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开药店暴利滑坡了,为什么大街上开药店的还是越来越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14:14 1

摘要:都说这两年路边新开的只有两种店,一种是奶茶店,另一种是药店。你仔细一想,这结构很合理啊,黄蓉找断肠草的时候说:“凡毒蛇出没之处,七步内必有解药”,奶茶喝多了就去买药,犹如主播点外卖,小哥刷手机,生态算是闭环了。

都说这两年路边新开的只有两种店,一种是奶茶店,另一种是药店。你仔细一想,这结构很合理啊,黄蓉找断肠草的时候说:“凡毒蛇出没之处,七步内必有解药”,奶茶喝多了就去买药,犹如主播点外卖,小哥刷手机,生态算是闭环了。

4年时间,奶茶店从一杯二三十到9块9给券,买一送一。当奶茶店价格战正打的难分难解时,满大街的药店先一步扛不住了。

第一财经的报道,中康药店中系统数据显示,全国关闭的药店数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6778家,增加至第二季度的8792家。今年连锁药店的业绩一个比一个差劲。

8月份,国药一致发的半年度业绩快报,零售板块(也就是国大药房)受门诊统筹政策、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净利润自损1400万,同比降了104.81%。

健之佳发的半年报,净利润和上年同期1.6亿元相比,预计将减少9000多万,同比降幅高达60%。你再往前数,三大超万店的连锁药房也都是雷声滚滚。

7月底,“老百姓大药房”公告,董事长谢子龙被留置,立案调查;6月份,“一心堂”因为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进行了负责人约谈;3月份,“大参林”实控人柯金龙,自去年7月被留之后,被确认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50万。

大面积关店,业绩亏损,爆雷不断。2024年药店究竟是怎么了?

都说路边奶茶店和零食店开的越来越多,但跟连锁药店比起来都是弟中之弟。

印象里,我们小区旁边的药店,前些年还不算密集,单体有点比较多,也就这四五年时间,连锁药店无孔不入,大街小巷是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旁边的饭店、超市、服装店、蛋糕店都是花开花谢,开了有关,唯独药店逆势抄底,把一个个空土收入囊中。

开业时锣鼓喧天,鸡蛋保健品送个不停,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喊的那个亲切,像我这种不善言辞的,也总是顶不住店员的热情,似乎不拿点货架上头最显眼的药,再顺手开个会员,自己都不好意思。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截止到2023年年底,全国持证药店数量超过66.7万家,比现存新茶饮门店数还多出了10万余家。

以老百姓为例,从2001年的第一家店到第5000家花了18年,从第5000家到第1万家只用了三年,“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和“一心堂连锁药店”集体迈入万店时代。

开的越多,亏的越多。2024年上半年,药店店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0.6%,客单价同比下滑8.9%。离谱的是,亏的越多,开的也越多。直营、特许加盟、自由连锁,连锁药店的扩张步伐仍未止步。

到今年二季度,药店门店数同比又增加了6.5%,已经达到了70.1万家,看来闭店1万多家,丝毫没有给连锁药店们敲响警钟。

从2018年到现在,药店单店服务人数已经从3000~5000人降到了2000人,个别地区仅有1000人左右。

单店2000人是什么概念呢?美国单店服务人数是6000人左右,日本在2000人到3000人之间。

按理说美国地广人稀,我们应该和人口稠密的日本对比,按三个国家2021年的人口数,中国是147人每平方公里,美国是36.3人每平方公里,日本高达344.8人每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我们的药房单店服务人数比日本都低了,步子迈太大,药店过剩,僧多粥少是一方面,医保和买药方式的变化,又使药店的处境雪上加霜。

自2021年医保个账改革以来,原先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已经划入统筹基金,导致个人账户收入大幅减少。

2023年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比2022年减少了近1400亿,降幅达到18%。药店的财神爷是退休的大爷大妈,个人账户里的钱少了,加上集采后医院开药价格变低。

老年人当然会对药店的高单价异常敏感,还有线上买药的冲击,外卖这玩意儿不是不知道,用过才知道是真香,又是免费送配,又送券,还能比价,九派新闻采访店主说,外卖竞价太厉害,每接一笔订单都提心吊胆,生怕亏本。

以标价27元一盒的活菌颗粒为例,其补贴降价4元,再扣去每单4元的管理费,4元骑手跑腿费,1元服务费,到手收入只剩14元,比进价还低。

另外,线上医保的步伐也在加速,很多大城市已经有了,只要在付款的时候选择医保支付,就能进行医保个账结算,然后外卖配送到家。

一边是药店管不住自己扩张的手,另一边是医保和买药方式的变化,使曾经的暴力一去不复返。

经历了5年的跑马圈地后,药店终于在2024年露出了疲态,中康报告说,上半年定金销售额下滑10%。进一步剖析,1~5月份72%的门店生意都出现了下滑,如果按照头部连锁门店的大致水平,35%的毛利和5%的净利,一家门店营收下滑15%就会触达盈亏平衡线。

那么保守预估,今年1~5月份,有超过45%的门店亏损,5月份这个数据更进一步提升至54%,也就是说,全国70万家药店至少一半都是亏损的。

有内内测算,一般一家店连续6~9个月亏损就会闭店,按照45%的亏损门店比例,如果现在70万家店减少45%,跟许多专家预估未来减少到40万家店的判断刚好是一致的。

真这么算,一半的药店都要关掉,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让人纳闷的是,冰冷的关店潮已经是明摆着,为什么连锁门店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扩张冲动呢?

这么说吧,我听说过一句话,看宏大叙事我充满信心,想起自己的生活又是一地鸡毛,具体怎么表达我忘了,大概就是宏观与微观感受不同的意思,药店的情况也差不多。

一说起药房的未来,那分析师必然会列出各种未来要与国际接轨的数字,按“十四五”药品流通行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又有5~10家营收超过500亿的零售连锁企业。

现在几家头部只有200亿左右,百强零售企业占比要达到65%以上,现在百强占比还不到40%,药品零售连锁率要接近70%,现在还不到六成,这你怎么看都得继续圈地扩张。

身在局外聊起未来,那是一片光明,身在局中看看当下,才懂得彻骨冰冷。说好听点,这叫行业“囚徒困境”,说难听点,这就好比“坟头蹦迪”一般的拉锯战,都坚信自己可以穿越周期,看谁先顶不住,看哪一家先爆出滚滚天雷。

干啥玩意儿都是一哄而上,树一倒,又做胡孙散,格局才会趋于稳定。先大热,再血洗,大起大落过山车之后,最终胜者为王。

房地产炒帝王,白酒流行酱酒热,还有什么奶茶店、零食店、火锅店,包括新能源都一样。

我家了一个表姨,就在药店上班,原来上班还算松散,后来上面派了一个整天喜欢打鸡血的店长,各种制度安排上,整天开会训话,头像、朋友圈要给店里宣传。

一个小药店,还整上钉钉打卡了。底薪2000还是有责任,想赚钱全靠提成,那可不得玩命推销吗?没办法。哪怕是这样的工作,也不是说找就能找的,人太多了嘛,总要混口饭吃的。潮来潮去,自有周期。一个行业退潮的时候,又不知道要影响多少人的生计。

来源:温暖的时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