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职业病防治一线的坚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21:24 1

摘要:“深受老一辈职业病医师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影响,我虽然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业时毅然决然地加入职业病防治队伍,这一干就是33年。”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职业病诊断办公室主任赵风玲感慨万千。

从受老一辈医师感召踏入职业病防治行业,

到成为诊断办公室主任;

从精准诊断复杂病例,

到关怀患者生活困境;

从投身核辐射应急处置,

到培养新一代人才,

她的故事藏着医者仁心的滚烫力量。

“深受老一辈职业病医师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影响,我虽然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业时毅然决然地加入职业病防治队伍,这一干就是33年。”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职业病诊断办公室主任赵风玲感慨万千。

职业病诊断工作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关键环节,承载着为职业病患者提供准确诊断、合理治疗建议以及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使命。

“在这一特殊领域,医德医风的传承尤为重要。”赵风玲说。因此,赵风玲自踏入职业病防治领域以来,始终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牢记“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的初心使命,在面对复杂的职业病案例时,克服一切困难开展实地调查,为劳动者提供精准诊断。

此外,赵风玲还积极参加职业病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叫随到”,无数个深夜到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抢救。在救治过程中,她对待患者一丝不苟,从病史采集、临床检查到诊断治疗,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病情,她都耐心地为患者解疑释惑,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除了关注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赵风玲更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况,注重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看到职业病患者面临身体痛苦与经济困境的双重压力,她无数次默默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赞赏。

核辐射应急处置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旦发生核辐射事故,应急救援队必须迅速到达现场,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核辐射应急处置需要多方协作。核辐射应急处置和患者救治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传承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

赵风玲注重对下级医师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通过系统的培训,赵风玲将救治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的医务人员。同时,赵风玲利用学术交流、研讨会、发表论文等形式,分享核辐射事故处置、患者救治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更新,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核辐射事故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高压力,医务人员需要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面临着被辐射污染的风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是应急处置还是平时演练,赵风玲都全程参与,身体力行地引导医务人员坚守岗位。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职业病医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因此,赵风玲受邀参与多个省市职业病诊断疑难病例会诊,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赵风玲带领青年骨干学习创新,积极引进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使职业病诊断与治疗更加准确、高效。

赵风玲还积极参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病诊断医师和职业病诊疗人才培训班授课,每年培训放射工作人员近万人,培训职业病诊断医师和诊疗人才数百人。赵风玲针对职业病诊断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论著7部。赵风玲深知,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而医德医风的传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职业病防治事业。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赵风玲致力于培养青年医生。赵风玲将自己在职业病诊断治疗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并通过临床带教、学术讲座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医德医风,使年轻医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通过言传身教,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医者仁心的真正内涵,逐渐成长为职业病诊断领域的骨干力量,为职业病诊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赵风玲说。(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来源:医药卫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