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油菜籽,是底肥重要还是追肥重要?老农一席话,点醒无数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1:26 1

摘要:“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是我们村里老庄稼把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这种油菜籽,到底应该在播种时下足底肥,还是后期追肥更重要?前几天,村里种了五十多年地的老把式王大爷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这是我们村里老庄稼把式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这种油菜籽,到底应该在播种时下足底肥,还是后期追肥更重要?前几天,村里种了五十多年地的老把式王大爷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王大爷说:“油菜就像盖房子,底肥是地基,追肥是装修,地基不牢,房子盖不高;装修不好,房子不好住。”这话简单直白,却道出了油菜施肥的真谛。

底肥是“打地基”,马虎不得

油菜生育期长,需肥量多,底肥是保证油菜一生营养的基础。底肥施不好,油菜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老农说得好:“底肥不足,后期补也白补。”就像江西农科院的试验表明,只有土壤本身肥力足,油菜才能长得好。在江西红壤旱地,通过改良土壤,油菜籽产量实现了平均增产37% 的大幅提升。

底肥应该怎么施?专家建议,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每亩施用腐熟粪肥2000-4000公斤。化肥最好与种子同播施于土层5-10厘米位置,让肥料集中在根系周围,便于吸收。

现在流行的油菜专用配方肥,一般推荐使用氮磷钾配比为25-7-8的含硼专用肥,每亩用量约40公斤。这样的配方肥针对油菜需肥特点,能满足生长初期对营养的需求。

追肥是“补营养”,关键在时机

当然,重视底肥不等于忽视追肥。王大爷打了个比方:“油菜生长中期就像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时候不追肥,怎么能长好身子?”

油菜蕾薹期是营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植株生长量大,对养分需求量高,要根据苗情长势酌情施肥。追肥要根据苗情分类进行,不同长势的田块追肥时间和用量都不同。

对于长势健壮的正常田块,一般在薹高15-30厘米时开始追施薹肥;而对长势偏弱的油菜,则要提早追肥,促进弱苗转壮。

到了开花期,是决定粒数、粒重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要根据情况巧施花肥:对于长势差的地块,可在初花期适量追肥;对于长势正常的田块,则可不追肥,以免造成贪青、倒伏。

微量元素:小细节决定大产量

有农民经常疑惑:“我氮磷钾没少施,为什么产量还是上不去?”这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微量元素的补充。

硼是油菜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以蕾薹期至初花期需求量最大,缺硼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因此,在蕾薹期至开花期叶面喷施2-3次速溶性硼肥非常关键。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油菜不用巧,硼肥不能少。”

科学施肥:底肥与追肥的完美结合

现代农业技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施肥方案。综合各地2025年的最新技术指导意见,油菜施肥应遵循“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薹肥”的原则。

基肥中氮肥、钾肥用量应占总用量50%-60%,磷肥可一次性基施。这样既能保证油菜生长前期的营养需求,又为后期追肥留出空间。

追肥则要根据油菜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3叶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苗生长;返青后追施尿素3-5公斤;抽苔到初花期则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砂溶液。

老农的智慧:因地制宜是关键

“看天看地看庄稼”,这是老农民施肥的秘诀。同样的肥料,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例如,对于酸性较强的红壤旱地,首先要改良土壤,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而对于排水不畅的稻田油菜,则要开沟降渍,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施肥效果大打折扣。

现在的农业科技更加精准,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确定最适合的肥料配比和用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油菜产量越来越高,肥料利用率也不断提升的原因。

结语

底肥是基础,追肥是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如老农所说:“底肥决定收成有没有,追肥决定收成多不多。”

种油菜籽没有绝对的“底肥重要”还是“追肥重要”,重要的是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和气候条件,科学配比,合理施用。只有底肥与追肥完美结合,才能让油菜籽实饱满,产量喜人。

这就是老农民的智慧,也是科学种田的真谛!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