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株被商家硬叫“龙兰”的蝴蝶兰杂交苗,标价三位数,配着“镇宅招财”的玄学文案。
刷短视频刷到一条“龙兰”,评论区全在问:这花真能长出龙?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株被商家硬叫“龙兰”的蝴蝶兰杂交苗,标价三位数,配着“镇宅招财”的玄学文案。
屏幕外的人一边骂智商税,一边偷偷加购物车——这场景,熟悉得有点好笑。
真花长啥样?
其实就是普通蝴蝶兰里挑出来的“龙形”突变,花瓣边缘多几道锯齿,颜色偏深紫,远看像一条盘着的小龙。
花农老周在漳州种了二十年蝴蝶兰,他说:“龙兰?
我们棚里都叫‘裂瓣紫’,批发价二十块,换个名字就能翻十倍。
”
有人较真,拿图去问植物学教授。
教授一句话戳破:所谓龙形,不过是花瓣发育时细胞分裂不均,属于偶发畸形,和基因改造、神秘力量半点关系都没有。
畸形花在自然界常见,只是以前没人炒作。
直播间里,主播把花放在旋转台上,打光打得像翡翠,嘴里念着“龙气东来”。
弹幕刷得飞快,有人晒下单截图,有人提醒“别交智商税”。
最绝的是一条:“我妈已经供在佛龛旁边,现在天天给它上香。
”
说到底,买花的人真在乎它是不是龙?
不过是想给生活添点仪式感。
二十块的花和两百块的花,区别不在植物学,而在“我买了个好兆头”的心理按摩。
老周最后补刀:“明年换个名字,叫‘凤凰兰’,还能再卖一波。
”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没人真被骗,大家心知肚明,却甘愿配合演出。
就像明知道转发锦鲤不会中奖,还是会在朋友圈点一下。
花还是那盆花,故事值不值钱,全看你想不想听。
来源:上进暖阳5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