业生产现场,安全、规范、高效、精准实现计量溯源服务,紧贴产业基地,推动数智化先进计量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制造产业转化应用,实现计量就地落实。
智控室年检测量超7000台件,检测周期由过去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4小时,检测效率提升42倍,加速了仪表产品交付使用的进度,快速提升产品响应市场需求能力,同时也缓解企业库存压力,大大降低企业送检成本,预计每年能为企业节省物流运输、重复包装和人力等直接成本超百万元,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下一步,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将在试点建设智控实验室的基础上,提炼总结试点可复制经验,持续改进优化,拟起草制定浙江省地方标准,形成建设标准统一、科学规范、可复制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助力浙江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商家省心 买家放心
“世界珍珠看中国,中国珍珠看山下湖。” 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是全球最大的珍珠产业集散中心。这里的珍珠交易占全国的80%、全球的70%,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构建起涵盖养殖、加工、设计、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珍珠愈发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山下湖镇的珍珠商家抓住时机,乘势而上。他们熟练运用各类平台,从过去守着摊位“等客上门”,到如今主动推销,将珍珠产品送往世界各地。
直播电商的迅猛发展在为珠宝行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消费者对“货不对版”“证书造假”等问题的担忧。
山下湖镇探索建立网售产品信息追溯机制,在当地主要珍珠销售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建设抖音电商质检仓一体化运营中心(Quality Integration Center,简称QIC),通过抖音平台销售的珠宝产品需要进入一体仓,由第三方机构检验后由平台发货。
抖音电商QIC通过构建“消费者下单—商家送货入仓—珍珠质检把关—合格产品对接物流发货”的全链路闭环管理体系,将传统的事后监管模式转变为事先检测,破解直播电商行业痛点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华东国际珠宝城抖音电商QIC,实地探访电商珠宝品控全流程。
据介绍,买家通过抖音平台下单后,商家不能直接发货给买家,需将货品送至抖音电商QIC,窗口工作人员核对订单信息和货品信息一致后将货品入仓,再将货品送入质检中心。
进入质检中心后,质检人员会对货品逐一称重拍照,使用放大镜、宝石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特征并描述记录。接下来,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专业仪器对货品进行细致分析。
以紫外可见光谱仪为例,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诸暨实验室负责人朱毅杰介绍,市场上存在不法商家,为了让玉石呈现出完美颜色,一般会使用颜料染色剂对其进行染色处理,该仪器便能给出所检的玉石是否经过后期处理的相关鉴定信息。
整个质检流程环环相扣,严谨细致。经质检合格后,抖音电商QIC会对每一件货品出具单独的质检证书。拿到证书的这些货品紧接着会被送往下一站进行仓储打包。质检过程中,如发现货品存在材质不符、货不对板等问题,货品将被退回商家。
“起初,有些商家可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送检的是次品甚至赝品。但随着问题产品一次次被检出,现在整个行业规范多了。偶尔出现异常,也多是商家配错货导致。”朱毅杰说。
通过整合电商平台、直播基地、质检机构、物流机构与商家资源,抖音电商QIC不仅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还为商家降本增效。目前抖音电商QIC发货时效已提升至4到8小时,显著降低商家质检与物流成本,有效提升成交率,为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 灿
来源: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