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网9月23日讯今天,由三益康养·师古华庭基地联合什邡市三棵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什邡市老年大学师古镇分校、什邡市师古镇盐市街社区非遗宣传保护体验基地等共同组织的“探秘身边的非遗研学营”走进什邡麻仔糖非遗体验中心和川派盆景技艺重要传承人何光华工作室,40余名老
中国网9月23日讯今天,由三益康养·师古华庭基地联合什邡市三棵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什邡市老年大学师古镇分校、什邡市师古镇盐市街社区非遗宣传保护体验基地等共同组织的“探秘身边的非遗研学营”走进什邡麻仔糖非遗体验中心和川派盆景技艺重要传承人何光华工作室,40余名老年学员通过沉浸式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沉浸体验:匠心技艺“活起来”
“探秘身边的非遗研学营”活动以“天府非遗·什邡魅力·师古薪火”为主题,旨在以文化养老为纽带,推动什邡非遗保护与老年教育深度融合。活动开展以来广受欢迎,迄今已举办三期。
在什邡麻仔糖非遗体验中心,老年学员们参观了传统糖品生产线,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熬糖、塑形等工序。“看似简单的麻仔糖,竟需历经这么多道工艺!”72岁的师古华庭业主廖阿姨感慨道。在川派盆景技艺工作室,传承人何光华现场演示“自然式制作技艺”,学员们纷纷用手机记录下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瞬间。
文化赋能:银龄力量“传下去”
“既学了手艺,更懂了传承的责任。”老年大学学员钟兴刚表示。据什邡市老年大学师古镇分校负责人介绍,“探秘身边的非遗研学营”活动采取“参观+体验+研讨”模式,已累计带动近百名老年人深度参与非遗保护。
在前两期活动中,学员们探访了什邡市级非遗项目——马井老坛泡菜制作技艺,了解其起源、发展及民俗背景;走进师古镇大泉坑村长城毛式雪茄园,感受“中国雪茄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文旅融合:非遗传承焕发新活力
什邡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文旅融合赋能“银龄经济”的积极探索。通过“非遗研学+”模式,创新构建“非遗传承+老年教育+社区治理”联动机制,既丰富了嵌入式养老服务内涵,也为非遗传播培育了“银龄宣传员”。
据悉,什邡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项,其中省级以上5项。近年来,该市通过“非遗进社区”“传承人带徒”等方式,持续激发传统文化在促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