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园林意象,一键解锁古人如何把自然“打包”回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6:05 1

摘要:今天(23日),“何以见园——文物里的园林意象”展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罗尔纲史学馆开展。展览精心挑选书画、玉器、瓷器、砖雕等近百件文物,集中展现园林之美,让观众得以透过这些文物组合,管窥古人倾注其中的巧思才情。

今天(23日),“何以见园——文物里的园林意象”展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罗尔纲史学馆开展。展览精心挑选书画、玉器、瓷器、砖雕等近百件文物,集中展现园林之美,让观众得以透过这些文物组合,管窥古人倾注其中的巧思才情。

物质的园林有很多早已成过眼烟云,文物上却留下了丰富的园林图像信息,这些信息呈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面貌和细节,并展示了古人栖居园中的鲜活场景。

展览所在地瞻园,就是南京地区仅存的两座明清古典园林之一。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综合业务部主任孔令琦说,观众们可以身处园林之中,看文物里的园林意象,“我们结合南京历史上的园林历史文化底蕴,搜集文物当中有关园林形象的物件,看看园林生活曾经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之趣。园林,实际上就是古人把自然‘放’到自己家的一种方式。”

中国园林最早起源于帝王狩猎的“囿”和通神的台。元明清时期,一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园林荟萃盛极一时。经过漫长历史发展孕育的中国园林数量众多,无一不体现了自然山水式园林的独特风格。

孔令琦介绍,位于南京的随园是著名的江南私家园林,现已无存,展览展出了《载酒访随园图卷》和《随园图卷》两幅画作,“这两幅画呈现了随园的构造情况,画面右下角都有一个塔,这个塔是永庆塔。如今来看,大概是在五台山以东、广州路以北、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以西的区域里面。”

湖石山水,无不展现造园艺术的精妙。展览还展出了画家汤贻汾的蕉石扇面以及一幅《爱园图》复制件,汤贻汾曾协助爱园的设计筑造,《爱园图》就是以由南而北的视角,细腻描写了园林周边环境和园林布局。

孔令琦说:“画作最上面的塔,就是今天的鸡鸣寺,中间的这条河就是进香河,整体上爱园还是一个以山水为主的园林。大家可以看到,进香河上有两条船在行驶,河流一侧有园林入口的门,所以要进园子就要坐船,别有一番诗意。”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26年1月4日。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顾倩颖

来源:淮北王唠嗑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