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永乐西北社区关工小组组织开展“滚珠传动能·小手践科学”科普制作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机械搭建体验,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趣味实践,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在辖区少年儿童心中播撒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鲁谷街道关工委
永乐西北社区关工小组
开展科普手工制作活动
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永乐西北社区关工小组组织开展“滚珠传动能·小手践科学”科普制作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机械搭建体验,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趣味实践,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在辖区少年儿童心中播撒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启了一场动能探索之旅。原木材质的零件包内,轨道、齿轮转盘、U型弯道等部件错落有致,每一块木料都保留着天然纹理,呈现出质朴的工业美学。孩子们首先将零件逐一拆分,对照3D立体图纸观察结构特征,随后按照“由基础到复杂”的拼接逻辑固定连接件,将散落的部件组合成阶梯式轨道框架。当第一颗钢珠从最高点滚落,穿越齿轮联动装置、触发杠杆机关、最终精准落入终点槽时,孩子们的欢呼声与钢珠的清脆碰撞声交织成曲。在反复调试轨道坡度与机关灵敏度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理解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规律,更体会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科学严谨性。
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不仅是手工技艺的较量,更是一堂生动的科学启蒙课。永乐西北社区通过“做中学、学中创”的模式,让孩子们在拆解与重组中理解机械结构,在调试与优化中培养工程思维。未来,社区关工小组将持续开展《童”心“携”力少年团培育计划》,通过参观各类科技馆、开展科技科普手工实践活动的机会,为辖区少年儿童打开科学视界,助力培养具有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下一代科技人才,让科学梦想在社区沃土上生根发芽。
苹果园街道关工委
西井社区关工小组
开展科技手工制作活动
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为点燃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苹果园街道西井社区关工小组组织开展“科技点亮童心,手工创造未来”主题科技手工制作活动,让社区里的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近距离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暖意融融,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共同沉浸在太阳能小车组装、创意机器人搭建的乐趣中。“大家看,这块小小的太阳能板能把阳光转化成电能,让小车跑起来,这就是绿色能源的神奇力量!”志愿者一边手把手示范操作步骤,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具象的手工实践,孩子们听得认真、做得专注,眼中满是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从青少年时期筑牢根基。西井社区关工小组始终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此次通过科技手工活动,旨在为孩子们心中播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当孩子们亲眼见证自己组装的太阳能小车缓缓开动、亲手搭建的机器人完成简单动作时,脸上绽放出满满的成就感,探索科学的热情也被进一步激发。这种“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的活动模式,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技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创新思维,成为社区培育未来创新人才的生动实践。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