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尼西亚传统渔村可持续发展经验分享会在海口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1:35 1

摘要:2025年9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印度尼西亚传统渔村可持续发展经验分享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印尼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聚焦“传统渔村可持续发展”主题,共同交流在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社区参与等领域

2025年9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印度尼西亚传统渔村可持续发展经验分享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印尼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聚焦“传统渔村可持续发展”主题,共同交流在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管理、社区参与等领域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蓝碳’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是一个关键的生态健康指标。通过监测蓝碳,我们可以科学评估保护措施的成效,让行动更有方向”“发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系统、资源整合的优势,努力让其成为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会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代表、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拉开了此次分享会的序幕。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云军、印度尼西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局处长Andriah Feby Misna等来自国内外的10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主旨发言和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海洋政策、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基层实践经验,分享了相关领域的进展与公众参与的典型案例,阐述了渔业可持续的科学路径。会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传统渔村是海洋生态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沿海‘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汇聚,更是中印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绿色合作的深化。“期待中印尼继续携手,以传统渔村为起点,将‘绿色合作’的种子播撒至更多领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蓝色力量’”。

据介绍,此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渔村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洋治理新格局提供关键支撑。

“下一步,协会将以海南省‘6+N’志愿服务——‘美丽海湾,志愿有我’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项目为纽带,以海南已公布的21个“美丽海湾”为重点区域,组织志愿者参与美丽海湾建设,引导更多的人共同关注海洋生态,用实际行动,推动美丽海南建设!”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当天,现场还举办了中国—印度尼西亚青少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交流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