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达索系统制造业高峰论坛,看与快速迭代赛跑的中国制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8:58 1

摘要:“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出行可能会更便捷,在有序的环境中,随时可以完成点到点的快速安全抵达——这些之前发生在科幻片里的情节,真的离我们不远了。”在近日的一场达索系统的峰会上,未来技术正在展示它的无限魅力。

“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出行可能会更便捷,在有序的环境中,随时可以完成点到点的快速安全抵达——这些之前发生在科幻片里的情节,真的离我们不远了。”在近日的一场达索系统的峰会上,未来技术正在展示它的无限魅力。

/ Shadow头图 / 高域aircab

9月4日-5日,“2025达索系统制造业高峰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本届峰会以“跨界融万象,转型创纪元”为主题,汇聚高科技、汽车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代表及专家智库,聚焦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制造业加速全链路创新升级的关键议题,共同探讨以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为核心的虚拟孪生技术如何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推动跨界融合与产业效能跃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

Part 1

深度融合快速迭代拉通价值

本届峰会围绕制造业数智化与绿色转型的核心需求,以3DEXPERIENCE平台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主线,结合生成式AI、数据科学、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等最新趋势洞察,全面探讨智能制造的未来路径。来自高科技与汽车行业的众多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整车、数字化工厂等跨界案例与成功实践进行了分享交流,进一步印证由AI驱动的虚拟孪生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加速设计迭代、优化生产流程、预测设备运维,实现从单点创新到全局升级的跨越,突显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新工业中的引领潜力。

早在今年年初,达索系统发布了「第7代解决方案3D UNIV+RSES」、开启达索系统的生成经济版图。对于时下热议的AI技术,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上图)认为,很多科技是经过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不断地迭代才走到今天这个高度的。他进一步解读了何为工业AI,“从设计建模到仿真,到工艺、制造、生产,到上下游打通、交付,AI参与了每一个层面——这就是达索系统对AI的定位,我们的AI就是工业的AI。当然,这些AI是来自于达索系统成立近45年来一直积累的工业软件的体系,我们已经产生了很多的数据。以每个产品型号的设计为例,因为都有当时实验的参数,那下一代产品就不需要从头设计——通过AI可以检索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正一下,下一代的迭代很快就出来了,这些都是AI带来的快速显效。”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高科技行业总监朱清平(上图)对此回应道,工业软件本身是工业知识以及相关新技术的载体,未来AI领域也必然会成为赋能的重要载体。所以,工业软件和AI是天生互相关联的关系。未来需要进行相互融合和演变,所以达索系统发布了「第7代解决方案3D UNIV+RSES」。

他坦言,达索系统也做了很多尝试——利用现有的通用大模型,结合企业原来的know how和历史数据,总结产品设计特点,找到它的相关基因,再利用达索系统CAD工具,帮助它设计未来新的产品——这也是把设计工具和其历史数据运用AI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我们未来很重要的方向。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工业应用里面,很多现在新型的科技都是基于生产设备上的IoT进行数据采集,再进行边侧的计算,帮助实现在工艺方面的整体提升。但实际上,这些数据都是离散的数据,中间有没有机理模型去针对这些离散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其更加精准,加快互相迭代?

科技发展到今天,在像达索系统这类科技公司的带领下,融合是必然,且越来越跨界。以汽车为例,在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年代,边界是很清楚的。而当转入“电池”作为动力后,在汽车行业的突破自然就到了eVTOL的阶段,也就是低空经济的突破。因为电池可以让它续航,飞得更远、更稳。“这都是因为当一个技术突破以后,它产生的连带效应。当汽车电子突破了以后,那高科技跟汽车就融合了。”张鹰分析道,这个融合带来的是科技的突破和革命。所以,达索系统在引领软件定义行业的科技进程中,我们一直在说工业最佳实践、行业最佳实践——通过软件的拉通,让它能够服务于更多的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那么,达索系统又是怎么来帮助客户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呢?通常,在设计、仿真、系统工程等方面,都需要用到大量的虚拟验证技术,帮助客户在需求、架构、实现方法以及可制造性等维度去做验证和选择。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把这些跨专业的,原本依赖于实物验证的,依赖于供应链领域的管理来实现的产品去快速的实现敏捷化的迭代。

Part 2

赋能新兴行业达索系统在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引领?达索系统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和具有牵引效果的头部企业,建立灯塔标杆式合作。“比如,本次峰会就邀请小鹏汽车、广汽,华为这样的企业,分享他们在数字化转型上成功的案例。用这些成功企业的业务场景去形成最佳工业实践,榜样的力量很强,就会有产业的跟进和产业链的推动,这是一个维度,我们称作价值UP。”张鹰分享道,其次,在头部企业完成了成功实践后,我们就要在过去的经验上把它模式化,最后再进行复制。所以,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从三个维度,建立灯塔项目,做模式化,然后做复制。

今天,企业发展的“长期主义”越来越多依赖于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这个维度达索系统在中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是在仿真技术,基于模型的设计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以及虚实结合综合的平台性,是成为我们去赋能整个行业里面最重要的几个方向。”朱清平补充道。

这从eVTOL的项目深度合作中便可见一斑。在这次的峰会现场,广州高域GOVY带来的eVTOL真机,不由让与会嘉宾们感受到低空出行正离大家越来越近。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苏庆鹏(下图)也莅临会场,分享了低空经济的未来,以及与达索系统的共同探索。

据他预测,2027年将是飞行汽车载人商业化推广的元年。在商业推广之后,2029年,城际空中出行也将逐步实现,期间经过3~6年、5~10年这种规模化的推广,可能逐步推进到广域通行领域——从隔离空域、人口稀疏区的短途出行,慢慢拓展到可以在融合空域、人口密集区去服务我们的客户,逐步推广立体出行。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也催生了更快速的技术迭代和更多的资本进入,成为一个香饽饽行业。

据介绍,广汽高域(GOVY)是广汽集团2024年孵化的一个低空出行品牌,致力于构建一键式放心的低空新出行和低空新体验,公司聚焦在关键核心技术自研,成熟智能的触客平台,汽车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据苏庆鹏介绍,低空出行相对于地面交通,时间上可以大幅度提升。高域目前有两款主推产品,GOVY AirCab和GOVY AirJet。“一款是我们希望它能带我们跨越山、林、湖、海、田、江、岛,去实现跨越式的、体验式的空中交通。另外一款复合翼的GOVY AirJET则是解决城际出行、远郊的机场摆渡。”

他笑称,两款飞行器的特点就是有点儿“车里车气”。原因很简单——都是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延伸产物。据透露,GOVY 70%的核心部件都来自汽车供应链,都是基于航空的高安全标准,再融合汽车供应链,相当于除了进行人才的融合,还进行了供应链的融合,同时形成新的eVTOL飞行汽车的行业标准。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核心在于航空与汽车工具链的协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要达到的就是快速准时,安全舒适,价格合理,基建先行,来实现我们的出行梦想。”

达索系统在此领域进行了融合创新,通过开放式工具解决复杂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工业软件最重要的不仅仅是APP或软件本身,它是大量的工程经验累积之后的一种行为习惯,能够为飞行器研发提供确定性保障,对规范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至关重要。

“相信在本次的峰会上,大家也听明白一个事儿——工业软件不仅仅是一个软件那么简单,它不纯粹是一个工具,而是很多年的工业实践的积累。”苏庆鹏坦言,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用颠覆性技术形成eVTOL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颠覆的过程中,过往的经验对复杂系统集成的OEM里面它是非常重要的。达索系统的工具也是在持续的升级,包括从原来的V5到现在的V6,已经从单点的软件变成平台化、网络化链接,连接端到端的软件,把我们原来从单点现在拉通到端到端。并且,会更注重“Design For Operation”——即从开始设计时,我们就要基于未来的运营做好所有的开发和设计。达索系统目前的工具升级也在适应这种形态。

另外,“数字化底座”很重要,包括达索系统虚拟孪生,里面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用数学去描述世界,所谓虚拟孪生、虚拟世界,其实是我们用原来强大的工业经验和物理规律,用数学的方式基于现在的强大计算机算力去描绘这个世界。同时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去感知现实的世界是什么,反馈到算力平台去调整底层孪生模型,然后去比对。通过虚拟验证来实现效率升级。

总结来说,eVTOL算是汽车和飞行器在研发上的协同。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基于新型航空标准整合两套供应链,去实现广州高域的“出行即服务”这套体系。“我们在使用达索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中,

第一,数字化的基座,包括把原来大量工业实践变成数字化平台。

第二,基于数字化平台,把大量流程从信息化变成数字化,相当于用数字化去描述大量开发的模型,让模型和模型之间拉通。因为人和人之间语言和文字的传递效率,在单次传递的时候不超过30%,多次传递才有可能达到50%以上的传递效率。所以,模型可以比较快地把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到70%以上。

第三,基于数字资产、数字平台和数字算力,基于工业软件平台,我们要推动大规模的虚拟验证和PHM,即在运营端的健康管理和健康预测。”苏庆鹏总结道,这三点保证我们的高效迭代以及可追溯,还有在逻辑上保证它的完整性和确定性。

可以看到,高域团队借力了汽车行业已经形成的成熟的科技和实践,航空已经成熟的实践、规范以及它的可追溯性和飞行安全要求的迭代,形成今天团队正在攻坚的部分。“这两边的科技同时要迭代,要形成新的生产力。”张鹰分享道。

来源:工业纵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