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 不是越多越好:超耐力、高强度堆量、长时间骑行,可能拉低精子质量。
太长不看
l 规律、中等强度有氧 + 每周2次力量训练,对精液指标更友好。
l 不是越多越好:超耐力、高强度堆量、长时间骑行,可能拉低精子质量。
l “中等强度”怎么判:能对话略喘;心率≈(220-年龄)×60%~75%;
l 每周总量:有氧150–300分钟,分3–5天;力量2天。
l 备孕期尽量避坑:长时骑行、突击加量、热暴露(桑拿/热水浴过久)、久坐不动。
01
为什么“动起来”对精子有利?
简单说:动得规律但不过头,精子“状态”更稳定。综述证据显示,长期坚持中等强度有氧的人,精子浓度、活力、形态往往更理想;而把训练卷到很高体量或强度,反倒容易出现指标下滑。骑行之所以更常见到负面观察,多半与会阴受压与局部热累积有关。
小提醒:过度训练会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并诱发氧化应激,这是精子膜和DNA都不喜欢的环境。
02
运动“适度”到底是多少?
最实用的就是体感 + 心率:
l 说话测试:能完整聊天但略喘,就是“中等强度”;
l 心率:约等于**(220-年龄)×60%~75%**;
把这强度的有氧累计150–300分钟/周(3–5天完成),再加每周2天力量训练,就是大多数备孕男性“既安全又有效”的范围。
03
怎么练,给一张“护精处方”
l 有氧为主:快走、慢跑、游泳、椭圆机、划船机皆可;单次20–60分钟。
l 力量补齐:腿/臀/胸/背/核心为主,每次6–8个动作,2–3组×8–12次。
l HIIT谨慎:想做就≤1次/周、≤20分钟,别和长距离跑/长时骑行叠加。
l 递增不递突:每1–2周把总量上调≤10%。出现持续乏力、心率恢复慢、睡眠变差、晨勃明显减少时,立刻降量1–2周。
一周示例(可按实际替换项目)
周一:快走/慢跑 40′
周二:力量(下肢+核心)30–40′
周三:休息或轻度活动 20–30′
周四:游泳/椭圆机 30–45′
周五:力量(上肢+核心)30–40′
周末:家庭徒步或骑行(轻中强度)40–60′
04
备孕期的“避坑清单”
l 长时间骑行:缩短单次久坐骑行,优化坐垫与坐姿,并与其他项目交替。
l 突击加量:短期猛增训练量,最容易把指标拉垮。
l 热暴露:桑拿、蒸汽房、热水浴时间别久;电脑别长时间放腿上。
l 久坐不动:每坐45–60分钟起身2–3分钟,走动或做简短拉伸。
05
多久能看到变化?需要看医生吗?
l 时间线:精子发生大约需要12周左右,建议坚持12–24周再看变化。
l 就医信号:备孕≥12个月未孕(女性≥35岁为6个月);精液检查连续异常;阴囊不适或疑似静脉曲张;勃起问题影响同房等。
我的出诊地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门诊时间:周一,男性健康管理教授门诊,19诊室;
周三,男性科教授门诊,6诊室14诊台。
如何挂号:打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点击【门诊预约】,搜索【张亚东】,选择门诊就诊,挂不到号可以来门诊找我加号。
l 化验准备:精液常规前禁欲2–7天;抽检前48–72小时避开高强度训练与桑拿;发热后推迟化验更稳妥。
06
把运动效应放大,还要这几步
l 体重与腰围:控制体脂,腰围回到达标区间。
l 烟酒管理:戒烟、限酒。
l 睡眠:规律作息,别用熬夜“抵消”训练收益。
l 饮食: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占主导。
参考文献
[1] Chen J, Guo J-M, Jiang B-J, Sun F-Y, Qu Y-C. Impa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semen quality: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2025;27:574–580.
来源:男性健康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