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秋分:时节里的自然密码与生活智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21:51 1

摘要:先讲讲秋分的由来。老祖宗们可太有智慧了,在长期观察自然和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秋分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大节气。秋分,分的是昼夜,平分了秋季。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全球昼夜等长,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这个带着独特韵味的节气,在岁月长河里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智慧。今天,咱就好好唠唠秋分那些事儿。

先讲讲秋分的由来。老祖宗们可太有智慧了,在长期观察自然和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秋分便是其中之一。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大节气。秋分,分的是昼夜,平分了秋季。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全球昼夜等长,之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秋意也愈发浓郁。

各地对秋分的叫法基本统一,但在一些地方也有着有趣的“小名”。在我老家那旮旯,老一辈人有时候会把秋分叫做“平分秋”,简单直白,一听就知道这天是把秋天从中间“切开”啦。也有些地方会在这天喊“昼夜均”,强调的就是秋分昼夜时间相等的特点。

秋分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里,排行第十六。前面走过了立春、雨水、惊蛰等十五个节气,才迎来了秋分。它就像是秋天这个乐章里的重要音符,奏响了丰收与转变的旋律。

秋分过后,南北方的气候变化那可真是大不一样。在北方,明显能感觉到寒意来袭,早晚温差一下子就拉大了。白天可能还有点小热乎,可一到晚上,那凉气“嗖”地就钻出来了,得赶紧添件衣裳。秋风也变得更硬朗,吹在脸上有点沙沙的感觉,树叶开始大片大片地泛黄、飘落,就像下了一场五彩斑斓的叶雨。北方的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嘴唇、皮肤都开始喊“渴”。

再看南方,虽然气温也在下降,但没北方那么明显,还是带着点夏日残留的温热。空气里依旧弥漫着微微的湿气,不过风里也有了秋的影子,吹在身上不再是黏腻的热,而是带着一丝清爽。一些树木还是绿油油的,但细心看,有些叶子边缘也悄悄地染上了秋色。

秋分对农作物的影响可大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到了收获的时候,田野里一片金黄,农民们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不过,秋分之后天气转凉,得赶紧抢收,不然一场冷空气下来,庄稼可能就会受冻。同时,这也是播种冬小麦的好时候,“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可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真理,把握好时机播种,来年才能有个好收成。

南方呢,晚稻正在孕穗、抽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特别大。这个时候要保证稻田里有合适的水层,还得合理施肥,不然稻穗发育不好,影响产量。另外,一些蔬菜也得抓紧时间种植和管理,为秋冬的餐桌添彩。

秋分这个季节,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下降,一不小心就可能着凉感冒。而且秋燥来袭,呼吸道容易干燥不舒服,皮肤也变得紧绷、起皮。从中医角度讲,秋分时节人体的阴阳开始转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有些人会莫名地感到伤感、忧郁。

不过,咱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应对的法子,饮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秋分时节,多吃一些温润滋补、滋阴润燥的食物准没错。像梨,水分足,清甜可口,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生吃或者煮成梨汤都很棒。还有百合,它可是润肺安神的好物,和莲子一起熬粥,既能缓解秋燥,又能让人心神安宁。山药也不错,健脾益胃,蒸着吃、炒着吃都很美味。另外,黑芝麻、核桃这些坚果类食物也可以适当多吃,能补充营养,抵御秋寒。

我记得有一年秋分,我感觉嗓子干干的,皮肤也特别干痒难受。老妈就给我煮了一大碗银耳雪梨汤,喝下去那叫一个滋润,过了几天,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就缓解了不少。可见,顺应时节调整饮食,真的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秋分,它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提醒我们要顺应天时,调整生活节奏,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收获健康与喜悦 。

来源:农村刚仔爱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