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蒋介石在厕所的墙上发现有人手写:总裁不裁,中正不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8:55 1

摘要:原来,正当蒋介石如厕时,他突然发现厕所墙壁上,有人用铅笔赫然写着八个字:“总裁不裁,中正不正”。

1944年盛夏,重庆黄山官邸,发生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件。

原来,正当蒋介石如厕时,他突然发现厕所墙壁上,有人用铅笔赫然写着八个字:“总裁不裁,中正不正”。

可以说这简短的手书如同一把匕首,直插蒋氏政权的心脏。

要知道,在那个特务密布、戒备森严的领袖官邸,竟有人敢在最高统帅如厕之处留下如此大逆不道的字句,这本身就是对蒋氏权威的绝妙讽刺,可想而知,老蒋简直气得要吐了血。

众所周知,1944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

尤其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导致日军实现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目标。

而与此同时,国统区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民生困苦更是达到了极点。

据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在报告中写道:

“国民党政权正在失去民众支持,腐败和无能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

那么,在如此不堪背景下,“总裁不裁,中正不正”这八个字着实道出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其实所谓“总裁不裁”,是指蒋介石作为国民党总裁却无法“裁断”国家危局;而“中正不正”则巧妙利用蒋介石的名字“中正”,讽刺其统治已偏离“公正”轨道。

可见书写者的用意奥妙所在,不得不令人叹服。

其实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厕所题字有着特殊的意义。

据悉,在古代宫廷中,由于厕所往往是监控相对松懈的地方,所以也成为发泄不满的场所。

记得《国语》中就有“厕牖之议”的记载,说明厕所早已成为非正式政治表达的空间。

然而讽刺的是,其实蒋介石一直以传统道德卫士自居,并且推崇曾国藩、王阳明等儒家代表人物。

可是事实是,在1944年的中国,他的统治却与儒家理想的“仁政”相去甚远。

那么显而易见,知识分子们只能用这种隐晦而犀利的方式,向最高统治者传递信息。

虽然抗战初期,蒋介石凭借领导民族抗战的地位,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民众支持和国际认可。但到1944年,这种合法性正在迅速流失。

从经济上来看,国统区物价飞涨,1944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237%。而军事上,豫湘桂大溃败更是暴露了国民党军队的系统性腐败和无能。

尤其政治上,由于特务统治加剧,民主空间被压缩的一无所有。

因此,那些曾经将蒋介石视为民族希望的知识分子群体,如闻一多、李公朴等,便开始公开批评政府发泄心中的愤懑。

尤其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蒋介石本人一直倡导“新生活运动”,强调纪律和道德修养。但他身边的高官,如孔祥熙、宋子文等家族,却在大发国难财。这种言行不一的巨大反差,使得“中正不正”的批评格外有力。

所以说厕所墙上的八个字,不仅是这种普遍失望情绪的缩影,更是揪蒋介石的胡子,打蒋介石的脸。

为此,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中统澄清此事:“这次若不查出个水落石出,就统统滚蛋。”

于是,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中统要人徐恩曾不敢有丝毫地怠慢,赶紧紧锣密鼓彻查起来,他让人将那张标语带回中统总部,组织最精干的人员研究标语上的笔迹,希望由此入手破获此案。

可是事与愿违,中统的笔迹专家们研究了几天,也没能找出个可疑人员来。而在此时,早已等得不耐烦的蒋介石又派人来询问徐恩曾案件查办的情况。徐恩曾没有办法,只得将情况如实地向来人说了。

没过一会儿,蒋介石就把他叫了过去,指着鼻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而这时,“总裁不裁,中正不正”的说法已是中央党部人人皆知的事情了。

其实提起徐恩曾,也是一个颇为传奇的特务。

他出生于地主兼商人家庭,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科 。1921年自费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卡耐基工学院,攻读电机专业 。

就在美期间,徐恩曾加入由陈立夫组织的留学生团体“健社”,与陈氏兄弟建立密切联系,为日后仕途埋下伏笔。

1925年,徐恩曾回国后,曾经在上海南市自来水厂任工程师。后来“四一二”政变后,经表亲陈果夫、陈立夫引荐,加入国民党CC系,从此踏入政坛 。

在特务机关,他凭借技术专长参与筹建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任首任电台主任,次年升任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逐渐成为CC系骨干。

1930年,徐恩曾接替叶秀峰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主任,正式开启特务生涯 。他上任后迅速扩充势力,建立秘密电台网络,强化与宪兵、警察的合作,很快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情报体系。

1938年中统局正式成立后,徐恩曾任副局长(实际负责人),并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达到权力巅峰 。

由于他坚决跟随老蒋反共,深得蒋介石赏识,不过,由于行事跋扈、贪腐成性也树敌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军统头子戴笠长期与中统争权,先后揭发徐恩曾三起重大案件:

一是1943年中统特务偷运武汉失陷前的巨额法币(已被银行注销票号,形同假钞);二是徐恩曾私自截留日本伪钞并试图在国统区流通;三是其前妻王素卿在成都放高利贷、走私贩私,甚至逼死人命 。

那么,面对扶摇九天,青云直上的戴笠,徐恩曾甘拜下风。

其实本来这次老蒋让徐恩曾彻查标语事件,他以为可以迅速破案立大功,然而谁知道,不仅事情没办利索,而且还被老蒋痛骂了一顿。

蒋介石申斥徐恩曾工作不力,有失职守,并认为这是他多年来企图“猎官”、“不务正业”、见异思迁,导致中统工作质量下降的结果。

对此,徐恩曾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反驳,最终彻底垮台飞去台湾。

此后,在台期间的徐恩曾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并于1985年病逝于台北,终年89岁。

来源:夕史朝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