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行动再亮剑:直击四类情绪乱象,、UC等平台已受严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9:00 1

摘要:近日,中央网信办正式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此次整治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高频使用平台,对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剑指四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突出问题,为文明理性的网络环

近日,中央网信办正式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此次整治聚焦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高频使用平台,对话题、榜单、推荐、弹幕、评论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排查,剑指四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突出问题,为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就在行动启动之际,今日头条、UC两大平台因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不到位已被依法处置,成为专项行动“严”字当头的生动注脚。

一、四类突出乱象:精准锁定整治靶心

网络空间中,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行为正不断侵蚀健康生态,此次专项行动明确将以下四类行为列为整治核心:

1. 挑动群体对立,撕裂网络共识

此类行为惯于借社会热点“做文章”,将事件与身份、地域、性别等标签强行绑定,通过污名化炒作激化群体矛盾。如湖南一网民利用生成式AI技术创作涉“湘超”联赛的不良图片,在微信群传播以挑动地域对立,最终被依法约谈教育。在影视作品、体育赛事等话题中,煽动“饭圈”粉丝恶意拉踩、组织批量举报的现象同样频发。更有“喷系少年”等组织在煽动对立的同时,实施“开盒”(公开他人真实信息)行为,甚至传播“开盒”技巧,此前杭州就有6人因非法收集、买卖800余人信息并实施“开盒”骚扰,被判处赔偿10万元且承担刑事责任。

2. 制造恐慌焦虑,散布不实信息

部分账号为博眼球、赚流量,恶意虚构灾情、险情等突发事件信息,甚至伪造政府公告误导公众。或以“内幕消息”为幌子,通过拼凑剪辑、矩阵账号联动等方式炮制经济金融、社会民生领域谣言,更有甚者编造“专家”人设,围绕就业、婚恋等民生痛点“贩卖”焦虑,借机带货卖课,加重公众心理负担。

3. 传播暴力戾气,突破道德底线

一些内容创作者为吸粉引流,策划演绎打架斗殴剧本,公然宣扬“以暴制暴”;或传播未经处理的血腥画面、虐待动物等极端内容。更有利用AI合成、视频剪辑技术美化暴力、制造惊悚氛围的情况,甚至在直播中以“打人挑战”为噱头组织线上约架,并实时直播线下冲突,将暴力戾气直接搬上网络。

4. 渲染消极悲观,传递负面价值观

这类行为集中表现为散布“努力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绝对化论调,否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部分账号还恶意解读社会现象,片面放大负面个案宣扬厌世情绪,通过炮制负面热搜词、颓丧表情包等引导过度自我矮化,引发消极情绪蔓延。

二、多方协同治理:筑牢网络生态防线

此次专项行动以“严”字贯穿始终,一系列举措彰显了整治决心。中央网信办明确要求各地网信部门加强排查处置,对问题突出的平台、账号及MCN机构从严处罚。针对UC平台在热搜榜单呈现不良信息、今日头条平台存在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扎堆等问题,国家网信办已指导地方网信办采取约谈、责令整改、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罚措施,释放出鲜明的监管信号。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专项行动更着力构建协同治理格局。一方面督促平台深入自查自纠,堵塞算法推荐、内容审核等环节的管理漏洞,从源头减少不良内容传播;另一方面鼓励广大网民积极参与举报,形成“政府监管+平台履责+公众监督”的治理合力。正如睢县在专项行动中查处低俗短视频账号时展现的联动效能,网信、公安等部门协同发力,推动违规账号注销整改,有效消除不良影响。

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更非负面情绪的“宣泄场”。从平台严惩到个案查处,此次清朗行动既是对网络乱象的精准打击,更是对公众期待的积极回应。随着整治的深入推进,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网络空间必将逐步回归文明理性的本色,让每一位网民都能在健康环境中获取信息、交流互动。

来源:大众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